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少华死亡因病 超9成上海人因慢性病死亡 控制超重等六大因素可预防

2018-03-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九成以上上海人因慢性病死亡,如能控制锻炼不足.吸烟.血压.胆固醇.肥胖.空腹血糖等六大因素指标,将会减少100万人死亡,使因慢性病早死的概率

九成以上上海人因慢性病死亡,如能控制锻炼不足、吸烟、血压、胆固醇、肥胖、空腹血糖等六大因素指标,将会减少100万人死亡,使因慢性病早死的概率降低三成以上。日前举行的以“让慢性病发病慢下来”为主题的“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33届解放健康讲坛”上相关医学专家透露了上述信息。

“目前86%的国民死亡原因正是慢性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说,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慢性病也在增加。

刘远立表示,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发病有四大因素,包括遗传、环境、行为和健康服务,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类的行为。由于人们的行为可以改变,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慢性病可控可防。比如我国由于吸烟造成的疾病死亡人数每年达100万人以上,吸烟人群比不吸烟人群死亡率高2.5倍,过度饮酒造成的伤亡、疾病、脂肪肝也非常多,这些都需要在生活方式上进行改变。“健康不仅是不生病,更是心理和精神的完好状态。” 刘远立同时提醒市民。

图说:专家表示,控制危险因素,可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死亡。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院长吴凡介绍,截止去年年底,全上海男女的平均期望寿命是83.16岁,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在2030年的指标中,健康期望寿命目标却只有72岁。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的不同,主要是因为慢性病打了折扣。

比如1980年,全国35岁以上患糖尿病仅0.8%人群,如今已达12.3%;在上海,这一数字则高达17.6%。吴凡透露,2016年,上海居民因慢性病死亡占全死因的比例已高达91%。

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研,上海居民中,与常见慢性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过量饮酒、食用蔬菜水果不足、食用乳制品不足、食用红肉类过量、食用食盐过量、食用油脂过量、身体活动不足、超重、肥胖等。

吴凡透露,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的“2030慢性病早死概率预测研究”显示,至2030年,如能控制六类危险因素,将可大幅度降低我国居民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这四类最常见的慢性病。

这六类因素包括:如锻炼不足率降低10%,可望减少死亡人口0.8万;吸烟率降低30% ,可望减少死亡人口32.6万;血压降低25%,可望减少死亡人口超56万;胆固醇降低20% ,可望减少死亡人口5.3万; BMI(肥胖)停止上升,可望减少死亡人口9.6万;空腹血糖停止上升,可望减少死亡人口5.7万。如能控制上述所有指标,预计将会减少100万人死亡,使因慢性病早死的概率降低三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