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韬怎么读 读图时代 孩子怎么读名著?

2017-05-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金陵晚报报道]上周二本报推出了调查报道"四大名著离孩子有多远",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最不爱看<红楼梦>,初中生最爱三国,引起了各方观点的强

【金陵晚报报道】上周二本报推出了调查报道“四大名著离孩子有多远”,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最不爱看《红楼梦》,初中生最爱三国,引起了各方观点的强烈碰撞。有人赞同孩子们“红楼梦就是一个大家族里鸡毛蒜皮的家务事”,也有人认为《红楼梦》博大精深,这么小的孩子还领会不了其中的内涵;有人认为易中天“品三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不利于孩子自己对原著的理解,也有人觉得百家讲坛拉近了孩子和名著间的距离……

看了本报的报道后,老师们会有哪些观点?家长们又是什么看法?其他学校的同学们是怎么想的?金陵晚报记者继续追踪调查。

>>>老师观点

1 先看原著再听评讲

采访对象:育英外国语学校王红梅副校长

王校长是学校初二(D)班的语文老师,据她了解,初二学生中读完读懂四大名著的并不多。“培养孩子的兴趣很重要,它们不同于一般的言情小说通俗,里面的诗词歌赋像他们这个年龄层次大多都不感兴趣。”王校长说。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跟四大名著接触得也不多,只在一些综合性学习中才涉及到节选内容、课文前后人物的介绍等。

比如在“香菱学诗”这样一些小段落的学习中,会和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们接触四大名著的知识比较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试中涉及较少,有时甚至几乎不涉及,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就不会作为重点来讲解,“但我们会要求学生在假期读一些名著,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阅读量,而且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王老师建议同学们多读一些像四大名著一类的著作,而且要先看原著,再去听评讲或看影视作品,对语言的学习有好处,“四大名著所涉及的知识很多,而且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加上情节的曲折有趣,是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一类课外读物。”

2 不给学生硬性任务

采访对象: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语文老师陆续

“《西游记》、《水浒传》在初二的教学大纲里,但《三国演义》在学生们中间的阅读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红楼梦》相对较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书中的情节对学生们来说不够生动,这个阶段的孩子年纪还小,注重的就是故事情节”。陆老师从学习角度出发,建议同学们还是看原著。

陆老师说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古典名著的阅读还是从兴趣出发,找一些精彩段落来讲解,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最有效地帮助他们来理解作品的精髓。“硬性任务没什么意思,兴趣第一。”

对于四大名著被做成游戏软件的形式传播,陆老师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方式,游戏很多弊端,往往不完整,容易让孩子对个人英雄主义产生崇拜。这些大多由外国人开发的游戏,从外国人的眼里解读的中国四大名著,多少有些扭曲的味道,不利于孩子们了解四大名著的真正内涵。

3 通过动画片了解名著

采访对象:珠江路小学林校长及郭老师

“看四大名著不是目的,我们要通过四大名著这一类的书籍教育孩子。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我们是不能要求他们完全读懂这些古典名著里的内容的。但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这四大名著,并对我们自己的古典文化感兴趣。”

“名著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小学生眼前最好?”林校长表示:“还是动画之类的比较好。对于小孩子来说,看画面接受总是相对容易点,也能多激发兴趣。”

学校五(3)班语文老师郭老师说:“我是十分支持学生读名著的。四大名著中描述的时代离我们的确很遥远,但不管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千万不能丢!小学生们在读四大名著的时候其实还只是在看情节,所以《西游记》、《三国演义》受欢迎,因为打的情节多,读起来比较精彩。

而且《西游记》中的玄幻色彩也是小孩子们非常好奇的。《红楼梦》演绎的是一个家族,甚至是一个时代的变迁,而这东西让一个小孩子去理解,的确是太牵强了点。我是提倡小孩子多读一些古典名著的,这些东西对增加文化底蕴、陶冶情操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认为还是做成动画片的形式好。其实我们对这些名著的关注还是太少,只要有心,四大名著哪一部不能拍成一部动画呢?即使是孩子们最不喜欢的《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多丰富啊!拍得漂漂亮亮的,孩子还会不喜欢看吗?拍连续剧的话,效果就不会有动画片那么好了。因为现在一旦涉及到连续剧就会有太多商业上的东西、太多的炒作,到后来名著会被改得不成样子了,反而会对孩子的正确认识产生阻碍。”

