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侯京健介绍 莱芜籍演员侯京健剧中再现伟人风采

2019-06-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侯京健,1985年4月2日出生于莱芜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7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反腐风云录>,从而正式出道.2013年,在献礼剧<毛泽东>中饰演青年毛泽东.此后又陆续拍摄了<省港大营救><大猫儿追爱记><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胭脂><御姐归来>等作品.演员侯京健介绍 莱芜籍演员侯京健剧中再现伟人风采●核心提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到来之际,7月29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电视剧<秋

侯京健,1985年4月2日出生于莱芜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7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反腐风云录》,从而正式出道。2013年,在献礼剧《毛泽东》中饰演青年毛泽东。此后又陆续拍摄了《省港大营救》《大猫儿追爱记》《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胭脂》《御姐归来》等作品。

演员侯京健介绍 莱芜籍演员侯京健剧中再现伟人风采

●核心提示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到来之际,7月29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电视剧《秋收起义》中饰演青年毛泽东的莱芜籍演员侯京健。该剧为中宣部、湖南省宣传部、湖南卫视、和光传媒等联合出品的纪念建军 90周年的大型红色青春史诗献礼片,讲述了毛泽东同志等革命先驱在热血激昂的青年时期,带领革命队伍毅然反抗黑暗现实,在逆境中建设一支由党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点燃中国革命希望之火的革命史诗。

演员侯京健介绍 莱芜籍演员侯京健剧中再现伟人风采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是1927年毛泽东写的一首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电视剧《秋收起义》就展示了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经艰难困苦创建中国工农革命军,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和建立一支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壮丽画卷。作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献礼剧,剧中伟人毛泽东是由莱芜籍演员侯京健扮演。7月29日,侯京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了拍摄期间的故事和对这部电视剧的认识、感受。

演员侯京健介绍 莱芜籍演员侯京健剧中再现伟人风采

再次饰演青年毛泽东 体会更深、责任更大

早在电视剧《铁肩担道义》和《毛泽东》中,侯京健就成功地扮演过毛泽东,并得到了多方好评,此次是侯京健第三次扮演毛主席的角色。侯京健表示,相对于前两次,这次扮演的更“具体”了。“这次是集中拍摄了一个阶段的历史,要求定位更加准确,尤其对于人物把握更加细微具体,容不得半点忽略。

包括这部电视剧主打的是青春主旋律,怎样把当代朝气和重大历史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对重大题材的方向不偏航,又要对当代年轻观众不远离,对‘度’的把握难度可想而知。”

拍摄中国历史重大转折点纪念日的工作,被领导、观众给予厚望。面对这种莫大的荣幸与压力,侯京健坦言:“拍摄这类作品首先感到责任重大,它不同于任何商业剧,除了艺术追求外,还要有更多的历史责任和教育意义。自己表现的好坏,不仅是艺术上遗憾,更是对待历史和当下何去何从的指引,因此在拍摄上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为了更好地展现伟人风采,侯京健在前期准备和拍摄期间反复和导演、演员研究剧本,还研读了大量资料。他说:“一个绝对主角的责任和气质就是一整部戏的气质和成败,欣慰的是,成片出来后,我受了重大题材办领导的表扬,导演和制作方的认可。”他也特别希望这部电视剧播出后,不仅全国观众们能有一个好的评价和收视率,更希望当代青年人能从中吸取到满满的“正能量”。

高烧39度坚持拍摄 一场戏连拍20个小时

谈到拍摄期间印象深刻的故事,侯京健表示,整个团队几百人,连续拍摄几个月,每时每刻都在拼搏中,印象深刻的“点滴”非常多。由于大量的戏份拍摄时正值南方潮湿的冬季,在一场挖战壕的戏里,为了更好地展示主席和战士们一起准备防御工事。

侯京健脱掉外套、卷起袖子,拿着铁锹提前干了很长时间,因为冬天不易出汗,他要求化妆师喷得身体和满脸的汗,“拍这场戏时恰逢天冷风大,但既然是拿铁锹干活,就一定要有真干活的样子,尽可能还原毛主席当时的场景。”

拍完挖防御工事这场戏,当天晚上侯京健便开始发烧,接连三天都在39度以上。拍戏任务不容休息,侯京健一直靠吃退烧药、喝姜汤坚持着。虽然对高强度的拍摄早已习以为常,但那场戏还是令他难忘,他回忆说:“那段日子,跑来跑去,一场戏下来,真是冰火两重天。”

“三湾改编”标志着工农革命军的新生,在我军的建军史上具有深远而伟大的意义。侯京健告诉记者,在这场戏中,上万字的台词,要表达的游刃有余,而且同场戏的演员就有几十名。“作为男一号此时要有担当,负起责任,我们在一间不是很大的小房间连续拍摄了近20个小时。

