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的成语 马识途寄语本报:坚持办老百姓看的报纸

2017-12-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阅读改变生活.华西都市报十八华诞之际,名人们纷纷寄语本报:"希望你们越来越好,要多发出代表老百姓立场的声音."马识途"期待华西都市报继续引领

阅读改变生活。华西都市报十八华诞之际,名人们纷纷寄语本报:

“希望你们越来越好,要多发出代表老百姓立场的声音。”

马识途“期待华西都市报继续引领辉煌,成为超百年历史的大报。”

麦家

今年99岁的马识途每天7点过起床,然后就是洗漱、锻炼、吃药、用膳,约莫9点过,马老会在他的书房里看两个小时报纸。马老家订了10多份报纸,但他每天必看的只有三张,它们分别是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华西都市报,这个习惯马老已经坚持了整整18年。18年,马老看着华西都市报长大成人。

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刊时,马老还任职四川省人大副主任。他说:“创刊前,我曾说过,要办贴近人民生活的报纸。当时在全国,华西都市报是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后,马识途几次参与报社的内部讨论,建言献策。

昨日,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精神很好的马老说:“像华西都市报这样办老百姓看的报纸很需要。报纸为老百姓说话很重要。”马老表示,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家都市报,而且坚持了18年,这点非常难得。“你们当初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打破了很多正统大报的观念,我很欣赏!”

华西都市报创刊 18 年来,马老多次参与本报发起的公益活动。2000年,本报千禧年特刊,马老挥毫写下楹联赠予本报;2003年,巴金百岁华诞,马老专门写下贺寿辞委托本报特派记者转交巴老在上海的家人;2004年华西都市报展开关于锦江定名的大讨论,马老专门把自己的倡议书信《叫锦江不叫府南河》投书本报。

马老认为,现在的华西都市报很好看,他每天最喜欢看的内容就是国际国内新闻、文化新闻和评论版。他说:“关心国家大事就要读国际国内,文化是我的老本行,所以这方面的新闻我爱读,难能可贵的是你们还有很大的版面刊登评论,很多评论文章的观点我特别认同,而且你们报纸的评论员水平很高。办评论版是最不容易的,因为很难带来经济效益,但体现出了一张报纸的风范,评论不应该是歌功颂德的文章。”

华西都市报的调查新闻也是马老的心头好。“这种新闻写得很精彩,像小说一样有生动的现场感,而且我很喜欢你们一追到底的风格,你们常常会追踪、调查一个事件,甚至参与到一个问题的解决中。这已经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参与,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

马老说,华西都市报和群众休戚相关,所以大家愿意读。对于华西都市报18年的成长,马老也有很多寄语:“希望你们越来越好,要多发出代表老百姓立场的声音。同时要坚决抵制虚假报道,一定要坚持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