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emba分数 厦门大学EMBA校友南非游学

2018-10-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1级校友:彩虹之国南非-不一般的非洲印象2013年8月2-13日,厦门大学EMBA2011级重庆班师生一行30人出发前往南非,在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大陆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游学之旅.2013年8月2-13日,在管理学院副院长戴亦一教授的带领下,厦门大学EMBA2011级师生一行30人出发前往南非,在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大陆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游学之旅.厦门大学emba分数 厦门大学EMBA校友南非游学品味彩虹之国 求学"南非哈佛"斯坦陵布什大学,始建于1866年,坐落在桌山脚下世界上最美丽的酿酒

11级校友:彩虹之国南非—不一般的非洲印象

2013年8月2—13日,厦门大学EMBA2011级重庆班师生一行30人出发前往南非,在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大陆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游学之旅。

2013年8月2—13日,在管理学院副院长戴亦一教授的带领下,厦门大学EMBA2011级师生一行30人出发前往南非,在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大陆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游学之旅。

厦门大学emba分数 厦门大学EMBA校友南非游学

品味彩虹之国 求学“南非哈佛”

斯坦陵布什大学,始建于1866年,坐落在桌山脚下世界上最美丽的酿酒小镇——斯坦陵布什镇。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沉淀和发展,斯坦陵布什大学已成为非洲大陆独具欧洲风情,雅致厚重的大学城,其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均位于世界及非洲前列,被誉为“南非哈佛”。

厦门大学emba分数 厦门大学EMBA校友南非游学

而此次同学们学习交流的斯坦陵布什大学商学院更是到目前为止南非两所被Eduniversal授予5片棕榈叶的商学院之一,并被列为“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商学院”。

此次厦门大学EMBA南非的游学课程,教授们分别从非洲经济情况、政治状况、多元文化、市场细分、技术创新、开发性金融等角度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南非。通过这些课程,同学们对南非及非洲的了解更进了一步,更改变了许多之前的刻板印象。

厦门大学emba分数 厦门大学EMBA校友南非游学

关注经济背景 解析细分市场

根据世界银行[微博]2013的数据报告显示,非洲在减少财政赤字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债务水平仍持续上升。

从全球化视角来看,全球人口呈现出不断增长、老龄化趋高、人口流动性增强以及越来越繁荣的局面。国际贸易推动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增长,拥有自由开支能力的家庭数量显著提高。

课堂上,斯坦陵布什大学未来研究学会会上Andre Roux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图表向同学们讲解了全球化背景下非洲的发展变化。

Andre教授通过对非洲地理、人口的数据调查分析以及购买力平价基础上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对比展示了全新的非洲经济体。重点分析了南非的宏观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产业分布情况,从南非活动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外币换算比率的变化等各方面揭示了南非的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

最后,Andre教授做出总结:纵观目前南非的局势,有两个核心问题需要首要考虑: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穷人、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就业,国家的社会资本股份将会增长还是贬值,为同学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戴院长向Frikkie-Herbst教授赠送礼物

Frikkie Herbst教授则从市场细分的视角向同学们解析了非洲。

Frikkie教授通过分析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特点,指出南非是发达经济体与发展经济体的结合,从概念上明确,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交流、向客户提供价值,管理与客户的关系,为组织和组织的股东创造利益。市场细分就是把不同种类的组别划分成相同种类的子组别的过程。就市场细分的标准来看,可以通过人口统计学反映出谁是客户,通过地理位置反映出客户在哪儿,通过消费者行为反映出在某个使用类别的行为。

Frikkie教授重点介绍了在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中,南非所使用的市场细分工具,即生活标准衡量等级,通过分析不同标准生活等级的对比,让同学们通过这个市场细分工具,更加了解了南非的经济特点。

剖析政治状况 解读多元文化

课堂上,Abel Sithole教授首先选用近年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封面为例:在一张动乱起义的画面上写着“深爱的国家在哭泣――南非令人心痛的衰退”。尽管大家都深知非洲市场的确是国际市场营销中的一头巨大的“现金牛”,但爆乱动荡的场景却让人们对投资非洲有点望而却步。

Abel教授在大数据环境下,以南非为例证,分别从南非的地域分布、政党分布、种族分布、家庭平均年收入、历年失业率、贫困情况的组群和性别分布、经济增长及不同产业的贡献度等多个角度,用数字客观而全面地指出了投资非洲发展非洲的相对弱点和相对优势,并且指出毫无疑问,非洲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学者Melissa Steyn曾指出:种族是南非生活的决定性因素。种族并不只是浮于表面——它深入世代人的生活,扩展到每个大洲。历史上,南非由几大文化迥异的群体组成 ,除了黑人、白人、亚洲人、有色人种外,还有人数较少但同样重要的黎巴嫩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和希腊人,官方承认的语言有11种 。面对如此多元化的氛围,南非文化这个大熔炉需要更加强大的包容性。

