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和国家美术馆 中国国家美术馆 世界最大

2017-10-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0年9月29日,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国国学中心等三个国家级文化设施,面向全球发布概念性设计

2010年9月29日,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国国学中心等三个国家级文化设施,面向全球发布概念性设计方案征集公告,并拟于2015年、2014年、2013年建成。三大馆组成的整个文化综合区占地25公顷,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将落户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三大国家级艺术馆中,数中国国家美术馆级别最重,亦最引人关注,其建筑面积接近13万平方米。这座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美术馆,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又一个国家级地标,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内外建筑大师激烈角逐的目标。

据了解,新馆设计方案的竞选持续两年,150余家公司提交了方案,其中20家受邀提供详细设计图,受邀的中国建筑师包括朱锫、张永和、马岩松、朱小地等人,但他们在第一轮竞标中即被淘汰。最后一轮竞标者是4位国际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瑞、扎哈·哈迪德、让·努维尔和莫瑟·萨夫迪。

他们中的前3位都获得过有“建筑界诺贝尔”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最终,中国美术馆新馆建筑方案为让·努维尔竞得。让·努维尔是法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之一,2008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曾设计巴黎阿拉伯世界博物馆。

■跨版撰文 李海若

□档案

大牌设计片时代: 国际建筑师在华玩花活

近日,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设计方案花落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之手;英国建筑师设计的苏州“东方之门”被网友戏封为“秋裤,低腰的”;福建甚至开始试点“设计大师主创、建筑项目可不招标直接委托”……在中国城市更新的新建设浪潮中,一个个地标建筑、巨资工程“贴”上国际建筑大师的标牌,以国际大师主创为口号,造型如外星试验场。

“贴洋牌”的设计大片不断上演,建筑界“国产片”俨然弱势群体,档期靠边站,更勿论“票房”资金,以及培育本土设计师出头国际的机会。设计“贴牌片”时代,本土设计师当何从何去?

崇洋媚外VS技不如人

晶报记者电话联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询问新馆方案进展情况,对方回复称目前暂不方便接受采访,他说,“新馆建设情况将会统一发布,现在一些媒体所报均不确切全面。”而得知中国美术馆新馆为让·努维尔中标后,一些中国建筑师毫不客气地说,“这就是崇洋媚外!”

对此,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刘晓都认为,“崇洋媚外”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客观地说,中国建筑师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准,也许某些人的个人能力达到了,但整体能力还未达到。中国的整体资源都比较弱,在支持系统上非常不够,而国外在整体水准上更强。

他举例说,库哈斯的OMA事务所做重要项目时,会找很多像麦肯锡这样的资深大型策略顾问公司,寻求文化顾问、社会学家等各类专业人士的建议,寻求丰富的社会资源支持设计方案。

而透过建筑项目竞标的表象,背后还有国家之间的角力。在刘晓都看来,这并不单纯是建筑师的好坏,中国国家美术馆这类项目背后一定有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西方国家的政府有责任支持文化输出,比如中国国家大剧院就是国家之间角力的结果。而当年上海科技馆交由美国设计公司设计,1998年6月30日,时任上海市长的徐匡迪在欢迎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夫人的招待会上,邀请克林顿为上海科技馆设计图纸揭幕。

如果国家级设计项目给中国建筑师做,是否争议会更大?刘晓都说,这是必然的。因为中国人有一种“众望所归”的心理,如果给像弗兰克·盖瑞这样的国际大师做,也体现了形式上的合理性。因为盖瑞还没有在中国做过代表性的项目,而库哈斯建了CCTV大楼,扎哈做过广州歌剧院,况且盖瑞为西班牙毕尔包鄂所建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已成全球经典之作,可谓博物馆大师,如果要直接选一个,可能这个人选就是盖瑞。

此次,刘晓都所在的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也参与了三个国家级文化设施中的中国国学中心项目投标,以落选告终,最终中标的可能是某位中国建筑师。

“大师设计免招标” 不利国产派

对国际建筑大师的“迷恋”,在一些地方尤甚。近期,福建省住建厅、省发改委联合出台的《关于鼓励引入大师领衔设计提升我省城市建筑设计水平的意见(试行)》,主旨是只要邀请到设计大师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可采取不招标方式直接确定设计单位委托设计,以进一步推动和提升本省城市建筑设计水平。

