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王凯丽 辽宁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沈阳师范大学

2018-04-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辽宁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成立于2008年12月15日,是由辽宁省教育厅和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共同批准成立的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首批重点研究

辽宁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成立于2008年12月15日,是由辽宁省教育厅和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共同批准成立的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首批重点研究基地。基地依托于辽宁省电化教育馆、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旨在通过研究,为辽宁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辽宁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为辽宁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也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理论依据。基地成立之初,建立了信息化规划与政策、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平台与资源四个贴近辽宁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际的研究方向。

基地所依托的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经验,贴近基础教育一线,开展多项辽宁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和活动,如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工程、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等,这些项目活动的开展积累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第一手实践资料,更加贴近辽宁省中小学教育实际,为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提供了丰富资源。

在研究基地建设过程中,研究基地与教育行政机构建立了广泛、深入的联系,先后承担了以《辽宁省中小学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为代表的义务教育、教育管理领域多个项目的整体方案设计、政策文件、行动计划、标准的起草工作,具有一定的公共政策的参与能力,能够获得一定的公共政策支持。

在研究基地建设过程中,研究基地与多个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文献共享、资源共享、团队共享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能够获得有利的科研支撑。

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教育理论者、管理者和实践者的协作研究共同体。2012年以来,项目团队建立了101个信息技术支持学校变革的试点学校,掌握了试点学校发展情况,建立了试点学校交流机制,明确了试点学校的试点目的及内容,对试点学校进行过专项培训,各试点学校对后续研究均能提供支持。

在基地成立以来,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荣誉,先后在高等教育出版系列教材30部;发表高质量论文百余篇,其中《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及《现代教育技术》等CSSCI类期刊论文占比较高;主持国家及省部级横向、纵向课题数十项。获批教育部教育司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等等。

通过不断努力辽宁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大面积提高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为建设和完善富有辽宁特色的教育体系提供较大的作用。

基地学科带头人介绍

周传生,1966年出生,安徽省霍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兼任辽宁省教育信息协会主席。1990年7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0年1月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学位。1991年6月到美国工作,1993年3月到新加坡留学与工作,2003年4月回国。2003年9月到现在,曾任职于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和3 2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曾获得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沈阳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名师、沈阳师范大学优秀教师。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奖3等奖1项。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及国际合作项目14项,主编/副主编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分布式组件技术及教育信息化。

基地主要成员介绍

1.李文

李文,1968年出生,吉林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在读博士。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理事。曾获得辽宁省教学名师。沈阳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名师奖。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资源与环境——数字影视技术,教学软件开发,教学资源应用研究等。关注领域: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发展,教育游戏,信息技术与大众传媒。 

近年来,负责主持成立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验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立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1门;获辽宁省资源共享课1门;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的“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多元化建设模式与应用创新”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主持或参与教育部教科规划课题、辽宁省教科规划重大课题多项,论文《基于智能Agent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系统设计》获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

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教学需求视角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Design of a Personalized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Intelligent Agent for E-learning》 (EI检索)等多篇。

2.高铁刚

高铁刚,男,1980年生,博士。2013年开始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学校变革。2006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2篇(19篇CSSCI),主编教材及著作8部,主持科研课题9项,经费70余万元,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研究成果被教育厅等单位采用。

3.荆永君

荆永君, 1979年生,吉林省白山人,1998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先后攻读于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8年获得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有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研究、学习分析、创客教育等。

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部分被SCI、IE索引,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3部,获得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中期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14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

4.颜士刚

颜士刚,男,1973年生,山东枣庄人。教育技术学博士,科技哲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哲学和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工作。2010和2015年,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两部专著《技术的教育价值论》和《教育技术哲学》,2014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技术导论》高校教材一部。

2012年还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一部。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杂志》、《现代教育技术》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2010年以来,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科、辽宁省教科规划等多项科研课题。

2010和2013年,两次获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2014年获沈阳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2016获省第二十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微课组一等奖。

5.李美凤

李美凤,女,1979年生,山东济宁人。曾任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具有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设计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方面的研究。2011年,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论》,2009-2012年,作为丛书副主编,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一套覆盖中小学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指导教材,共33分册,其中12分册被教育部列为“国培计划”优质课程资源。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智慧环境中的课堂交互对学习的影响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工作环境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的影响机制研究》、辽宁省教科规划项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研究》、《基于常规教学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模式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

主持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职前教师教学技能数字化实训系统构建与应用》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作为第二主研人,完成教育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本科四年制)》(起止时间:2012.

12-2015.8)一门,辽宁省精品视频公开课《信息化与学习》一门。2015年获全国优秀教育硕士导师。2014年,作为主要成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获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

6.王凯丽

王凯丽,博士,副教授。 研究专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性化教与学、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0于篇,主编及著作4部,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项目十余项。

获得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结题项目”等奖项十余项。沈阳师范大学“巾帼建功立业标兵”(2016.03.08);沈阳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6.07.01)。

7.王维

清华大学工学学士,文学学士,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 教育技术学硕士,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学设计与技术 博士, PhD,现任职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特长:学习动机、教学反馈、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

现承担全国教科规划“十二五”国家青年基金课题《针对中小学慕课教学的学习分析云平台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主编教材2部,是微软全球精英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教育大数据课程专家、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