赵佗103 100年前观鸟札记曝光记录华西坝出现的103种鸟类

2018-03-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100年前观鸟札记曝光 记录华西坝出现的103种鸟类抗战时期也没间断留下详实生动的鸟类资料"<长江下游鸟类>.<中国鸟类>这样的工具

原标题:100年前观鸟札记曝光 记录华西坝出现的103种鸟类

抗战时期也没间断

留下详实生动的鸟类资料

“《长江下游鸟类》、《中国鸟类》这样的工具书对戴珍的观鸟起到了极大的帮助。”朱磊说,戴珍女士除了1923年至1924年,1932年至1933年、1940年至1941年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成都生活,因此她的记录提供了一份近30年间关于成都城区鸟类详实而生动的宝贵资料。

戴珍女士记录到的鸟类,涵盖了鸽形目、鹃形目、鹤形目、鹈形目等10多个目的种类。除了简单记录,戴珍女士还发现了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她曾在文章中写道:“1937-1945年的中日战争给成都、华西协合校园及这里的鸟类带来了改变。

从东部地区内迁而来的4所高校进入了华西校园,为了容纳新来的师生,新的房屋修建起来。之前被农田环绕的校园,也逐渐被日益增多的人居所包围。这样的变化,使得在校园及周边观鸟与之前相比变得不再容易,效果也不如以往。”

戴珍女士的观测点,以华西坝为中心,辐射方圆10公里的范围,差不多就是目前成都三环路内外的范围。在沈尤看来,戴珍女士为后人提供的鸟群样本,对研究成都地区百年之间鸟类发展变化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一手资料。

但让朱磊和沈尤觉得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他们都没有找到一张关于戴珍女士本人的影像资料。他们希望,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戴珍女士的后人,并邀请他们到成都华西坝来做客。

乌鸫

常见留鸟,经常能被观察到,更容易被听到。中国人说它能有40种不同的叫声。乌鸫还很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

戴胜

在14个不同年份中除了6至7月而外,几乎全年可见;通常在3-4月间最为常见;通常每个月只会记录到1次,但1928年4月有15次记录;有一天清晨当我在城墙上散步时,有1只戴胜不停在前面起起落落,就像一位不请自来的保镖。

两个黄鹂鸣翠柳

观鸟史上最诗意观测记录

除了戴珍女士,另外一位成都观鸟者也十分有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应该是成都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推窗远望,西岭雪山白雪皑皑,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枝头欢唱,白鹭成排飞向蓝天。

公元759年冬,一位年近五旬的异乡人,拖家带口,从甘肃出发,风餐露宿,在崇山峻岭和险恶的栈道之间辗转一个多月,终于到达成都。乱世之中,成都为这位叫杜甫的异乡人提供了安居之地。远山、飞鸟足以抚平他内心的痛苦,同时也为后世留下绝美的诗句,这应该是成都观鸟史上最诗意的观测记录。

事实上,千百年来,四川人与鸟类的关系不仅仅是观察吟诵那么简单。以此上溯到古蜀时期,相传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因此有望帝啼鹃的说法。

从文物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于三星堆的文物中,就出现了与鸟有关的器物,反映出三星堆文化与鸟的关系。

1860年,在德国索伦霍芬地区距今约1.5亿年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单根羽毛印痕化石,随后德国学者von Meyer依据此标本描述了“始祖鸟”,也即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类。相比之下,最早的人类则迟至距今约400万年才开始出现。

人类对鸟的认识经历了几个过程。成都观鸟会理事沈尤向记者回顾了成都观鸟史的发展,“从把鸟儿作为食物,到观察鸟类活动而进行农事活动,再到画鸟、养鸟。”沈尤认为,人和鸟的关系,应该从最先的物质需求,到信息传递,再上升到文化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观鸟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也是愉悦身心,接触自然、增长知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