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的诗 校园诗人王冬:种地的命 农民的名 我却用它来写诗

2017-06-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父母给了我个种地的命,农民的名,我却用它来写诗 初见王冬,是在他做兼职的办公室,桌子上的书一摞摞整齐地摆着."我不是诗人,我只是个诗

    父母给了我个种地的命,农民的名,我却用它来写诗

 初见王冬,是在他做兼职的办公室,桌子上的书一摞摞整齐地摆着。“我不是诗人,我只是个诗歌创作者,不信你看我微博简介。”眼前这个帅气的九零后阳光大男孩,跟印象中的诗人形象大相径庭。

   “从初中就开始写诗了,写到现在也不知道有多少首。但我觉得正式迈入诗歌道路是在大学以后。高中时候写的诗现在看来都是无病呻吟,光注意押韵了,根本没有什么感情。”王冬说,“我这个名字很普通,父母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给了我个种地的命,农民的名,我却用它来写诗。

我从初中就开始离开家在外地上学,农村里长大的孩子,不适应外面钢筋混凝土的大城市,想念的还是家乡那条没有名字的大河。”在王冬的诗歌中,这条河出现过很多次。

    关于写诗 有骄傲的三个瞬间

   “写诗,我应该会一直写下去吧。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但从我开始写诗以来,有过三次特别骄傲的时刻,这我就满足了。”

    2012年9月,王冬自费出版诗集《没有回家的马车》。聊城大学文学院首次设立并为其颁发了学生创作奖,同时召开王冬诗歌创作座谈会,这在聊大史上是第一次为学生颁发创作奖。“当时会议室,我坐在重要位置,从学校领导手中接过奖杯,在这么多领导、老师面前谈我的作品,我感觉非常的骄傲。学校能为一个学生设立一个奖项,开一个座谈会,我觉得这些年写诗没放弃,终于值了。”

    2013年7月,王冬应邀参加“2013中国?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与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高校的校园诗人畅谈诗歌。王冬感觉,这是来自外界的对他诗歌创作最大的肯定。“那次夏令营,我收获了很多诗歌和诗歌以外的东西,所有的都无比珍贵。我们站在自贡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上朗诵诗歌,那种感觉,太棒了。”

    2013年9月,王冬摘得红高粱校园诗人奖,成为本届大赛获此殊荣的全国2位校园诗人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出席颁奖仪式。“林莽,梁平等好多名人给我们颁奖,我把高密跟莫言有关的景区全部游览了一遍。在诗歌道路上,我更加有信心,也更加有动力了。”

    关于未来,我说我迷茫你信吗

    提及未来,王冬开口说道,“我说我很迷茫,你信吗?”王冬现在是聊大的大四学生,手头有两份兼职工作,各种文章约稿更是络绎不绝。但说到未来,这个小伙也陷入了年轻人常有的迷茫中。

“我不想考研,也不想做公务员。但从今年六月份开始,我就不跟家里要生活费了,并自己承担了大四学费的一半。”问到会继续写诗吗,王冬说,“能写下去,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了,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个月一定得写出10首能拿得出手的诗。但以后会不会继续写有关乡土的诗歌,倒不一定了。也许有一天会变。

    本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组委会为王冬的授奖词是:王冬的诗歌取材于有切身体验的乡村生活,具体、质朴,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体验。诗中有炊烟和泥土的气息。鉴于王冬诗歌作品的优秀品质,特授予他本届红高粱校园诗人奖。

    愿这个九零后的诗歌创作者,在他的诗歌道路上越走越远。关于愿望,王冬说想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作协的要求是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30部以上。我现在够这个最低要求了,但要加入山东作协还得需要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