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毒枭是谁 中国头号毒枭刘招华黑白面

2018-0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雷阮玲的印象中,刘招华是一个"好同志",至少在工作上表现不错.当时全院一共才22个人,法警有3个,而专职的法警仅刘招华一人."他的个子有点

在雷阮玲的印象中,刘招华是一个"好同志",至少在工作上表现不错。当时全院一共才22个人,法警有3个,而专职的法警仅刘招华一人。"他的个子有点高,当兵出身,人看上去比较敦实帅气,也很有正气,在法庭上能够给犯罪嫌疑人一种威慑感。当时我们以为他没有结婚,有人还想给他介绍对象。"

据悉,由于工作方面的良好表现,1990年刘招华被评为福安法院先进工作者;1991年,福安所在的宁德地区开展法院系统执行大会战,刘招华在执行工作中表现出色,还被记立三等功。"要是他在法院好好干,肯定有一个不错的前途。"钟石龙至今仍觉得惋惜。

尽管工作表现不错,工资也不低。但刘招华似乎对法警工作还是有点不满,尤其是待遇方面。钟石龙回忆,刘招华当时抱怨过几次,法院工作工资太低,没有什么意思。

"他那时候回赛岐,也跟我们这帮朋友说过,法院那边钱还是少了点,有机会一定要自己干。"刘卫民说。

1991年,福安市由于大搞招商引资,需要很多人手。于是市委、市政府就从组织部管辖的各单位抽调干部去集中搞项目。也就在这时候,"聪明、工作积极"的刘招华被市领导看中,作为福安人民法院唯一的干部被抽调上去,从此便事实上离开了法院。

招商引资结识台湾人

从被抽调搞招商引资开始,刘招华的行踪逐步淡出同事、领导、亲友的视野,变得比较神秘。"和生意人接触密切,估计他的思想转变很大。"

至少在法院的领导和同事眼中,刘招华的转变开始于招商引资期间。

福安市人民法院政工科主任雷阮玲回忆,刘招华被抽调后,偶尔也会来法院,讲一些外面的事情。据刘自己说,招商引资主要就是陪领导和各种各样的商人打交道,有新加坡人、台湾人、香港人。"记得他有一次跟我说,最近和菲律宾人在谈纤维布的项目,具体是什么我们也不清楚。"

至于刘招华被抽调的原因,雷阮玲认为是他脑子活络、在社会上的人脉多,"好像和台湾人的来往比较密切。据说他在平潭当兵的时候认识了一些台湾人。"

刘招华被抽调后,钟石龙和他的接触就非常少了。但是有一次他惊讶地发现,刘招华竟然开了一辆皇冠轿车。而且刘告诉钟,这样的车他一共搞了3辆,都是靠招商引资引来的。钟明显地感到,此时的刘招华钱一下子多起来了,每次回法院坐坐,也总会讲一些在外面如何发财的事情。

后来,刘又告诉钟,他已经在赛岐盖了别墅,准备搞发展。至于具体做什么,刘没有透露。

"刘招华在外面认识的社会朋友多,和生意人接触密切。估计这个阶段他的思想转变很大。"钟石龙推测。

记者试图了解刘招华到底在招商引资阶段干了什么,但时过境迁,当时直接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福安市委书记何团经已经去世,其他人表示并不知情。

12月8日,福安市外经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他不太清楚那时招商引资的具体情况,"不过当时的确有过一阵子热潮,来福安的各地客商包括台湾人不少。福安的电机产业,就是在那时候得到发展的。"

刘月清也不清楚弟弟抽调到市里后到底干了些什么,她只记得弟弟回来有时候会说最近和哪里哪里的客商谈项目去了。

正是在这个阶段,刘招华有机会接触到了外面花花世界的许多人和事。

1994年,福安市委组织部通知法院,刘招华的抽调工作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可以回法院上班。

"我们好几次催他回来,可他每次都说有事回不来。最后法院开了一次党组会,决定如果再不回来,就准备开除他。"钟说。

对于法院的最后通牒,刘招华依然置之不理。他以"市里领导同意的"为理由,又拖延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发现他在撒谎。于是电话、书面通知了他好几次。当时的高良武院长给刘招华两条路,一是马上回法院上班,二是干脆辞职。刘和高院长吵了一架,就正式辞职了。"

从此以后,钟石龙以及其他法院的同事们再也没有见过刘招华。

记者想通过查阅刘招华的档案从侧面了解他的转变轨迹。12月8日,福安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的陈科长告诉记者,刘招华1994年辞职的时候,档案等相关材料就被转到市人才中心。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大量的旧档案中找了一段时间后说,估计是好久没有交保管费而被处理掉了。

可以肯定的是,从被抽调搞招商引资开始,刘招华的行踪逐步淡出同事、领导、亲友的视野,变得比较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