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洁仪为什么会被淘汰

2017-11-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洁仪的走,恐怕对很多观众而言也或同洪涛和韩红一样觉得"遗憾",觉得"可惜".而这一切的原由都源于不甚公正的现场500名观众的所谓"民意"定生死的赛制局限. 昨晚<我是歌手>第三季第二场的淘汰塞最后演绎了一场十分悲情的告别戏:导演洪涛竟然也哭了,韩红更是对着镜头喊出"我不要其他歌手加入"的绝话,陈洁仪自己也说,自己以前从来不喜欢在观众面前哭,这次被大家感染了-- 我们不怀疑<我是歌手>有史以来始终在走着

陈洁仪的走,恐怕对很多观众而言也或同洪涛和韩红一样觉得“遗憾”,觉得“可惜”。而这一切的原由都源于不甚公正的现场500名观众的所谓“民意”定生死的赛制局限。

昨晚《我是歌手》第三季第二场的淘汰塞最后演绎了一场十分悲情的告别戏:导演洪涛竟然也哭了,韩红更是对着镜头喊出“我不要其他歌手加入”的绝话,陈洁仪自己也说,自己以前从来不喜欢在观众面前哭,这次被大家感染了……

我们不怀疑《我是歌手》有史以来始终在走着竭尽煽情甚至到做作地步的路线,甚至从第一场下来,陈洁仪最先的命运几乎已经不能逆转,但是,陈洁仪的走,恐怕对很多观众而言也或同洪涛和韩红一样觉得“遗憾”,觉得“可惜”。而这一切的原由都源于不甚公正的现场500名观众的所谓“民意”定生死的赛制局限。

那么它的局限在哪里?我想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代表性局限。我不知道这500人是怎么产生的。与张靓颖比,陈洁仪缺少新生代歌迷的支持率,与韩红孙楠这样大量的老牌歌手比,陈洁仪又明显缺少知晓度。尽管第一场首次现身的陈洁仪得到了韩红的高度夸赞,导演洪涛也一再表达对陈洁仪的好感和敬重,但是毕竟,陈洁仪可能更大的程度只局限在某一代人的美好记忆里,她陪过他们成长。所以,听她的歌,对这样的一群人的感受才会如此的不同。

其次,现场性局限。古巨基说,她真的是一位好歌手,但是可能她不适合比赛型的场合;洪涛认为,这一定是歌曲风格的问题,而不是歌手本身。两个人的评论我都有一定程度的同意,但似乎觉得又不完全是。更重要的因素是现场群情中个人情绪的被集体化。

理性容易被感性淹没的现场感染。当然,不是所有轻唱慢吟的歌就必然不适合比赛,比赛上慢歌、走心的歌脱引而出的多的是。比如第一季中国好歌曲的冠军歌曲霍尊的《卷珠帘》。人家评委可是默默静了心在听歌。但是芒果台的现场,要多嗨有多嗨,不嗨死不成活。

再次,标准性局限。到底什么是好歌手?大家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唱得好固然是评价好歌手的重要指标,但是究竟唱到如何算是好?显然又是一个更没有标准可衡量的东西,尤其是对于非专业的观众而言。有人那么喜欢凤凰传奇,而我每次路经“广场舞”,听到最炫民族风,我就吃不消。现在又开始特烦什么小苹果。因为投票没有对歌手选择的明确性标准,完全有每一个观众自由心证,那么选出奇奇怪怪的结果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我有票,第二期第二场的票我会给:胡彦斌,韩红,陈洁仪。首选胡彦斌,是因为他那一首《一言难尽》改编得实在太好了,胡彦斌历来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歌手,好歌手当然应该所采多艺。我之所以没有投给昨晚的张靓颖,不是我认为张靓颖没实力,恰恰相反,她是超女中我惟一看好的。

我甚至认为她会是本期好歌手的最强有力的冠军竞争对手。但是昨晚她的《饿狼传说》实在是难听,首先是粤语吐词特别扭,而且那样不予控制的爆发力,也许现场感特好,但是回过头来你在回放了听,很闹心的。相反,你一个人的时候,打开电脑,静静地听陈洁仪,却不难发现,那才是一种音乐的享受。

所以说,民意这种东西,其局限性十分明显,而且不稳定。只要某一个影响因素一变化,民意的风向可以马上转向。这样的教训不一而足。如果民意仅限于一场歌赛上,其影响也不过是一个歌手的黯然泪别,但是如果把这种不客观的民意用于一个人罪或者非罪乃至生死选择上,那是很可怕的一种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