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军上海 从上访代表到创业明星——衡南县退役军人王亚军的蝶变之“道”

2017-05-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2月4日,记者一行专程走访了湖南省衡南县栗江镇界牌村的"退役军人之家".窗外寒风萧瑟,细雨霏霏,室内却是暖意融融.欢声笑语.衡南县丰盈农林

12月4日,记者一行专程走访了湖南省衡南县栗江镇界牌村的"退役军人之家"。窗外寒风萧瑟,细雨霏霏,室内却是暖意融融、欢声笑语。衡南县丰盈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亚军,正兴致勃勃地与部分战友和乡亲畅谈合作社新年发展计划,并介绍了前不久参加全省"双带双促"的情况。

今年10月26日,作为衡阳市唯一的退役军人先进代表,王亚军出席了湖南省"双带双促"(带头建设家乡,促进经济发展;带头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活动典型事迹报告会,并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受到了省政府、省军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伴随着王亚军或平静或激动的讲述,往事一幕幕展开,记者不仅近距离地了解到他从涉军上访代表到自主创业致富带头人的"蝶变"故事,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退役军人历经风雨后迈出的"正道"。

"悟道":放弃上访之路 投身"创业大潮"

王亚军曾在部队服役13年。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荣立三等功一次,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1999年4月,作为一名三级士官离开部队时,王亚军一直想像着可以进入一个稳定舒适的单位工作。然而,当他揣着退伍安置介绍信走进县民政局办公大楼时,一切都不是想像中那么美好:符合安置条件的人员很多,还有大批失业和需救助的退役军人也把目光都投向政府。最终,王亚军被安置到县粮食局的一个下属企业。即便如此,也是"好景不长"——因粮食企业改制,他不久就被下岗了。

王亚军说:"回到地方后,一落千丈,当时心里非常失落,偏激地认为只有通过上访才能争取到自己应得的利益。"

随后几年间,作为衡阳市转业志愿兵的代表,王亚军聚集一批战友,经常到县政府上访,赴市、省政府上访也成为家常便饭。每天早上8点钟之前,他就和战友们来到政府机关部门的办公室,中午吃睡都在那里,直到下午6点下班时才离开。

曾几何时,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耐心细致地向他讲解国家的政策,同时语重心长、晓之以理:"一个人想要活出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必须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王亚军对此记忆犹新。

一语点醒梦中人。王亚军开始反思:作为一名老兵、一名接受部队教育多年的党员,手不残,脚不缺,应该带头理解国家政策、体谅政府难处,怎能有"等、靠 、要"的庸碌思想呢?

后来,他又陆续接触到部分退役军人创业致富代表,也渐渐悟出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黄土也能变成金。"悟道"之后的王亚军,决定放弃上访之路,回到家乡自主创业。

"行道":探求致富真经 搭乘"惠民快车"

万事开头难。王亚军回乡创业的想法,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妻子也不理解。父亲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好不容易送你去当兵跳出‘农门’,结果你还是回来‘玩泥巴’,让我们如何面对左邻右舍?"妻子贺桂兰也说:"跟你回老家受苦倒无所谓,可今后孩子上学怎么办?"尽管父母和妻子的话句句在理,但认准了方向的王亚军耐心地开导父母和妻子,给他们讲了许多在农村创业成功的故事,终于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2012年,经战友介绍,王亚军先后对永州、怀化和四川酉阳等青蒿种植基地进行了认真考察,决定先试种60亩青蒿。通过朋友借、银行贷、政府帮,他东拼西凑了8万元启动资金,用于租地和购买农具、种子、化肥等。由于专业技术员匮乏,王亚军多次去外地拜师学艺,还买回专业种植书籍,认真学习种植技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亚军当年试种的青蒿一举成功——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赚了几万元。2013年开始,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与栗江、松江两镇5个村的24个村民小组,陆续签订了2600亩土地的流转协议,并与54户农民筹资300万元,成立农林种植合作社,进一步扩大青蒿种植面积。

"那时候,我们住在衡阳市区,每天天不亮,亚军就用摩托车载着我,奔波40多公里,来到青蒿种植基地。为了节约时间和开支,我们带着孩子吃住在基地,有时一整天吃方便面,把石头当凳,木板当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动手。有时候累了,他坐在石头上就睡着了。"说起种植事业伊始的艰辛,妻子至今仍唏嘘不已。

特别让王亚军感动的是,回乡创业后,衡南县政府及人社、民政等部门相继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帮扶,让他在创业路上顺风顺水。他带领部分战友和乡亲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注册成立了衡南县丰盈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84人,其中退伍军人27人;采取"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安排农村富余劳力就业200人,年产值近1000万元,上缴利税50多万元。

2014年,他的种植基地被评为衡阳市"先进家庭农场"、衡南县创业示范基地,还被选定为退伍军人自主创业培训基地。

"传道":帮扶战友乡亲 建设"美丽乡村"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和努力拼搏,如今,王亚军经营的合作社无论是从资金、规模,还是企业活力,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现已辐射周边3个乡镇300多家农户。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他坚持每年帮扶家庭困难复转军人和困难群众,竭尽自己所能。

王亚军积极协助政府做好涉军维稳工作,成立了"退役军人之家",关心600多名涉军上访人员的生产生活问题。每年"八一"和春节期间,他都会组织座谈会,慰问战友和村民代表,并宣讲政策,把反映集中的问题及时报告政府部门,对特别困难的战友和乡亲主动进行帮扶。

2013年,战友朱跃兵夫妻双双下岗,两个小孩读大学,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连续3年未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王亚军了解情况后,主动帮他缴了费。在社保经办机构,与王亚军熟识的工作人员与他开起了玩笑,"以前你压根就不相信社保,现在还主动帮战友来缴保险,‘变’得真快呀!"

战友周春华从茶市镇农技站分流后,情绪非常低落,多次带头进京赴省上访。于是,王亚军多次找他促膝谈心,以亲身经历感召他,同时还邀请他加入合作社,专门负责农机技术,让周春华不但放弃了上访,而且重新点燃了对事业和生活的希望。

还有,界牌村村民、退伍老兵贺承贵,由于爱人身体不好,女儿又患上精神病,家里十分困难。王亚军免费提供青蒿苗给他种植,并承诺以保护价收购。农闲时,还聘请他到合作社锄草、施肥、收割青蒿,每年让他增加了近万元的收入。贺承贵说:"亚军回到村里搞种植,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自己致富不忘乡亲、不忘战友,只要听说了哪家有困难,总是尽力帮忙。近几年,他还为村里修路等公益事业资助了不少钱。"

对于战友和乡亲的感激之情,王亚军淡然地笑着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目前取得了一点成功,也主要归功于部队多年的培养,归功于地方政府的细心引导和大力扶持。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打造高标准的青蒿专业种植基地,规模化套种金槐,扩大莲藕种植面积,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的目标,带领乡亲和战友们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进一步推动‘美丽家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