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Angelababy加盟泛科技综艺,“科技+”才是综艺出路?

2018-04-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随着科技类综艺<这!就是铁甲><机器人争霸>官宣嘉宾阵容,加上正在热播的<铁甲雄心><极客出发>,相比2017开年的慢综艺扎堆,2018开年则迎来了一波泛科技的较量. 但从已经落幕的<我是未来><未来架构师><加油!向未来><极客智造>来看,此类泛科技题材综艺并没有激起多大水花.而相比科技类题材在综艺领域的遇冷,一些将科技元素运用到综艺中的"加料",来辅助节目的呈现效果,却令人眼前一亮,获得

随着科技类综艺《这!就是铁甲》《机器人争霸》官宣嘉宾阵容,加上正在热播的《铁甲雄心》《极客出发》,相比2017开年的慢综艺扎堆,2018开年则迎来了一波泛科技的较量。

但从已经落幕的《我是未来》《未来架构师》《加油!向未来》《极客智造》来看,此类泛科技题材综艺并没有激起多大水花。而相比科技类题材在综艺领域的遇冷,一些将科技元素运用到综艺中的“加料”,来辅助节目的呈现效果,却令人眼前一亮,获得不少观众的拍手称赞。

单向提升到双向互动,科技与综艺碰撞新可能

人机互动、全息投影、无人机、AR技术、VR直播、人工智能、大数据,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技术革新为综艺节目的制作带来了新的契机,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被运用到综艺节目之中,带来全新观看体验的同时,也让节目焕发出新的生机。

正在热播的声音魅力竞演真人秀《声临其境》在第二期《王的声音》中,在嘉宾没有正式亮相之前,大屏幕上嘉宾的头像,能够随着嘉宾的表情变化,实时动起来,甚至因为唐国强老师眼睛太小出现“瞌睡虫”的萌版曹操,这样的技术效果,刚好契合了节目想要给嘉宾留有悬念,但又不影响节目互动效果的目的。

在最后的“声音大秀”环节中,又为每位嘉宾演绎的角色,量身定制了视觉形象,陈建斌饰演的曹操、唐国强饰演的唐太宗、张铁林饰演的乾隆、宁静饰演的武则天,出场时都有相应的角色形象。利用新的科技,使舞美效果升级,国内的综艺节目在创意和品质上,都在不断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无论是在制作上还是传播上,都是以平台为出发点,而忽略了受众方,这是传统媒体一直以来的单向传播所导致的惯性使然。直到近年来,受众成为了用户,传播由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技术革新也更加注重观众层面的创新,增强线上线下互动成为技术创新的关键。

前不久收官的《明星大侦探3》在带给观众烧脑侦探情节的同时,与QQ-AR合作,在《末日蜜蜂》一期中,当侦探团队陷入探案困境时,利用QQ-AR高科技扫描,就能在肉眼无法发现线索的证据上扫出了关键的线索,借助线索直接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

并且,观众纷纷发现,打开手机QQ扫描就能参与到节目破案。这和以往的被动营销模式不同,观众可以主动参与到节目中,通过自己的互动体验来感受节目,技术创造了更多综艺营销和体验的新可能。

棚内综艺舞美升级背后,创新滞后,炒晚会冷饭

随着制作方面的升级,棚内综艺的舞台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不仅题材是泛娱乐综艺里的一股清流,舞台视觉呈现也可谓良心制作。

其舞台主屏幕采用长43米、高7米的巨型环屏,以及9根可以自由移动的冰屏柱,组成整体的视觉系统,实现可以根据情节需要随时变换的舞台背景。整体呈现上,带来强烈的纵深感,恢弘大气、深远厚重、历史感与科技感并存,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科技元素在综艺节目中的运用对于科技类节目来说不可或缺,《机智过人》的悬浮观众席打破了常规的落地式观众席,11个超级碗、506个高空座椅,观众宛如置身浩瀚宇宙,科幻感十足。《未来架构师》数控冰屏、5面梯形屏幕,将未来的神秘感很好地呈现在舞台之上。

虽然综艺在技术领域做出了许多的突破,但是相对其他节目而言,综艺领域的创新,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长久以来,综艺行业的技术创新,大多是在捡多年前晚会剩下的东西。

2012年春晚便已经有了全息投影技术,2013年春晚出现了AR技术,2014年春晚双屏互动与大数据运用,2016年春晚机器人与无人机上台,2017年春晚VR直播带来沉浸式观看体验。

而近两年兴起的《天猫双11晚会》有着阿里巴巴的幕后支持,技术基础不必多说,这场被称为“概念超前20年,颠覆传统娱乐行业”的互联网晚会,采用真人三维建模和动作捕捉技术,巧妙地将AR技术与VR全景技术结合,实现将明星投射到真实场景,达到和观众面对面、多角度、零距离接触的效果。

而反观综艺领域,天价冠名费大半被用于支付明星嘉宾的天价片酬,加上拍摄成本、代理费、占屏费,留给技术制作创新的并不多。科技元素在综艺行业的运用,改变了长期以来满屏廉价的塑料感,但总体运用还不够成熟,五年前的晚会技术在今天的综艺领域仍旧被视为尤物。

优爱腾积极布局科技+,警惕技术与内容本末倒置

科技与综艺的结合,正在改变原有的节目形式,各大视频平台都拥有背后互联网公司的先天智能基因,在自己的内容制作和首页推荐方面加入了技术的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发成为视频平台有别于传统电视媒体的独特优势。

在去年的爱奇艺iJOY悦享会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表示:“AI已经成为爱奇艺在内容生产、洞察用户、及内容分发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可见爱奇艺正在借助百度的AI技术、用户数据、营销平台以及媒体资源,与自身的超级娱乐内容进行打通整合。

而腾讯方面,在其召开的“开放·创想”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全面介绍了其在AI方面的战略布局,并表示将在内容上围绕游戏、文学、动漫、影视、体育五个方面形成文娱生态,腾讯视频作为腾讯旗下影视领域的重点板块,AI技术的运用将不断驱动内容创新。

而除了搜索、推荐等常规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优酷还投入使用了大数据内容生命周期三维立体分析平台,同时其与阿里系产品生态体系的建立,也进一步催化了平台的技术储备。

技术发展正为整个文娱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新鲜力量。但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永远都是内容先行,有了好内容好创意,再去寻求好的技术效果呈现,而不是先确定技术,再去寻求节目内容、节目模式上的配合。

随着科技元素对视频内容的优化作用越来越大,还需从业者清醒认识到良好技术的运用只能是为优质内容“锦上添花”的辅助,而不能本末倒置,忽略了内容创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