4 最好迟些让孩子读

采访对象:力学小学李琳副校长

李校长谈到,学校定期举行读书活动,对于四大名著的原著,最好是迟些再读。从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接受能力等方面,现在读四大名著,不是最佳时期。像校园文学、科普知识名著普及等,应重点选择,也可以适当地阅读原著。孙韬

>>>家长态度

支持孩子读名著

一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家有全套的四大名著,平时十分支持孩子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两本名著。他说:“毕竟是我国的文化经典,我们需要把这些经典传下去,不要等孩子长大后只知道所谓的外国先进文化,而对自己的根却一无所知!”

这位家长还透露,孩子就读的珠江路小学刚刚举办过朗诵比赛。比赛结束后,孩子看书的方式有了一些变化,似乎更加注重书里面要表达的东西,而不只停留在情节上了。“对我们家长来说,孩子的成绩重要,孩子的思想、习惯我们也很重视。如果说教孩子学习是教育的话,这种教孩子读好书的活动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培养。我也非常喜欢。”尤新

由浅入深地引导

陈女士是初二学生的家长,她在孩子学习的教育上,首先注重智力能力的培养。“她想看什么,对哪类书籍感兴趣,我们都会在尊重她兴趣的基础上去帮她选择。”她觉得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她在读四大名著的时候都会做笔记,甚至还会发现错别字。”孩子的这种好习惯是陈女士在她从小的阅读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出来的。

陈女士觉得四大名著的原著语言深了些,孩子可能还不太能懂,她先买了些改编过的青少年白话文的版本让孩子读,等到她了解了一个梗概后再给她买深一些的读本,在渐渐加深的引导下一遍遍地熟读原著。“这个过程都是她自己完成的,只有这样主动去阅读才会更好地去理解原著的内涵。”

另外,对于《百家讲坛》陈女士很赞成,她说孩子看了后,对名著的兴趣更浓了。

读图时代的学生宣言:游戏不如原著好看!

>>>中学生看法

读原著学古文

调查对象:珠江路小学五(3)班共21位同学接受了调查采访。其中有9名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版的名著,喜欢看原著的有6名,喜欢看电视剧的有4名,还有2名学生对漫画比较感兴趣。

孙嘉泽同学的父亲是留美博士生导师,因为觉得家庭中中国文化相对比较少,所以他希望用中国古典文学熏陶孩子。

小小年纪的孙嘉泽已经看过不少古典名著,四大名著中他最喜欢看原著的《三国演义》,然而《水浒传》却吸引不了他。“这本书描写得太血腥了,而且有好多不好的东西,不好看。”虽然看了不少原著,但孙嘉泽说还是最喜欢看电视连续剧的版本,这样比较好看。

田慕阳的父亲是一位古代文学爱好者,11岁的田慕阳一直受着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对古代的文化也是比较感兴趣,在谈话的过程中显得特别兴奋,偶尔还会蹦出几句“文言文”逗大家笑。

田慕阳最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当谈到这本书的时候,田慕阳一个一个报出书中的人物,很多不经常出现的人物他都能讲出来。田慕阳觉得看原著比较好,“能锻炼我们的古文阅读能力”。他告诉记者,自己大多在网上看课外书,觉得这样比较方便。

秦凡同学最喜欢看《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太厉害了,很佩服他的勇敢”。对于《红楼梦》,秦凡觉得,“只看书里面一个情节,人都要睡着了。”秦凡也喜欢看原著小说,“小说没画面,能留给我想象的空间。”

听评书最有意思

调查对象:力学小学六(4)班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浅读过四大名著,并且表示喜欢读,对原著很有兴趣;而真正通读过原著的,却寥寥无几,“到处都是耳啊、曰啊之类的话,读起来真费力。”

