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做媒婆的经历

2018-0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时候看<花为媒>.印象最深的就是二媒婆出场时的两句道白:"天无媒不配,地无媒不婚."于是觉得媒婆很神圣,甚至萌生了长大后做媒婆的理想.后来才知道做媒婆的都是女人,而且媒婆的名声也不大好,于是这个理想就慢慢淡忘了. 不料,多年之后我还真的有机会做起了媒婆. 那时我在一座工厂的化验室工作.有一天,我早先的一位同事打电话来,问我们这里有没有未婚的小伙子,她急于为她的小姑子介绍个对象.我说没有,我们这里男士很少的,年轻的男士就更少,未婚的年轻男士更是没有,再说我也不管这些事.但她

小时候看《花为媒》。印象最深的就是二媒婆出场时的两句道白:“天无媒不配,地无媒不婚。”于是觉得媒婆很神圣,甚至萌生了长大后做媒婆的理想。后来才知道做媒婆的都是女人,而且媒婆的名声也不大好,于是这个理想就慢慢淡忘了。

不料,多年之后我还真的有机会做起了媒婆。

那时我在一座工厂的化验室工作。有一天,我早先的一位同事打电话来,问我们这里有没有未婚的小伙子,她急于为她的小姑子介绍个对象。我说没有,我们这里男士很少的,年轻的男士就更少,未婚的年轻男士更是没有,再说我也不管这些事。但她坚持要我帮忙留意,说事成之后必有重谢。我万般推脱不掉,只好说一定替她留意——当然只是敷衍她罢了。

谁知我们通话的内容早被人听去了。我刚放下电话,就有一位老同志喊我过去,要我替他年近三十的儿子做媒。老同志发话,我怎好推诿?只好答应下来。事情办得竟异常顺利,双方约定当晚就见面。

晚饭后,我带了这姑嫂二人到了老同志家里。相互介绍之后,一对年轻人到卧室去做深入的了解,客厅只剩下我、男方的父母和女方的嫂子。他们双方很投缘,很快就谈到了许多实质性的问题。原来这女孩是个军人,马上要退伍,按规定应当回原籍安排工作。但她老家那里条件不大好,因此希望能在哥嫂这里落户。她家已经开出了一系列的假证明,说她父母最近双双亡故,家里连房子也没有了,只好跟随哥嫂过活。她现在急于在我们这里找个对象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我以为男方的父亲听了会不高兴,谁知他反而很热心,说自己在许多部门都有熟人,可以帮着办这件事情。最坏的结果是自己提前退休:当时厂里的政策,工人提前退休可以解决一名近亲属的工作。

真没想到做媒竟然这样简单,我几乎没有操一点心,他们就在两个月后就闪电结婚了。由于我为厂里解决了一个大龄青年的终身大事,因此工会还给我颁发了“红娘”奖——80元钱。这钱当然并没有到我手里,而是被同事们拿去买了冰棍儿。她们一边吃着冰棍,一般都愤愤地诉说自己做媒多么努力,成功率却是多么地低,不像我这样运气好……

后来我离开了那座工厂。等我再听到他们的消息时,他们已经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