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蒋纬国的母亲 蒋经国不是蒋介石亲生?蒋纬国临终开口(二)

2018-1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94年夏天,范光陵获悉老朋友蒋纬国病重住进"荣民总医院"的消息以后,他作为学者也作为朋友,希望为蒋纬国录下一些日后可供史家们研究的资料.在那一段时间他几乎每天下午都去"荣民总医院"的六病区---那个蒋家辉煌年代不准普通患者随便进入的特殊病室.蒋经国蒋纬国的母亲 蒋经国不是蒋介石亲生?蒋纬国临终开口(二)如今物换星移,蒋纬国所住的房间里空空荡荡,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治病的地方,甚至连普通患者的病房也不如,冷冷清清.范光陵正是见到这种处境,更认为有必要为

1994年夏天,范光陵获悉老朋友蒋纬国病重住进“荣民总医院”的消息以后,他作为学者也作为朋友,希望为蒋纬国录下一些日后可供史家们研究的资料。在那一段时间他几乎每天下午都去“荣民总医院”的六病区———那个蒋家辉煌年代不准普通患者随便进入的特殊病室。

蒋经国蒋纬国的母亲 蒋经国不是蒋介石亲生?蒋纬国临终开口(二)

如今物换星移,蒋纬国所住的房间里空空荡荡,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治病的地方,甚至连普通患者的病房也不如,冷冷清清。范光陵正是见到这种处境,更认为有必要为不久于人世的蒋纬国留下一点什么东西,所以他那以录音留存历史见证的想法变得更加强烈了。

蒋经国蒋纬国的母亲 蒋经国不是蒋介石亲生?蒋纬国临终开口(二)

范光陵在那段时间,多次与蒋纬国以聊天的方式,了解到许多从前闻所未闻的蒋家内幕。其中特别让他感到吃惊的是,蒋经国并非蒋介石的亲生!以及蒋介石在四岁时,被野狗咬坏了生殖器,从而失去了男人的生殖能力等事情。

范光陵十分了解蒋纬国的为人,一生都是最讲“忍”字的,他认为蒋纬国具有苏州人的性格。而关于兄长蒋经国,从前蒋纬国是从来不敢有任何微词的,即便是在最要好的朋友范光陵面前,蒋纬国多年以来也是谨言慎行,从不敢多说一句话。

范光陵迄今还记得,蒋纬国是以一种多么艰苦的心情,向他娓娓说出积郁在心里数十年不敢向外人倾吐的往事。凭着范光陵的直觉,他认为蒋纬国对他说的都是发自肺腑的真话,决不会有任何图报复和泄私愤的成分,那是他的感情的真实流露!

风波迭起的记者招待会

不久之后,孔祥熙的后人孔令仪公开站出来质问蒋纬国,并且否认蒋纬国对范光陵所讲的那些话具有真实性。这一消息,对范光陵来说当然是打击最重的。因为任何人的否定他都可以不加理睬,可是惟有孔家的人出来说话非同一般。因为宋美龄的讲话最让世人信服,而孔令仪恰好是宋美龄在纽约居住时身边最亲密的人士之一,也可以说孔令仪就是宋美龄的代言人。

范光陵急忙去看台湾《联合报》上登出的发自美国纽约的电讯:“孔祥熙的长女、宋美龄的侄女孔令仪在纽约指出,蒋经国是蒋介石的亲生骨肉,毋庸置疑,外间传闻实为无稽。”

“孔令仪指出,蒋介石与宋美龄于1927年12月结婚后,宋美龄曾经怀孕。但因意外不幸而流产,之后宋美龄便不曾再次怀孕。孔令仪此说,推翻了近日外界所称蒋介石早年即已丧失了生育能力的传闻。”

“孔令仪说,几十年来,蒋、宋、孔、陈家人从未闻听过蒋经国不是蒋介石所亲生的说法,外间各种推测实为穿凿附会。”

“至于蒋纬国的身世,孔令仪说,她记得早在祖国大陆时,蒋介石有一天即当着宋美龄的面,将蒋纬国找到眼前,对他说出他的真正身世。”

“蒋纬国的亲生父亲为戴季陶。此事是确实的,早年蒋、孔、宋家人即了解,但仍视蒋纬国为一家人,宋美龄尤其爱护蒋纬国。”