Kobus-Serfontein教授讲授《非洲的多元文化》课程

课堂上,Kobus Serfontein教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推动种族划分的因素,并提出了多元文化策略,他说,我们需要承认、理解、珍视并赞美不同种族的文化。面对所有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我们首先要容忍差异化的存在,接受是进步,赞美和珍视则是一种理想。

接着结合南非的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Serfontein教授精确地概括了三种文化模式,包括个人的(品质,个性,技能),国家的(共同的信念,价值观,态度,传统的一部分)及组织的(信念,价值观,如何采取行动)。只有不同文化团体所有成员都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力量时,真正的改变才会到来。

研修开发性金融 探索非洲技术创新

在《南非的内在技术创新》课堂上,Martin Butler教授一上来便向同学们提出了问题,什么是创新?创新又有哪些分类?同学们踊跃的讨论与回答使课堂瞬时活跃起来。

在复习了创新理论后,Butler教授便带领大家进入了非洲技术内在创新这一主题,一系列非洲大陆技术内在创新的实例,例如手机钱包,M-pesa,Kiliimu Salama(安全农业)及Bronx shoes等创新案例。教授进一步指出,人们实践新的理念来创造价值,创新不是来自实验室。创新来自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日常生活需要提供便利。不管市场有多复杂,创新的最终目的一定是丰富人们的生活。

基于这一创新理论,给大家留下了思考空间,在通向创新的道路上是否有环境的因素,这是一个管理过程还是我们需要为创新创造一种文化?非洲/南非可以真正的具有创新能力吗(尤其是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抑或我们永远都只是发达国家创新产品的消费者?

Meshach Aziakpono教授给同学们带来了《非洲的开发性金融》课程。通过课程,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非洲的金融发展环境,熟悉了非洲金融系统背景知识、开发性金融涉及各种不同的融资机制。在风险或高成本(预见的或真实的)的情况下,私人金融市场失灵,这时,融资机制就开始发挥作用。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给可以有效利用资金的个人、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二是向贫困人口提供包容性金融服务—存款和支付服务。

Aziakpono教授也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国内开发性金融干预项目,包括信贷保证方案,周转性贷款资金,风险资本和股本投资资金,项目融资及小额信贷等,剖析了非洲国际开发性融资渠道概况,并指出了在非洲的各项关注重点:非洲的危险性常常被夸大,投资回报和机会常常被低估,很显然,非洲的发展潜力及其发展的驱动力都是势不可挡的。Aziakpono教授说:“如果你有好的理念,非洲是实现它们的最佳选择。”

参访当地企业 体验非洲别样风情

充实的课程学习之外,同学们还实地参访了当地著名的企业。

SABMiller公司参访

参访的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英国南非米勒酿酒公司(SABMiller)在南非当地的工厂。SABMiller,收购了美国的米勒啤酒,入股中国雪花啤酒,成为全球领先的啤酒酿造公司,拥有200多个啤酒品牌,在全球超过75个国家拥有约7万名员工。同学们实地参观、了解了啤酒生产的过程。在参观与交流后,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SABMiller培养强势本地品牌,建立针对不同市场消费者的品牌组合的战略。

身在美丽的酿酒小镇,不能不参观当地的葡萄酒庄。参访的第二站,同学们来到了猎豹酒庄(leopardsLeap)。酒庄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猎豹酒庄的情况,并带领大家品尝了几种不同的葡萄酒,更好地了解了葡萄酒文化。

与众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非洲大陆的开发,伴随着殖民时代的疮疤与现代文明留下的双重烙印,多元的文化与复杂的种族、宗教问题相互交织,让非洲的崛起之路充满波折。

通过此次游学,学员们感慨良多。在与西方成熟的工业化经济体竞争时,包括中国在内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家们面临的环境或多或少都存在相似之处。此次游学及参访,为学员进一步了解海外市场行情,与当地企业家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机会。

为期12天的游学之旅结束了,同学们告别南半球的凉爽回到了温暖湿润的祖国。犀牛们与河马们的身影越来越远,好望角也在夕阳中缩小为地平线上的一个点,我们与古老的大陆说再见,却也被新的知识与力量所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