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神华佗是什么年代的 揭其究竟为谁所杀

2018-03-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华佗字元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

华佗字元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中  文  名:华佗

别  称:华旉

字  号:元化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族群:汉人

出  生  地:沛国谯县

出生时间:约公元145年(汉永嘉元年)

去世时间: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主要作品:《青囊经》(已佚)

主要成就:外科鼻祖,发明麻沸散、五禽戏

华佗又叫华旉,字元化。他是东汉时期沛国人,当时最为著名的医学家。他和张仲景,董奉被人们称为“建安三神医”。年轻的时候曾经遍访名医学习医术,学成之后专门为穷人治病。他的足迹遍及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华佗医术精湛而且非常全面,最擅长外科,被人们称为外科圣手。此外华佗还非常擅长内科,儿科和针灸。当然他也精通做手术,他是第一个发明手术的人,比西方手术早了一千多年。

华佗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贡献非常大,他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药的人,比西方的麻醉剂早了一千六百多年。他还发明了手术,华佗精通于各种大小手术,为人们治愈了许多疾病。此外他还编创了一套强身健体的体操,那就是“五禽戏”,华佗的五禽戏主要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能达到通络活血,预防疾病的功效,对于增强人们体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华佗最后被曹操抓进牢中,严刑拷打致死。

根据资料记载华佗的出生日期大约是公元145年,死于公元 208年。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东汉末年,所以可以确定他是东汉末期的人。其次根据小说《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他曾经为关羽刮骨疗毒,治好了关公的胳膊。最后他准备为曹操治头痛病,却被疑心很重的曹操下了监狱,最后惨死狱中。从这里我们也就知道了,华佗是东汉末期人。

虽然是小说里面的情节,但作为历史演义,人物生活的年代还是有一定的可信程度的。华佗喜欢研究前代的医学典籍,浏览广泛,而且他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为后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不慕名利,为人们治疗疾病的精神在后来历代被视为医生所具有的医德之一,从古至今人们对他都是敬仰不已。

根据史料的记载,华佗出生地在沛国谯县,所以我们就明白了,华佗是沛国谯县人,那么沛国谯县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根据历代地理学者和历史学者的考证,东汉末年的沛国谯县在今天的安徽毫州豪县境内,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华佗是安徽毫州人。华佗年轻时就是在家乡毫州学医的,他跟随师傅学习了很多年医学,最后终于学业有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他出师之后并没有立即开业治病,更没有骄傲,而是继续虚心学习,遍访各地名师学习药理,另外一边帮助穷人,给他们看病。他走遍了很多地方终于学得了一身精湛的医术。但他所著的医书大都亡佚了,只有半部手抄本的《青囊经》流传下来。今天在华佗故乡安徽毫州,华佗庙、华佗祠、华佗纪念馆依然是香火鼎盛,可见当地人们对他是非常推崇的。

首先华佗在做一些手术的时候,发现病人很难忍受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于是便发明了麻沸散。根据相关史料记载,麻沸散是由万桃花、醉心花、天南星、当归、川芎等药材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但具体药方早已经亡佚了。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全身麻醉要,比西方的麻醉药剂要早一千六百多年。

既然麻沸散是为了做手术用的,那么当然华佗也会做手术,而且手术就是他发明的。远在东汉末年华佗就能做各种手术了,这比西方要早了一千多年。此外他还发明了我们熟知的五禽戏,五禽戏具有前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功效。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原本的华佗五禽戏已经遗失了。但经过后来医者的总结和编纂,五禽戏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并被人们所喜爱。

说到华佗医书,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人物,那就是曹操。我们都知道晚年的曹操将神医华佗关进了牢里,华佗被关进狱中之后自知出不去了,于是便把他毕生写成的医书交给了狱卒,对他说这是我毕生的心血,你拿着它一定会有用的,可以用它来救治生病的人们。然而那个狱卒胆小怕事,怕连累到自己,就把华佗给他的医书烧掉了。据说华佗医书有一本叫作《青囊经》,这部典籍得以流传下来,但仅仅只是半部手抄本。

虽然华佗的医书大都被焚毁了,但是他的一些成就还是传下来了,比如“麻沸散”和“五禽戏”他的医学思想也没有完全消亡,尤其是对于中药方面的研究。虽然华佗医书大部分都已经失传了,但华佗对于对于历代医学界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关于他的医书偏方的探索和研究从未间断,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人们对于医学问题的认识,也直接促进了我国中医学的发展,在今天华佗更多的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动力以及对医学的高度热情。

五禽戏是华佗根据中医学原理加上自己长期对各种动物的观察而编创的,主要是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平时的动作,以达到通络活血,增强体质的目的。华佗五禽戏主要是模仿老虎用爪子扑和站立吼叫,模仿鹿伸转头部和脖子,模仿熊直立攀爬以及呼吸喘气,还有就是模仿猿的跳跃,模仿鸟儿展翅高飞。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把鸟兽都统称为禽,所以这套体操才被称为“五禽戏”。

经常做华佗五禽戏可以使我们的手脚更加灵活,血液流畅,还能预防许多疾病,所以这也就是五禽戏被历代养生者一直喜爱的重要原因。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华佗五禽戏和他的医书一起慢慢遗失了大部分,但经过人们的创新和发扬,它依然被历代人们传承着。华佗五禽戏如今已经被国务院列入了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五禽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至今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仍然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据说华佗还在蔡医生处学医时,有一次,邻居家李寡妇的儿子跑到河里洗澡溺水了,李寡妇慌忙找来了蔡医生。蔡医生看到这个孩子眼睛紧闭一动不动,肚子也被水胀的圆鼓鼓的,便叹了口气说到:“这孩子恐怕救不过来了啊。”此时华佗跑过来摸了摸那个孩子的脉搏,然后小声对蔡师傅说到:“孩子可能还有救。”蔡医生和众人都不相信。于是华佗让人牵了一头牛过来,然后把那个孩子伏在牛背上,颠簸了一回来,孩子嘴里吐出了一些水。然后他又把孩子放平,挤压他的肚子。

过了十几分钟后,那个孩子居然开始喘气了,慢慢睁开了眼睛。华佗又给开了几剂药,就把那孩子给治好了。之后华佗起死回生的消息不胫而走,蔡医生非常羞愧的对华佗说:“你的医术已经胜过我了,我也没有什么在可以教你的了,你可以去给人治病了。”华佗出师后,没有立即开业治病。而是继续到处遍访名师,学习医理积累经验。从这个故事我们一方面看到华佗医术精湛,比起师傅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华佗那种永不自满,谦虚好学的高贵品质。

华佗治病出自于《三国志》中的《华佗巧治郡守病》。据书中记载,有一位郡守生病了请求华佗为他医治,当华佗来到他家之后,他并没有仔细为病人诊病,却要了很多钱财,什么都没做呆了不一会就走了,走之前只留下一封信。当郡守打开这封信后愤怒不已,信中全是咒骂他的话语,气急攻心,连忙派人捉拿华佗。此举被郡守的儿子知道后,连忙加以阻拦,郡守则更加愤怒,然后吐出一口黑血,但是病却痊愈了。

这就是华佗巧治郡守病的故事。华佗一生淡泊名利,没有利用自己的医术为他换来名誉和地位。他为曹操治疗头痛,出自一个医者的仁心。但是他不愿为曹操一人所用,最后惨遭毒手,并且生前的典籍也无人继承,只能悉数烧完,实为我国医学界的一大憾事。在那个年代,华佗已经有了高超的医术,可见其不愧“神医”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