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黄万里 黄炎培之子黄万里反对三门峡建坝 曾任甘肃水利局局长

2017-10-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黄万里是黄炎培的三儿子,也是他最著名的一个儿子.他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黄万里的遭遇和命运,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符号,他被称为一个敢讲真话的科学家,一个只讲真话的水利专家.黄万里注定要被写入社会发展史.科技史.水利史.党史,总之,历史会把他浓浓地记上一笔,就像他的父亲一样.黄万里的一生可用"五个一"来概括:一座大坝;一篇小说;一个右派;一本著作;一生执拗.黄万里在黄家活下来的男丁中排行老三,人称三哥,他之所以选择学水利工程,也是缘于父亲黄炎培的一句话.黄炎培说:"我

黄万里是黄炎培的三儿子,也是他最著名的一个儿子。他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

黄万里的遭遇和命运,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符号,他被称为一个敢讲真话的科学家,一个只讲真话的水利专家。黄万里注定要被写入社会发展史、科技史、水利史、党史,总之,历史会把他浓浓地记上一笔,就像他的父亲一样。

黄万里的一生可用“五个一”来概括:一座大坝;一篇小说;一个右派;一本著作;一生执拗。

黄万里在黄家活下来的男丁中排行老三,人称三哥,他之所以选择学水利工程,也是缘于父亲黄炎培的一句话。黄炎培说:“我一辈子要为农民服务,所以我不能看到祸及农民而不顾……”

水利与农业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黄万里便在父亲的影响下,选择了水利工程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1932年他从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就改修水利工程,后来分获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伊利诺伊大学工程博士学位,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黄万里毕业后曾在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工作,也在国内各地从事过水利测量和规划工作,还当过甘肃水利局局长。长期行走江河,使得他习惯于跳出书斋看问 题,和一般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视野,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而不是在书斋中指手画脚,黄万里这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他长期工作 积累的经验,也是他践行父亲黄炎培倡导的手脑并用教育思想的结果。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让黄万里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充满自信,一种超强的自信。

没想到的是,一座大坝,开始悄悄地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座大坝就是三门峡水库大坝。

黄河水在河南省的潼关至孟津,也即陕县一带为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后人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三门,这个峡口因此得名三门峡。

195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它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第一年。全国人民都充满着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这种热情充斥着每个人的胸膛,也影响 着决策者的神经。在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要求下,中国政府经过与苏联政府商谈,决定将根治黄河列入苏联援助的156个工程项目。在三门峡建设黄河上第 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实现防洪、灌溉、发电的综合效益,一举改变黄河旧貌,实现“圣人出,黄河清”这一古愿。

之所以选择黄河,这好像也是中国人的宿命。治黄,在历朝历代都是国家大事,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上下意气风发,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从这样的背景看,没有再比治黄工程更显威力的大事了。

1954年,国家计委正式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规划。1955年4月,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动工。同月,由周恩来总理主持,水利部召集学者和水利工程师70多人就已开工的黄河三门峡水利规划方案进行讨论。

就在这个时刻,44岁的黄万里站了出来,在众多的与会专家中,他的声音很特别,很刺耳。他没有对设计方案本身提出什么论证意见,而是从根本上否定了这项工程,他认为:三门峡根本就不适合建坝!

黄万里一鸣惊人,他成了唯一一个站起来反对修建三门峡水库的人。

黄万里的反对理由很简单,他认为:黄河含沙量巨大,一旦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黄河潼关以上流域会被淤积,并不断向上游发展,到时候不但不能发电,还要淹掉大片土地。他同时还说,“黄河清”只是一个虚幻的政治思想,在科学上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可怕的唯一。于是,接下来的7天讨论会,黄万里舌战群儒,与其他专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到最后,会议就开成了对他的批判会,人家再开会讨论时,干脆就不再邀请他参加了。

不过,接下来的事实证明,黄万里的论证是正确的。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1960年9月,三门峡大坝建成,大坝下闸蓄水。工程总投 资预算为13亿元,而工程总结算时实际耗资达40亿元。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相当于40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 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渭河泥沙淤积直到距西安仅30多公里的耿镇。

结果,第一台1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刚刚披红挂彩地发电不足一个月,便没有了用武之地,后来只好被拆到丹江口电站去了。此后多年,三门峡工程不停地改造修建,成为典型的烂尾工程。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罗隐曾专门写过一首《黄河》诗,不知是否算是对后人的预警: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一千多年以后,黄万里一语成谶。此后他也不停地向各个方面反映,并且,多次向中央领导上书,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然而,适得其反,他不断反映的结果,就是他逐渐成了众人眼中的另类,特别是水利专家中的另类,他被空前地孤立着。他的反映,大都如泥牛入海,没有人再 提及此事,也没有人愿意提及此事。对于决策者来说,三门峡已经成为历史了,出现任何问题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建坝有建坝的理由,修坝有修坝的道理,即使将来 把三门峡大坝炸了,也有炸的道理。这些,显然超出了黄万里的理解范围。

此后,黄万里把三门峡大坝结结实实地背在了背上,也被这座大坝结结实实地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