所谓设计大师是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专业),获得国际建筑成就奖或梁思成建筑奖的建筑师,获得住建部评选公布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建筑专业)和福建省住建厅评选公布的福建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建筑专业)。

特别是对建筑外观、造型有特殊要求的城市重要地段、重要景观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和省、市大型重点建筑工程项目,鼓励建设单位积极邀请大师设计。

对此,刘晓都说,竞争应建立在公平的平台上,规则很重要。设立这样高资质的门槛,对某一个项目是可行的,它可以保证质量,而长远看则不行。作为一个国家行为,应鼓励国内建筑师成长,让他们与国际大师同台竞技,他们也许会输1次,10次,100次,但能“过招”,哪怕赢不了,也是有益的,他们会慢慢成长起来。

在一些竞标中,第一轮让一些有资质的人免认证参与,就像种子选手参赛一样,但是后进者要有晋级的空间。高职位固然代表了一定水准,但必须要有一套进阶系统,否则下面人的成长空间就被扼杀了。

所以应设计更好的机制,既能发挥优秀设计师的影响力,也能激发年轻设计师的潜力,不能一味指责具体运作项目的人,但要对具体项目与整体政策进行平衡和考量。

年轻人出概念 老建筑师出图纸

国外设立了很多设计奖,刘晓都说,这不是为了嘉奖已经成名的人,而是为了推动文化和提高设计水准,为了给未成名的设计师和青年设计师提供鼓励和机会,让行业新人、新手有更多做项目的机会。而在国内,概念性的设计竞赛太少,给年轻人的机会也少,因为中国设计界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实用主义,喜欢杀鸡取卵,不爱设计规则,不爱执行规则,也不爱遵守规则。

国际建筑大师抢滩中国市场时,中国建筑师们也在不断超量生产,由此而将设计变成了“行活”。刘晓都说,一个优秀的建筑师需要多年训练和职业经验的累积,因为建筑设计牵涉的面太多、太复杂,解决问题需要的智慧是靠经验积累。

当然,也不乏年轻有为的建筑师,但他们的概念设计要靠资深的专业人士实施完成,因为建筑设计是一个团队合作项目。目前,国内建筑设计界设计分工的一种趋势是让造型能力强的年轻人负责概念、出创意,再由其他资深建筑师将其变成技术文件及可施工的图纸,而这些年轻人可能对真实的施工过程完全不懂。

现在大部分设计院都在启用这种模式,结果,设计日渐流于一种“行活”,而不是创造性的脑力风暴。都市实践团队的设计师至今坚持着直接参与设计的全过程,以进行监测和控制。

设计洋大牌 在华“玩花活”

“建筑从来都是一个整体,但现在中国对整体建筑设计要求很低。”刘晓都说。他认为,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缺乏对艺术审美的熏陶,也害怕去接触。一个国家建筑设计的好坏,与建筑所处社会环境里人的素养和欣赏水平密切相关。他观察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相当多在国外做得很好的国际建筑师,到中国来以后就“乱来”,说这里变成国际建筑师的“设计实验场”,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很多国际建筑师不太在乎在中国做的设计,不少是放手施为,不计后果的。因为在国外做建筑设计有严格的行业协会监督机制,有舆论压力,他们会自觉地自律,做自我审查,而在中国没有这类限制,没有一个机制要求设计师自律。

加上开发商又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建筑设计。”刘晓都说,明显可以看出,国际建筑师在国外做的项目设计水准很高、很稳定,而在中国的项目设计水准良莠不齐,甚至有的设计在行内人看来“大失水准”。似乎每个来中国做项目的国际建筑师都想玩一点“花活”。一些西方高水准的设计公司也是如此。

“我们不要盲目迷信大师。一些国外建筑师对中国文化有误读,他们贴上的一些中国元素,在他们看来很中国,但在我们看来让人莫名其妙。”刘晓都分析说,现在欧美经济不景气,各国许多建筑师失业,于是到中国来谋市场,哪怕不赚钱,但可以有活干,毕竟不出作品,对一个建筑师而言是很糟糕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