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钧儒夫人 此情誓古终:沈钧儒与妻子张象徵的笃守之恋

2018-08-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沈钧儒身处中国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漩涡中,虽然接受西方立宪民主的政治理念,但在修身治家上依旧承继了传统的观念,尤其在与妻子张象徵40年的夫妻生活中,更昭显出沈钧儒谦谦君子的风度与涵养.他忠贞爱情,不离不弃,甚至在妻子离世后依然守影如身,独自在思念中度过近三十年的鳏夫生活.他与张象徵的爱情是他伟大人生的一部分,为后人所追思与传颂.沈钧儒夫人 此情誓古终:沈钧儒与妻子张象徵的笃守之恋一.故乡烟雨话鸳鸯 张象徵出生于1874,字孟婵,是苏州名士张廷骧的长女,虽然没有上过女子学堂,但聪颖好学,能读写,工女

沈钧儒身处中国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漩涡中,虽然接受西方立宪民主的政治理念,但在修身治家上依旧承继了传统的观念,尤其在与妻子张象徵40年的夫妻生活中,更昭显出沈钧儒谦谦君子的风度与涵养。他忠贞爱情,不离不弃,甚至在妻子离世后依然守影如身,独自在思念中度过近三十年的鳏夫生活。他与张象徵的爱情是他伟大人生的一部分,为后人所追思与传颂。

沈钧儒夫人 此情誓古终:沈钧儒与妻子张象徵的笃守之恋

一、故乡烟雨话鸳鸯 

张象徵出生于1874,字孟婵,是苏州名士张廷骧的长女,虽然没有上过女子学堂,但聪颖好学,能读写,工女红,且容颜秀美,性格温婉而静雅。在她十八岁那年才子沈钧儒被她父亲聘为教授弟弟们的塾师,蓦然闯进了她的生活。

沈钧儒夫人 此情誓古终:沈钧儒与妻子张象徵的笃守之恋

此时,登门求亲者络绎不绝,但由于张廷骧夫妻对张象徵过于疼爱,舍不得将她远嫁,而苏州城的人选来选去又都不甚满意,致使嫁女之事一直未决,沈钧儒适时的出现,让张廷骧甚为欣慰。但张夫人初始对沈钧儒略有微词,一是沈钧儒小张象徵一岁;二是沈钧儒虽是少年才俊,但以秀才之身仕途未卜;三是沈钧儒虽为官宦世家,可因清廉疏财,家境过于清寒。

而张廷骧也以三个理由说服夫人:一是沈家世代清正,家风蔚然,在当地很有声誉;二是亲眼目睹沈钧儒才学过人,性格行事俱佳,身体也强健,这比任何媒人口吐莲花堆砌出来的要真切得多;三是张廷骧与夫人琴瑟和鸣,未曾纳妾,自然也希望女儿的夫家承诺不纳妾,此等要求难以被男家接受,而沈家世代恪守一妻的家风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张夫人对最后一点甚为赞赏,终于点头应允。其实,最为重要的是张象徵已经喜欢上了这位弱冠青年。

1894年的多事之秋,怀着新嫁娘的羞怯和对未来憧憬的张象徵嫁入沈家,开始了与沈钧儒四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

嫁入沈家后,张象徵放下富家小姐的身段,着手学习料理家务,相夫教子。1900年,沈钧儒父亲病故,不仅家中断绝收入,而且留下一笔债务。为解生活之难,沈钧儒与兄长沈保儒不得不远赴陕西求职,月薪仅20两,不敷家用,张象徵便以一个弱女子的双肩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一边变卖嫁妆替补生活,一边在信里宽慰夫君。

沈钧儒的子女曾将沈钧儒保存下的书信收集出版,在这本《沈钧儒家书》中的信札里,可以看到分居两地的年少夫妻之间琐碎的叮咛,含蓄的想念,更瞥见一对青年夫妇的恩爱别情。

沈钧儒对张象徵或称其字“孟婵”,或唤“贤妹”,字字软语温纯,不只谈及生活柴米,更有许多知己之言。一封沈钧儒在赴陕西三原途中写于光绪26年5月3日晚十点于灯下的信可窥一二:

孟婵贤妹足下:

……忽接臬署马递,拆开,中有三月十七日手书,不胜欣喜,然客中岑寂,思之愈益惆怅。迢迢千里,妹其何以慰我念乎!……

笃爱之情跃然纸上。更令后人意想不到的是,沈钧儒收到妻子的信后一定是有暇便展在手上揣读,可能是前信等驿使未发出,四天后又补写一封,专为修正妻子信中的错字:

……有写错字,特附正于此:收拾,要写拾字。些些如此写。惟恐勿写未恐。再说非最说。自大人以次均好非似字。水土服非复字。有亲头,就是(不)顽皮。赐、躬、暖、怕、灯……

沈钧儒与张象徵在学识上的距离何止天地?但他们能够笃守终生,这封信中没有爱语的寥寥数言则点破了其中的因缘。相扶相助,相爱相敬,使他们跨越了知识的差距。

20世纪初的中国,由于西风东渐,带来了一股所谓人性解放的思潮,在知识界更是追求男女的自由交往,与家乡媒妁之言而结婚的妻子离婚或干脆弃之另娶的比比皆是,因而,沈钧儒给友人,甚至亲人的印象是个在私人感情上极为严肃而缺少风情的人,一生没有听到他与什么女子生出绯闻的事情。

其实,这正是沈钧儒与张象徵相爱至极的结果,他的风情都给了心爱的妻子,那是外人根本看不到的。若不是他的后人将他的信札与诗词结集出版,他们的甜蜜爱情便永远不会被世人知晓。

再引沈钧儒于光绪27年2月6日在陕西三原写给张象徵的信:

……每逢夜静,或独坐,愁绪万端,乱如春草,非妹不能知我心,亦非妹不能解我愁也……

读至此处,夫妻间心心相印的恋情已不是他人的笔触能够描绘的了。

总之,沈钧儒与张象徵结合之初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他们之间已经建立起比翼同飞、连理同枝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