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昆池岩》真有那么恐怖?上映四天票房与口碑双赢

2018-05-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有部恐怖片,大家都在聊,你们都看了没啊? ­没错,就是前阵子红透韩国的伪记录恐怖片<昆池岩>.这部小成本恐怖片,则以其极具临场感的恐怖效果,超过的社交网络讨论度,成为之前韩国的周票房冠军. ­而人家的成本只有大概24亿韩元(1400万人民币),电影上映四天就回本儿了. ­而在前天,这个片子我们这里也有了,估计很多人都跑去看了.起码,我的好几个电影群,都在聊看这部电影的第一感受. ­在其他几个电影群,也都看到过类似的评价,这也更让人对这个电影兴趣十足. ­尤其是,之前我的微信头条,还专门推

­最近有部恐怖片,大家都在聊,你们都看了没啊?

­没错,就是前阵子红透韩国的伪记录恐怖片《昆池岩》。这部小成本恐怖片,则以其极具临场感的恐怖效果,超过的社交网络讨论度,成为之前韩国的周票房冠军。

­而人家的成本只有大概24亿韩元(1400万人民币),电影上映四天就回本儿了。

­而在前天,这个片子我们这里也有了,估计很多人都跑去看了。起码,我的好几个电影群,都在聊看这部电影的第一感受。

­在其他几个电影群,也都看到过类似的评价,这也更让人对这个电影兴趣十足。

­尤其是,之前我的微信头条,还专门推过这部电影,估计有些人还记得。

­对,就是那部看了70多分钟,就把她直接从影院吓跑的电影。

­当然,她当时反应这么强烈,确实很大程度源自,她是在影院看的。必须要承认,一个妹子,独自一个人在影院看恐怖片,所有承认的心理压力。是要远大于,我们这些在家里,开着灯,用电脑看恐怖片的人。

­体验难免大打折扣。

­感受下她当时对情境的描述,也是这种状况。

­而这几天的我们,由于没有办法在电影院观看,只能采用其他途径,自然在恐怖感上,会弱了很多。

­何况,这本就是一部需要体验感的电影。

­香港这个片名还挺帅的,疯人院逐个捉。这基本也就交代了剧情,昆池岩指的是韩国乡下一处废弃的精神病院,号称是CNN认证的世界七大最恐怖圣地之一。

­说是里面的精神病患者全死,院长也自杀了。

­你看,这里面汇聚了自杀、精神病、废弃、诅咒各种邪恶元素,也难怪这种地方会成为最恐怖圣地之一了。同时,这样的设定,也会让观众对这个电影的恐怖度,有很高的预期。

­同时,片中几个主角,就是一群热衷恐怖冒险的年轻人。像所有恐怖片一样,这群年轻人,好死不死,决定去那个神秘的恐怖圣地,开始恐怖试胆。

­最终,当然求鬼得鬼咯。

­从剧情本身,《昆池岩》其实没什么太多好说的。

­这个片子的亮点其实在于,它的拍摄方式。那就是,伪纪录恐怖片。

­从《女巫布莱尔》开始,越来越多的伪纪录恐怖片诞生。比如好莱坞创票房纪录的《灵动:鬼影实录》,或是同样非常可怕的鬼屋体验《墓地邂逅》,以及内地一直还未上映的《中邪》。

­这一类恐怖片,主要的卖点都是:临场感。

­通过DV、手机、监控摄像头……各种简易、轻便的设备,增加一种家庭录影带式的真实感,以便让观众更好的进入那个情境,同时增加惊吓度。

­而在《昆池岩》,发挥功效的设备则是Gopro。

­喜欢运动的朋友,一定都很熟悉这种相机,小型、轻便,适合捕捉运动。这个作死青年团,也是给每个人配备了两台Gopro,一前一后,一台捕捉各自的面部表情,另一台则模仿他们的第一人称视角。

­也是因为这个Gopro有个视角是拍摄他们的面部表情,这才使得我们看到了各种狰狞的表情,各种大鼻孔与扭曲的脸。

­也使得,很多人吐槽本片最恐怖的地方其实是Gopro拍到的几个主角扭曲的脸。

­不过,这种临场感还是效果非常明显的。起码,对于那些在影院看到的观众来说,这样的电影,确实是惊到了他们。

­当然,对于我们这种开大灯用电脑看《昆池岩》的观众来说,可能就只能跳出恐怖临场感,去讲剧情设定、人物逻辑、以及恐怖套路之类的东西了。

­也是因为这个,最近两天豆瓣的评论,大多以中评为主,更多人都说,这个恐怖片,远没有传说的那么吓人嘛!

­这也是这类以惊吓为目的的恐怖片,最大的遗憾。如果观众没有适合的情境,无法真正融入电影的恐怖氛围当中,对恐怖元素的接受度就会大打折扣。

­也就会觉得,远没有预想的恐怖。

­所以呢,在当下我们这个观影条件下。《昆池岩》可能确实无法完全发挥他的惊吓度,你觉得不吓人,也就不意外了。

­包括我也觉得,完全,不吓人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