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龙舟”幕后:人生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2017-10-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随手一翻<奔跑吧>总导演姚译添更新寥寥的微博,差不多就是一个"大型欠觉现场".把一天24小时过出72个小时的饱和度.有人说,真人秀靠的就是制作团队和节目嘉宾之间"相爱相杀"的对抗关系,这种张力一旦有了,高手过招,棋逢对手,绝对好看. 工作人员几乎不眠不休和节目死磕,新一季<奔跑吧>果然不同凡响.开篇第一期跑进联合国挑战全英文演讲,整得兄弟团每个人都一度处在崩溃的边缘,邓超甚至发出灵魂拷问:"人生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结果,

随手一翻《奔跑吧》总导演姚译添更新寥寥的微博,差不多就是一个“大型欠觉现场”。把一天24小时过出72个小时的饱和度。有人说,真人秀靠的就是制作团队和节目嘉宾之间“相爱相杀”的对抗关系,这种张力一旦有了,高手过招,棋逢对手,绝对好看。

工作人员几乎不眠不休和节目死磕,新一季《奔跑吧》果然不同凡响。开篇第一期跑进联合国挑战全英文演讲,整得兄弟团每个人都一度处在崩溃的边缘,邓超甚至发出灵魂拷问:“人生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结果,这还不是挑战的尽头——第四期,他们在杭州遭遇了节目组号称的“《奔跑吧》有史以来最不可能完成的一次任务”:经过两天集训,和15支国际名校龙舟队一决高下,挑战2000米环绕赛。

“大魔王”姚译添强调,“这是真正的、国际性的龙舟比赛,所以是要来真的。”兄弟团反问:“这一季哪次不是来真的?”

这一次的“龙舟特辑”,已经完全跳脱了综艺节目的竞技游戏范畴,它是严格按照国际规格、赛事水准来策划、发起,并成功执行的一场全球青年文化交流体育盛会。

借用兄弟团的一句口头禅,《奔跑吧》节目组才是真正的不断“搞事情”。站在这一季,回头看他们在过去四年里73人一起跳绳挑战吉尼斯、横渡长江、和电车赛跑、还有黄河边上情怀激荡的《黄河大合唱》……连《奔跑吧》制作团队自己都想问自己一句:人生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3月28日,《奔跑吧》节目官方公布了以“兄弟龙舟队”为主题的主视觉海报。

5月4日,青年节。众多粉丝翘首以待的“龙舟特辑”终于揭开面纱。“燃”是许多观众对这场国际学霸“王者之战”的第一感受。

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名校龙舟队在节目依次出场,并和“兄弟团”在一场争分夺秒的友谊挑战赛中,拉开了活动帷幕。

这些世界青年也都是货真价实的龙舟运动健儿。“兄弟团”要和他们同场竞技,没有点基础实力打底可不行。节目邀来惠若琪、武大靖、苏炳添、张国伟、何猷君五位行业精英助阵,还请出皮划艇世界冠军、国际搜救教练联盟亚洲首位R4女教官、现任浙江大学教练的许亚萍,帮助兄弟团完成赛前训练。

本次“龙舟特辑”的关键促成者,正是浙江卫视副总监兼节目中心主任、《奔跑吧》总统筹周冬梅和许亚萍教练。

许教练至今清晰记得,她接到周冬梅电话咨询的那天,是去年的11月29号,“冬梅问了我很多关于龙舟运动的问题,我们心有灵犀,都想到了综艺和体育的结合。当时,她没有明说是什么节目,我还特别建议,最好可以和跑男这样的节目合作,她就笑了,对我说,肯定会把龙舟推广好。对我自己来说,我很想做这样的事情,之前我们也联合其他名校一起做过赛事,但是影响力和传播力可能都没有这次这么大。在我眼里,这次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本次活动从初步达成意向到具体操作执行,只有短短不到四个月。时间紧、任务重,中间还经历了圣诞、元旦和春节,几百封邮件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有很多时间都是在确认和等待之中度过的。

从幕后的核心策划和组织者之一,再到走进节目担任兄弟团们的龙舟教练,许亚萍对风靡荧屏的《奔跑吧》有了全新的认识,“常规的户外真人秀就是在一个小场地做做游戏,但是这次录制我的感受完全不同,我们邀请了国际名校、国际裁判,涉及了六七个部门的沟通、协调、组织、确认,工程量非常浩大。在和《奔跑吧》制作团队共事的这段时间里,我个人是非常感动的,这是一支值得我们尊重的年轻队伍,他们经常忙到半夜,最忙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吃,安全啊、场地啊、器材啊,事无巨细逐一落实到位。就像一支备用的龙舟队一样,时刻准备着上场迎战。”

许亚萍说,龙舟是一个激流勇进的项目,它和跑男的气质很像。哪怕经历再多的痛苦、压力和紧张,起起伏伏,但是大家齐心协力,一鼓作气,一定能够冲向胜利的终点,“录制完成的时候,我看到现场很多人都哭了。我知道,他们经历了心理压力非常大的一次自我挑战。”

虽说过程无比繁复、琐碎和煎熬,许亚萍的内心却是兴奋而激动的。

身为一个有过媒体从业经历的体育人,她特别期盼能有这样的机会,推广她一直致力的水上运动教育,“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相比其他水上运动比如皮划艇、赛艇、帆船的优雅,龙舟有鼓手为灵魂,它有力量、聚人心,可以通过运动爆发中国人骨子里的精气神,同时还有丰富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内涵,所以传承千年而历久弥新。”

“我们的体育赛场,非常需要本土文化的植入。或许我们暂时达不到冲浪、帆船之类驰骋海洋的运动普及,可是在我们内陆的平静水域之上,龙舟这样的优秀文化应该发扬光大开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以饱满的活力和极具特色的形式,吸引了全世界8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这项运动。本次赛事的参赛选手中,有来自生物学、临床医学、法学、物理、天文等等各种专业的高校精英,他们出于对龙舟的喜爱,组建了龙舟队。

这样的反差,进一步激发了许亚萍做好这次活动的热切心情。本次首届国际名校学霸龙舟赛在组织的过程中,虽然得到了众多名校的积极响应。

许亚萍说:“我们的体育太需要媒体的宣传了,目前遇到的很大一个困难在于国人总把体育和文化分开,它们其实应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包括综艺、包括音乐。很想问一句,我们有过一部成功的关于体育的影视作品吗?”

“以前只知道这档节目很多人看,但是我在认真参与了之后,发自内心觉得,这不是个一笑而过的节目”,许亚萍说,一开始我担心他们太有光环,如果我按照运动员的要求来,是不是太狠;放松一些呢,又怕达不到训练效果,结果他们非常配合。我能感觉到他们对于体育人的尊重,而且有真正推广这项运动的意愿,不是走过场、做样子;训练的时候,我没有手软,他们也坚持了下来,非常不容易。

新一季《奔跑吧》播出以来,从第一期的联合国演讲到这一次的龙舟特辑,节目整体显示出打破过去、超越自我的雄心壮志,不断刷新大众对于国产综艺的已有认知。站在今天回忆跑男四年走过的路,它似乎已经找到了不断激活节目生命力的“关键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