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张春秋谈张君秋先生

2017-10-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秋是一代京剧宗师梅兰芳的女弟子,特别擅长演出<贵妃醉酒>.<宇宙锋>.<凤还巢>.<霸王别姬>.<生死恨>.<木兰从军>等梅派戏.她戏路宽广,文武兼备,不仅能唱青衣,同时还能演花旦.武旦.刀马旦,并能反串小生.老生甚至花脸. 张春秋老师作为我们山东本地的京剧名家,又与张君秋先生同拜于梅兰芳先生门下,那么这位耄耋之年的梅派名家又是怎样看待张派创始人的呢?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张春秋老师. 张春秋老师坦言,自己很喜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秋是一代京剧宗师梅兰芳的女弟子,特别擅长演出《贵妃醉酒》、《宇宙锋》、《凤还巢》、《霸王别姬》、《生死恨》、《木兰从军》等梅派戏。她戏路宽广,文武兼备,不仅能唱青衣,同时还能演花旦、武旦、刀马旦,并能反串小生、老生甚至花脸。

张春秋老师作为我们山东本地的京剧名家,又与张君秋先生同拜于梅兰芳先生门下,那么这位耄耋之年的梅派名家又是怎样看待张派创始人的呢?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张春秋老师。

张春秋老师坦言,自己很喜欢听张君秋先生的戏。不过对于因姓名一字之差引得外行人联想的“亲戚关系”,张老师笑言,自己跟张先生有过几面之缘,至于亲戚关系那只是“空穴来风”。“我唱过他的《西厢记》”

张春秋是梅兰芳先生的女弟子,张君秋也曾拜在梅兰芳先生门下学艺,虽同是梅兰芳先生的弟子,两人却鲜有机会见面。谈及张君秋先生,张春秋老师表示,自己曾多次唱过他的《西厢记》,“上世纪50年代我在北京看过他的一出《西厢记》,当时他扮演莺莺,叶盛兰扮演张生,杜近芳扮演红娘,是中国京剧团和北京京剧团合演的,当时感觉张先生唱得很好,就录了下来,回到青岛后就趁热打铁也排了这出《西厢记》,自己饰演莺莺,并且全部借鉴了张君秋的唱腔。

据说这个剧本是由田汉改的,以前的《西厢记》以红娘为主角,这出戏则以莺莺为主角。‘***’结束后,恢复老戏,手头没有资料,就去电台等部门找,正好他们说有张君秋版的《状元媒》、《西厢记》,就立马取来又排了一遍《西厢记》,也还是采用了张君秋的唱腔,带着这出戏去枣庄演了几十场,观众都很喜欢。”

至于和张君秋先生后来的几次见面,年过八旬的张春秋老师已经记不得具体时间了,“有一次他在北京给我们讲过一次课,印象还挺深刻。后来他和夫人路过济南时,我们又见过一次面。大家都太忙了。”

“他的唱腔比较花哨”

张君秋先生的嗓音条件极好,甜、脆、润、圆,音域宽广,高低自如,功底深厚。他的唱腔,早中期刚健清新,柔俏多姿,晚期更由醇美中显示出华丽、舒展。他尤其注意通过唱腔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不同人物的唱腔各具性格,如,同为皇族成员,《状元媒》中的柴郡主端庄活泼,绝不同于《赵氏孤儿》中的庄姬之庄严凝重;同属大家闺秀,《诗文会》中车静芳的飒爽流丽又有别于《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婉顺典雅。

他的唱腔还可以在同一剧中根据人物心情、地位的变化做出不同的设计,如《望江亭》中的谭记儿,前部凄婉而后部流畅,体现了张派因人而异设计唱腔的特点。

他在板式方面较前人有较大的突破,如对二六板、南梆子等传统板式的重新组合,在散板中创造出浓重的吟诵色彩等,都使唱腔新颖、优美。唱法上,他在晚年减少了高音区的行腔,在中音区增加了跌宕、险峭的旋律,节奏也趋向自由和自如,充分显示了驾驭声、腔的功力。

对于独具一格的“张派”唱腔,张春秋老师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张君秋在唱腔方面,有独创性,很有新意,不管是青年演员、中年演员,还是票友,都比较喜欢学他,因为他的唱腔比较花哨。过去常听他们讲,‘十个旦角,九个姓张’,‘张派’在北京广为流传。我也很喜欢听他的戏。”

“他的扮相非常俊美”

张君秋先生一生演出剧目众多,代表作也是多不胜数:《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红鬃烈马》、《打渔杀家》、《三娘教子》、《苏武牧羊》、《状元媒》、《金山寺·断桥·雷锋塔》、《刘兰芝》、《望江亭》、《西厢记》、《秦香莲》、《赵氏孤儿》、《楚宫恨》、《珍妃》等,而张君秋先生在剧中的俊美扮相也都是众多戏迷、票友的心中情结,如《秦香莲》里的秦香莲、《望江亭》里的谭记儿、《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状元郎》里的柴郡主……都令广大戏曲爱好者倍感惊艳、记忆犹新,人称其“扮相似梅,如窈窕淑女”。

谈起张君秋先生在戏中的扮相,张春秋老师说她特别赞赏他年轻时的扮相,“非常俊美。1952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看过他的一出戏,是《昭君出塞》,扮相很漂亮,他拍电影《秦香莲》时的扮相也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