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张维国:飘逸洒脱 山水如歌

2017-07-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学校毕业后,一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被分到工厂做了钳工,10年浩劫有无奈,也有失落,但他始终坚信一点:自己不

从学校毕业后,一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被分到工厂做了钳工,10年浩劫有无奈,也有失落,但他始终坚信一点: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做钳工,自己的笔墨功夫一定不能半途而废,再苦再累再无奈也要坚持下去。

那段日子他们一家三口挤在工厂分的一间仅有9平方米的房子里,记得那时的他还自封为“半坡屋主”,并为此刻过一枚印章。何谓“半坡”?将一间坡顶的平房从中间隔开分为两半,真可谓苦中求乐呀!即便是如此简陋拥挤的环境,他仍然坚持将每天晚上的8:00-12:00作为自己的绘画写字时间,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这是何等的精神?何等的境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的技术归队,让他重回工艺美术行业,由于自己的积累和多年的笔耕不辍,他设计出的工艺美术作品总能带给大家惊喜,并且他利用8个月设计制造的漆器屏风获得了全国大奖。

之后,他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到工美集团的职工学校做了老师,只为能够拥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创作。

也正是这段时间让他绘画的笔墨更加淳厚,进步更加明显。1988年通过中央工艺美院的进修,在多位老师的指导下,开阔了绘画的思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绘画风格。其后北京群众艺术馆的工作让他如鱼得水,不仅绘画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优秀辅导员”的称号。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多年来不论苦累,还是安逸,他都在不断坚持着自己的绘画信念,始终如一。

独爱山水

也许是对庄子思想的感悟,使他独爱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他说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其间蕴含着道家学派飘逸随性的悠然境界。他的山水画作品细腻传神,不是简单描绘大自然,而是在作品中寄托了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感。他的山水艺术走在以内在情感为根,以意趣取胜的道路上,他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体现在那雅致飘逸的水墨创作之中,可以说他的作品是一种心境写照。

一幅幅看上去似乎平淡的山水却蕴藏着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一种画家的挚爱情怀。

画面中体现出那线条的节奏、笔的功夫、墨的韵味和色的细微,让它们构成一种律动,令画面变化万千,大气而秀美。他躬亲实践,历遍名山胜水,对于生活丰富的切身感受,和对古典文学的深湛修养,常常触发他的创作灵感,赋予作品以盎然的诗样意境。

一张山水画,不只是对自然简单的解释,而是通过笔下的一山一石,真正深情而忠实地用笔墨诉说着自己的经历与思想,并在笔下灌注一种纯真的生气,一种天地间的真气。我们可以通过那简约朴素画面感受一份来自心灵的宁静、清澈和透明。与此同时,他还从传统中寻找新的出发点,于无穷变化中始终保持着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并融入了西洋绘画光影明暗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种新的水墨山水写意画法。

感悟随缘

“撄宁坐忘”、“培固先天之本” 让他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说要学习婴儿的状态,才会撇开社会中人的贪婪和私欲,回归先天之本;让他从不给自己设立难题,一切随遇随缘。他认为作为一个画家要想把画画好,首先要先为人,人品不好,画品也不会好;其次作品要有品位内涵,这需要画家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修养,让画作向“能、妙、神、逸”逐层看齐提高。

画家不过是一个职业,所以不要轻易封人或自封为大师,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谁都不好称为大师。

不要太看重别人的评价,不要被金钱所累,不仅要注重自己的言谈,更要注重自己的行为。踏踏实实画好自己的画,写好自己的字才是最重要的。从张维国先生的山水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不仅是大自然的清丽景致,还有那人与自然和谐的沟通,那来自于画家心灵深处的感悟。他会不断用一幅幅心灵之作引领我们去阅读、去感悟……商报记者 马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