”拍完后,侯京健因为长时间缺氧呕吐了,全身惨白。“每一个镜头都是认真完成,靠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革命先辈传下来的精神。世上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只要你肯付出,胜利永远就在你的前方!”侯京健说。

希望当代年轻人不忘初心,继续艰苦奋斗

《秋收起义》讲述的正是一群满怀理想与信念的年轻将士如何在波澜壮阔的烽火年代为信仰而奋斗的故事。谈起这部剧的教育意义,侯京健说,重温那段具有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更让我们缅怀先烈的付出。这部电视剧就是要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不忘初心,继续艰苦奋斗。同时告诉我们,90年前的“年轻人”为了他们的革命抱负,为了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所做出的牺牲,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今年也是莱芜战役胜利七十周年,作为从莱芜走出去的演员,侯京健对家乡有着肺腑之言和更多的期待。侯京健说,我们山东、我们莱芜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那时的老区人民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粮出粮,莱芜战役的胜利是永远值得颂扬的,希望家乡人继续秉承老区牺牲自己、踏实肯干的作风,为国家富强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独家专访侯京健

愿为家乡发展尽绵薄之力

《秋收起义》上映前夕,侯京健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交谈中他提到,这些年他所参加的,中宣部、湖南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宣传部的作品曾拿过“五个一工程奖”,非常期待今后可以为山东为家乡莱芜拿一次奖。其实作为莱芜籍演员,2016年侯京健为家乡义务拍摄了一部“济莱合作区”的宣传片,2005年为家乡拍摄了第一部电影《棋山传奇》。

期待一部比一部拍得有进步

记者:自从踏上演艺之路,您最为满意的作品有哪些?

侯京健:俗话常说,艺术总是有遗憾的。随着经历的丰富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如今再看以前的作品,总有一种美中不足的感觉。说实话,我没有最满意的作品,如果强行说一点可以沾沾自喜的话,就是我拍的每一部作品,都很认真踏实,力求精益求精,决不把遗憾放在没努力之中。所以,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永远保持这种态度,一部比一部拍得有进步,一部比一部拍得更认真,至于拍的如何还是留给观众们去评判吧。

不断要求自己努力学习

记者:您现在比较年轻就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了如此成就,在成长的道路上您有何体会和感想?

侯京健:在同行之中也许我是比较幸运的,也可以说是幸福的。三十出头的自己,可以有幸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庆幸自己一路上遇到了好多恩施,这种恩施不是机会和金钱的慰藉,而是一路上总有人给我正能量,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之中一直点拨我。俗话说,演戏先做人。只有不断地要求自己努力、勤学、刻苦,永无止境地学习,才有可能在自己的领域中站稳站实,赢得一席之地。

档期满满 传递的都是正能量

记者:近期,您还将拍摄哪些作品?简单介绍一下您接拍的这些作品情况。

侯京健:继《秋收起义》之后我又接拍了中央党校、全国妇联于明年3月8日上映的一部献礼片,是和胡静一起主演的纪念向警予的电视剧《向警予》,这两天刚刚杀青。进入9月,马上要拍摄中宣部和江西省委宣传部为响应中央提出的“重走寻乌之路”的电视剧《毛泽东寻乌调查》。

而进入12月,我还要参演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的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明年有可能还会接拍电视剧《四渡赤水》等,其中还可能会拍摄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一部电视剧,可以说工作任务比较繁重。

愿尽自己所能回馈家乡

记者:作为一名莱芜市政协委员,您对莱芜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和思考?

侯京健:2016年我有幸成为了莱芜市政协委员,今年“两会”是我第二次参加,恰巧也是《秋收起义》拍摄最繁忙的时间。我向剧组请了三天假,全程参加了会议,并且认真地做了对家乡文化发展的提案和意见。

山东从古至今就是个文化大省。莱芜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淳朴厚重,如何更高效地运用这些资源,就需要更加重视文化的宣传,除了雪野湖的秀丽可融入影视拍摄,还要鼓励家乡文化人才走出去,邀请外地的专家多来走走看看。

尤其从娃娃抓起,我们的学生学习负担重,一心就是学习成绩高才是出路,甚至上学期间如果耽误了补习文化课,去参加了艺术培训课,就是不务正业。可曾知,真正培养孩子的乐趣和发散能力才是提高综合素质的硬道理。对此,我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一些具体想法和建议。总之,我愿继续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家乡发展,做好这个“儿子”应该做的一切,永远骄傲地和别人说,我们的老家、我们“母亲”是莱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