相对原著而言,其他阅读方式就显得轻松了。简编版的四大名著,是他们最普遍的读物;“听评书”则是全班同学公认最有意思的形式。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强调,喜欢读原著。但是“现在不着急,等以后长大一点再读”。

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承认自己是电脑游戏爱好者。玩过“三国志”、“三国群英传”、“梦幻西游”的同学,不在少数。他们承认,玩游戏对熟悉历史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有一定的作用。

但比如《红楼梦》在被有些公司开发成电脑游戏时,脱离原著情节,同学们认为:“他们根本就不懂中国的四大名著”。

小学生们想读原著,可是对他们来说,要“啃”完几百万字的“之乎者也”,简直是天方夜谭。

王悦琪同学对此有个很好的建议。她说,同学们平时阅读名著时,可以把精彩有趣的章节集中起来,推荐给其他同学读。这样的“读书会”,可以用最少的时间精力,读到最好的篇章。

>>>小学生视角

拒绝魔幻版名著

调查对象:南京育英外国学校分部初二(D)班

初二(D)班有44名学生,看过4本名著原著的人数分别是:《红楼梦》13人、《三国演义》20人、《水浒传》18人、《西游记》40人。虽然看过《三国演义》原著的同学并不是最多的,但《三国演义》却是同学们最喜欢的。

易中天的“品三国”成就了这本书的“走红”,有32位同学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他们看过“品三国”。不过,同学们知道“品三国”是品《三国志》,《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成的,所以“看《三国志》更忠实历史”。

仇天明同学先通过电视剧了解《三国演义》,再看原著,可看了一点,还是不太理解。他觉得易中天讲的故事情节比较丰富,容易理解。董天昱认为易中天是学者,但讲的每个人都能听得懂。还有的同学认为,易中天的观点比较独特。

看过《红楼梦》的同学是最少的,“家长不让看,说我们不适合看红楼梦。”陈泌怡同学这样告诉记者。不过,看过“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同学有16名。蔡梦琪同学看过《红楼梦》原著,后来也通过其它一些形式了解《红楼梦》,但她觉得还是原著最好看,“我觉得刘心武讲的听上去枯燥”。

还有的同学是通过游戏了解到这些名著的,三国是同学们玩得最多的一款游戏,“里面有很多虚构的东西,还是不如原著好看,但能帮助我们了解原著里的情节”。杨琛同学玩过从《西游记》引伸出的游戏《大话西游》,她觉得不好玩,“情节特别简单,跟原著没法比”。

“如果把四大名著改编成有现代感的魔幻类作品,你们喜欢吗?”“不喜欢,我们还是喜欢原汁原味的原著”,同学们观点非常一致。赵若曦同学说:“四大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名著就在于它们本身的原汁原味,如果改成带魔幻色彩的,中不中、西不西,既比不过《哈利·波特》独创的味道,又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看百家讲坛爱上三国

调查对象:三十九中初二(4)班

全班44名同学中看过四大名著之一的就有42名,大多数同学都是通过电视剧和读原著了解名著的。

很多同学表示《红楼梦》的情节不吸引人,琐碎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无法让他们提起兴趣。在他们眼里,情节有趣,线索简单才可以视为可读性强的名著。

文弱的小女生涂雨晴最喜欢看的却是《三国演义》,她是通过“百家讲坛”喜欢上三国的。“三国在易中天的讲评里品得很精彩,品的情节也很具体,他的点评完整全面,通俗易懂。”孙玮同学说他最喜欢的是《水浒传》:“《水浒》里的英雄人物一个个义薄云天,敢于反抗黑暗社会,我就喜欢这样的人物。”聊到“百家讲坛”,孙玮说还是喜欢易中天,因为刘心武讲得太深,看不懂。“易中天是结合三国志来品三国的,所以观点全面深刻。”

许浩森告诉记者,他是小学时从接触游戏开始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游戏对人物的刻画都是虚拟的,我从书中才能了解到对人物的正确评价。还有的同学是通过翻译过的白话文、动画片开始接触四大名著的。”李娅娅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