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民医院周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提出医疗新模式

2017-06-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今医学进入怪圈:全国各地医院越办越多!医院越办越大,大型医院,特大型医院,超大型医院在中国大地拔地而起!医院高.精.尖先进医疗设备越来越多

当今医学进入怪圈:全国各地医院越办越多!医院越办越大,大型医院,特大型医院,超大型医院在中国大地拔地而起!医院高、精、尖先进医疗设备越来越多,医院病床3000 张,5000张,8000张,10000张,更多!

有的医院一个医院购买CT十几台,彩超几十台!有的医院医务人员数千人,博士生、教授一千多名,甚至更多。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病人越检查越多,病人越诊疗越爆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也成为当前医改的一大难题!

胡大一教授倡导医学新模式为破解医改难题,提高医疗质量,逐渐实现全民健康,走向全民小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胡大一教授认为:

近几年,一批热衷心脏康复的人逐渐推动康复在我国的发展。这一段时间我不断思考,心血管病必须向预防转型,转型是个艰巨的过程,一定要逐步推进。

我认为,得病的患者痛定思痛,对于恢复健康的渴望,改变自己不健康行为的愿望是最强烈的。另外,从康复二级预防作为启动,逐渐向一级预防推进,甚至向全民推动。

一 、医疗不是投入越多效果越好

很多人感到困惑,认为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一定是高成本的,这是一种误区。重要的是如何使用医疗投入费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最后实现广覆盖、高水平。

在英国历史上,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之一除了工业革命就是保存了全民医保。英国支出的医疗费用不足美国的20%,但健康产出远高于美国。古巴同样,通过很低的卫生投入,实现新生儿死亡率、人群健康寿命等健康指标的高产出。

在我国当前的医疗模式下,虽然有着豪华设备,先进药物,但医疗服务水平却不高。投入大、产出低。如果把医疗费用都用在得病上后,用在疾病复发,用在越来越发达的医疗生物技术上,将难以为继,永远不会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满意。

医疗模式应当转变,向预防和康复倾斜,注重疾病的管理,才能减少疾病反复发作,反复住院,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中国的心脏康复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吴英凯院士为代表的一代人是中国心脏康复的开拓者和先驱。当时吴院士对于康复非常重视,第一代人的奋斗后来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演变,在趋利性的引导下发展缓慢。此外,在早期康复当中有个别死亡病例,对于心脏患者运动中的安全性形成很多质疑,也制约了心脏康复的发展。

二 、 康复治疗把患者留在基层

加强分级诊疗,推动基层医院的建设是中国目前医药改革的方向。借此政策,通过县域联盟推广心脏康复。县医院有极大的积极性,因为想留住患者,这与国家的政策也相吻合,也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

开展康复治疗,是基层医院留住患者好的办法,基层医院离患者最近,患者也不愿做完支架后再回大医院,若真正能够把患者管好,患者便愿意留在基层。因此,康复治疗推广的策略是向下推广,希望在整个县级医院有一片天地,再逐步向大医院扩展。

在发动医院的同时,还要发动公众、社会和家庭的参与。

 三、 医疗环境为患者运动康复保驾护航

运动康复的安全性是制约开展心脏康复的原因之一,但这种担心显然多余。心脏康复的获益已得到循证医学证据的广泛支持。心脏运动康复可减少猝死,减少总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反复住院,减少医疗费用,心脏运动康复和支架置入、药物治疗有附加效果,共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命质量。

第一,与健康人相比,运动康复猝死发生情况要增多。但心脏病患者多有心衰,这类患者在运动中猝死发生的总体情况要少于不运动者,但个别患者的死亡不可避免。因此,运动康复是减少死亡的措施。

第二,心脏康复在医疗环境下进行,有救治措施保障。有医生在场,有除颤设备,有监护设备,相对安全。即使发生意外,要比盲目运动有保障。

第三,更重要的是,开展运动前有安全性评估,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范围内的运动量,循序渐进开展。

四、心脏康复是实现精准医学的有效途径

心脏康复走出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它和现代医疗体系的只做支架开药不同,是随访管理的一个过程。心脏康复的“五个处方”体现了新生医学的参与,是全面的管理。

五个处方是个体化的,康复是实现精准医学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心脏康复是量体裁衣,每个处方都经过充分评估,个体化地制定,而非笼统而谈。

此外,康复注重过程,是服务的过程,循序渐进,随时调整。

人们不仅要问:医疗卫生事业的宗旨是什么?究竟是每天门诊xxxxx人?年手朮xxxxx例?医院年收入xxx亿?还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病早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无病早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科学合理善食结构等等)?令人深思! 

胡大一教授还表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烟草依赖等患者以亿计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都以百万千万计,作为其根源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广泛流行。”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国现行的医疗服务体系很为落后,是一种被动式、碎片化的、防治分离、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的困局。医院越办规模越大,毛收入急剧上升,患者人满为患,医生越来越忙,为每个患者看病的时间越来越短,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社会与广大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每况愈下。

不断增加但仍有限的医疗资源都用在了得病以后、疾病复发、急性事件和疾病终末期。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办健康管理、预防、康复/二级预防和慢病管理的"4S店" 。

需要主动提供健康慢病管理服务的专业队伍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医患有效互动,协调好医-患、患-患、医-医3个关系,开展群防群治,打一场符合中国国情的防控慢病的人民战争。”胡大一教授深情地说。

延伸链接:

该图为胡大一教授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和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世界心脏联盟理事、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国际理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介入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脏病学系主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健康协会常务副会长,美国心脏病学院专科会员、欧洲心脏病学学会专科会员,兼任Journal of Clinical Cardiology、Europe heart Journal、Nature Cardiovascular Medicine、《JACC中文版》、BMJ《Heart Asia》、《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医学与哲学》等多种专业杂志总编、主编、国际编委或编委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为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及预防、康复,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心血管疾病预防、康复及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组织、承担并先后完成国内外临床试验、科研课题数十项。

胡大一教授主编主译正式出版专业书籍39本,美国出版3本,参与编著国家教委和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的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统编教材,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30篇。自1989年以来,胡大一教授先后在三所医学院校共培养已毕业硕士研究生82名,博士研究生34名,博士后研究生19名。目前,毕业后的学生在北京及全国各地的心内外科及其相关学科担任着院长、科主任等重要职务。

主持召开大型国际会议20次,中小型会议百余次。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推动我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和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推动全民健康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网记者 张晓奇 特约 李新民 通讯员 高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