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庵灵验吗 蓝田"水陆庵"的秘密 看完让人震惊了…… ​

2018-11-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首先,它和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这里四面环水,蓝水从悟真峪口流出后一分为二,环绕水陆庵一周于庵后和二为一,形成一个很自然的鱼形小岛,水陆殿就刚好坐落在这个鱼形岛的尾部;在历史记载中曾有几次大的洪水把周围的田地和民房都冲毁了,而水陆庵这块风水宝地却安然无恙,因此当地也有人把它叫"水留庵".又因为佛教里僧人们在吃饭之前都要诵经,他们诵经的内容就是超渡水上和陆地上的灵魂,所以叫做水陆道场.水陆庵灵验吗 蓝田"水陆庵"的秘密 看完让人震惊了-- ​当时水陆庵的香火与佛事活动

首先,它和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这里四面环水,蓝水从悟真峪口流出后一分为二,环绕水陆庵一周于庵后和二为一,形成一个很自然的鱼形小岛,水陆殿就刚好坐落在这个鱼形岛的尾部;

在历史记载中曾有几次大的洪水把周围的田地和民房都冲毁了,而水陆庵这块风水宝地却安然无恙,因此当地也有人把它叫“水留庵”。又因为佛教里僧人们在吃饭之前都要诵经,他们诵经的内容就是超渡水上和陆地上的灵魂,所以叫做水陆道场。

水陆庵灵验吗 蓝田"水陆庵"的秘密 看完让人震惊了…… ​

当时水陆庵的香火与佛事活动盛极一时。甚至于成为当时蓝田与西安一带宗教文化活动的重点地区之一。

明代时,秦藩王朱怀埢常来蓝田游览,喜爱这里山雄水秀,和水陆庵的建筑群以及已有残落的佛像和壁塑,于是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请来了能工巧匠,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至明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以近五年的时间,大动土木葺修庙宇,精雕细刻重整壁塑,并把水陆庵奉为家祀佛堂。经常随同其母亲到此烧香礼佛,后因其母去世,也为了纪念母亲,便将原名水陆殿改名为水陆庵。

水陆庵灵验吗 蓝田"水陆庵"的秘密 看完让人震惊了…… ​

原来水陆庵叫“庵”而并未出现过尼姑,与传统的“孝道”有关,与纪念母亲的故事有关。

二、三教合流 千秋入化

水陆庵系六朝名刹,1996年公布为全国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水陆庵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被誉为“天下第一立体彩色连环壁塑”。壁塑群把绘画、圆雕、浮雕、楼刻艺术手段容为一体,在墙、梁、柱上镶满了三千七百多尊人物及自然界万物的塑像,被喻为“壁塑瑰宝”。

水陆庵灵验吗 蓝田"水陆庵"的秘密 看完让人震惊了…… ​

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樊锦诗题

中国美术协会原副主席刘文西题

在水陆庵报身佛的华盖上方,有三尊著名的塑像。左边的是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中间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右边的是道教教主老子。他们三位不分大小并列排在一起,说明了水陆庵雕塑三教合一的主题思想:相互包容、相互融合,这样的雕塑在全国的佛教寺院中还是比较少见的,它代表的是文化上的一种融合。

报身佛——卢舍那佛

三、华彩夺目 人文荟萃

水陆庵,

珍藏彩色泥质壁塑3700余尊,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雕塑博物馆。

水会音乐流传千年,赋有“唐宫乐活化石”美誉,旋律委婉,清雅细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普化水会音乐在水陆庵演奏