范光陵虽然握有足以让世人相信的证据———蒋纬国生前最后岁月对他的谈话录音,可是那些谈话到底能否在孔令仪的只言片语面前站得住脚呢?他不能不感到有些忧虑。

1997年10月4日午后在台北凯悦大饭店记者招待会上,范光陵第一次面对如此众多的台湾记者,难免有些紧张。因为孔令仪在美国的发言,对他来说十分被动。就连刊发他提供录音带的《商业周刊》也在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这不能不大出范光陵的意料之外。

等会场里的杂声渐渐消逝以后,范光陵说:“1994年7月,我有幸从月初开始,断断续续地和纬国先生在‘荣民总医院’进行过多次秘密的交谈。许多内幕我过去也不知晓,现在我可以公布这八盘录音带中的有关部分。希望各位记者在报道的时候,一定以纬国先生的谈话原意为准,不要随意改动纬国先生的原意才好。”

会场上一片寂然,一台录音机开始传出蒋纬国那淳厚但却有些沙哑的声音,那些平日熟悉蒋纬国的记者们,马上就从录音机传出的声音里,断定讲话的就是蒋纬国本人!

蒋经国随后于16岁赴俄留学,在俄国的12年间,物质上、精神上均甚缺乏,又遭受不少挫折,吃了很大的苦,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而蒋纬国则赴德留学,在德国获得正统的普鲁式军人教育,也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习得欧洲优雅的风度。

两人的际遇不同,日后的表现自然也就分道扬镳,连生活态度都有所不同。例如,蒋经国不重穿着、吃喝,他外出时,常常是夹克配西裤;饮食方面,外出时经常是路边摊,在家则是几样百吃不厌的家常菜,如果有剩,则下顿再吃。

而蒋纬国则是重视仪表,懂吃会喝,十分欧化。蒋经国在留学期间养成吃苦及节俭的习惯,再加上曾经受到共产主义教育,对于财产方面的看法及处理上就有所影响。他自己不置产,也厌恶别人置产,认为这与品德操守良莠有关,特别是高级官员,有几位身居要职的官员因为购置了较为宽敞的房舍,结果因此去职。

而蒋纬国的生活态度则是,只要能力负担得起,他宁愿享受较佳的生活品质。所以在台几十年来,他几次换房子,房子愈换愈大,最后在台北市溪山里至善路盖了栋不小的房子。据蒋经国生前重用的一位要员指出,蒋经国对弟弟这栋房子曾表示“不以为然”。

蒋经国随后于16岁赴俄留学,在俄国的12年间,物质上、精神上均甚缺乏,又遭受不少挫折,吃了很大的苦,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而蒋纬国则赴德留学,在德国获得正统的普鲁式军人教育,也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习得欧洲优雅的风度。

两人的际遇不同,日后的表现自然也就分道扬镳,连生活态度都有所不同。例如,蒋经国不重穿着、吃喝,他外出时,常常是夹克配西裤;饮食方面,外出时经常是路边摊,在家则是几样百吃不厌的家常菜,如果有剩,则下顿再吃。

而蒋纬国则是重视仪表,懂吃会喝,十分欧化。蒋经国在留学期间养成吃苦及节俭的习惯,再加上曾经受到共产主义教育,对于财产方面的看法及处理上就有所影响。他自己不置产,也厌恶别人置产,认为这与品德操守良莠有关,特别是高级官员,有几位身居要职的官员因为购置了较为宽敞的房舍,结果因此去职。

而蒋纬国的生活态度则是,只要能力负担得起,他宁愿享受较佳的生活品质。所以在台几十年来,他几次换房子,房子愈换愈大,最后在台北市溪山里至善路盖了栋不小的房子。据蒋经国生前重用的一位要员指出,蒋经国对弟弟这栋房子曾表示“不以为然”。

但是,蒋纬国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能够替代的,蒋纬国一直表现出灵活的处事态度和善解人意的情感特征,这对于蒋介石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蒋介石迎娶了宋美龄后,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巩固宋美龄在蒋家的地位。宋美龄没有为他生育子女,蒋介石认为这会威胁到宋美龄在蒋家的地位,为了能够巩固宋美龄在蒋家的女主人的地位,他几次告诫自己的两个儿子,在蒋家,他们唯一的母亲是宋美龄。

至此可知,蒋纬国不是蒋介石的亲生儿子,这是确定无疑了。但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过继之后随养父姓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姓氏本身不过是个符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