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郭润文:全国美展不再是吸引艺术家的唯一舞台

2017-09-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者:从"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展区复评结果"来看,广东的入选作品(33幅)和进京作品(6幅)名次仅次于北京入选58幅,进京14,浙江

记者:从"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展区复评结果"来看,广东的入选作品(33幅)和进京作品(6幅)名次仅次于北京入选58幅,进京14,浙江入选53幅,进京17幅。并均排在第三名。您如何评价这一结果?

郭润文:广东油画不管在专题性油画展还是全国美展油画展,十多年来都排在全国前三。不管在入选率、获奖提名还是获奖率,广东油画在全国一直保持前三名。这是广东油画比较实际的水平。本届美展广东还有一个银奖提名和一个优秀奖提名。

记者:这与广东油画家比较重视参与美展有关?

郭润文:这是其中一方面。广东水平高的中青年油画家人数较多,其作品数量也比较多,在油画展上都有所斩获,这与广东油画实际水平有关系。广东油画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梯队。

记者:广东的油画创作力量比较雄厚,水平也较高,但却只有一届获得过金奖,您会认为广东油画家在表达思想方面有所欠缺吗?

郭润文:我认为这倒不至于,各有各的长处。并不是说得了金奖的作品就是各方面都是好的,只能说得奖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

谈主题

评选以美展主旋律为标准

记者:您作为全国美展评委之一,能否谈一下油画的评审标准?

郭润文:评审没有绝对的标准,历届全国美展都有一个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全国美展的基调,在评奖的时候作品的题目是否符合主旋律是一个标准。从我个人做评委的角度上看的话,绘画本体的好坏也是一个标准。

记者:那您指的"画得好"的前提是写实的或是具象的吗?

郭润文:写实只是一个方面,评委的组成是比较丰富的,有画表现的、写实的还有抽象的,具象的比较多。评委看的作品多,不管什么风格的画,好坏也是分得出来的。在看画的时候,每个评委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评判。

记者:但为何从历届全国美展获奖的作品来看,大多都是写实的?

郭润文:因为每届展览都有一个主旋律,评奖的时候以主旋律为标准,讨论当时的形式、问题、主旋律等。那体现主旋律最清楚的当然是写实的作品。其他表现节奏、色彩变化等作品的形式,难以说明问题,不能表现态度,就是缺乏叙事性,所以一般较少能提名金奖。

谈展览

展览众多,很多艺术家不挤全国美展"独木桥"

记者:那您觉得这届提名金奖的《桥上的风景》这幅作品是怎样体现主旋律"中国梦"的?

郭润文: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暗示,它表现中国的知识分子所经历的往事,以此表达中国艺术家对艺术、文化的一种态度。表达了历史上中国艺术家的梦想,就是中国艺术、东方艺术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也是中国梦。我们看待"中国梦"不能图解它,我认为比喻、象征、暗示等手法都可以表现出"中国梦"。《桥上的风景》之所以提名金奖一是因为画得好;二是它反映的内涵比较深刻,比较符合我们所需要的主旋律。

记者:目前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一方面不少专家多次感慨,全国美展参展对象多以青年人为主,几乎成了青年画展;但另一方面,有一位早已成名的80多岁的老年画家积极参加了这一届的展览,也遭到不少人质疑其占了美展名额。您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

郭润文:一方面,老年艺术家积极参展的心态、精神值得我们钦佩。但我认为,他们并不会给青年艺术家造成不利。因为老年艺术家发挥比较稳定,作品较为成熟,大多老年人的(参展)作品倾向于小品,比较随意,这些作品在全国美展一般比较难获奖。目前这几届,老年艺术家作品获奖很少。主要奖项还是集中在中青年艺术家。

至于"几乎成了青年画展"的观点,其实不少老年艺术家都会认为年纪大了,全国美展已不是他们的舞台,比如这一届50岁以上的艺术家比上一届少了许多。他们在这个年龄里,不太愿意专门为了全国美展而创作,一般会拿自己较好的作品送展,比起专为美展而准备的作品,会显得小品、随意一些。

另外,大部分老年艺术家积累了较多作品,到了应该搞个展的年纪,因而选择不参加这种单独比赛性质的展览也是正常。而且一些老年艺术家年轻时屡次获奖,该拿的奖也拿了,再去获奖也没多大意思,还不如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对于年轻人而言,参加全国美展显得比较重要,能够在这个展览获得奖项,会为自己的艺术道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青年艺术家会积极踊跃参与全国美展。而且历届青年艺术家均占多数,当年罗中立、韦尔申等参展的时候,不也是很年轻吗?据我观察,历届的金奖得主都是年轻人,从来没有过一位六十岁以上的艺术家获金奖。

再说,目前全国美展已经不是唯一能吸引艺术家参与的展览形式了。如今相较过去,展览除了全国美展和专题展览外,还有策展人办的展览、画廊的展览等,展览样式与方式很多,许多艺术家参展途径多样化,许多艺术家倾向于参加邀请展、专题展、商业展等,因而不像以前那么踊跃参加全国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