千年文明,百年繁华。公元594年,隋朝开皇14年,高僧净业奉诏兴建悟真寺。其后,善导大师亲证三昧、著书立说,开宗创教、大弘法化,故称“净宗根源”。

惟此人杰地灵,于斯群英荟萃。这里自古即有“圣坊仙居”之称。“诗魔”白居易兴酣畅游五个日夜,留下130韵脍炙人口传世力作,致此名扬天下。

历代文人雅士纷至沓来,挥毫泼墨竞相吟咏,留下诗词歌赋四十余首,王维、孟郊、贾岛、卢纶、张九龄、王安石等均有精品遗世,成就了这里“千载诗人地”的美誉。

四、水陆圣境,东方华藏

水陆庵的核心精华部分诸圣水陆殿,殿外对联讲的是“华藏世界重重无尽尽重重,舍那佛身处处放光光处处。”意思是佛教大世界包罗万象.无所不容,释迦牟尼佛佛光普照.佛法无边。

这个殿总共有五间,这五间大殿里雕塑的是唐五代和明代时期的彩色泥塑群,面对我们盘腿而坐的这三尊佛称为横三世佛。

西方净土阿弥陀佛

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

左边那位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中间这位是释迦牟尼,他也是我们常说的如来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是佛像中的主尊,通高5.63米(佛身高2米,佛光2.3米,须弥宝座及双层重叠莲台高1.33米)。

释迦牟尼佛

塑像颊丰颐满,方额圆脸,耳轮垂肩,眉如初月,眼长而有光,鼻高而不见孔,指圆而纤细,发髻高而不显,螺发右旋色如青珠,毫光鲜洁,袈裟半袒,袒胸而不见腹,衣褶线条明快,襞褶紧贴躯体,上有浮雕金龙,丝绸质感飘然若飞,佛手施法轮常转印,结跏跌座于双层重叠的莲台之上,身体柔软润泽而不曲,持重而不倾动,确有威镇一切之感。

特别是运用焦点透示原理雕塑的一双慧眼,眼珠在半闭半睁的眼眶内似在滚动,目迎着来自各方的芸芸众生,显视着佛等示众生,不轻众生的崇高情怀。

水陆庵这尊释迦牟尼的塑像,有着高超、宁静、飘然自得,不闻人间烟火味的神态。简炼的雕线,周身单一沥粉贴金的金身,在庞杂辉煌面积庞大的佛光,与七彩缤纷赋彩艳丽的须弥座的陪衬烘托下,佛光佛座显得繁缛、热烈、佛身显得简炼、平静,在艺术上讲,也就是用繁缛辉煌的佛光和赋彩艳丽的须弥座,来陪衬着色调单一简炼的佛的金身,从而使释迦牟尼的身躯显得更加突出,更加显眼。这都是以前佛教艺术中很少有的情况。

用佛教人物来烘托佛的法力无边,又是水陆庵佛教艺术的更深层次的表现,在佛光、佛座上安排了四面佛、八大菩萨、四大金刚、八部护法以及胁侍弟子,这些佛教人物对佛的拥戴,更加突出了佛的法力无边。

1. 庞杂繁缛的佛光

横三世佛背后,都有一个庞杂辉煌的佛光,佛光呈多层次的立体雕塑,它吸收了我国汉魏以来作佛光的传统作法,又有了新的创造,佛光高2.5米,宽2.3米,呈椭圆型,佛光高于佛身,分层落布局。

第一、二层为佛光的外轮,全部贴金的火焰纹与飞动的金龙交相组成。象征着佛法坚不可摧的力量,第三、四、五层为花带纹,上有诸佛菩萨和伎乐人护法等的悬塑。五层带纹以内为中心,以艳丽富贵的宝相花为主并有鳌鱼、午象、立羊等瑞兽作陪。整个佛光呈现了佛国盛世的祥和尊严与佛光普照四道六生的神奇境界。此佛光繁缛艳丽,也可以作一件独立欣赏的艺术佳作。佛光中央部位在佛的头顶上端,雕塑着八部护法之一的“大鹏金翅雕”。

大鹏金翅雕

“会当击水三千里”就出自它的典故,神话说他以龙为食,将要吃完龙的子孙,龙王求佛拯救他的后裔,佛割下自己的一块袈裟,让龙王覆盖在海面上。当大鹏金翅雕再来海上寻觅龙的子孙作食时,只见整个海域金光闪烁,照得它的眼睛连睁也睁不开,那里还能寻到食物,当大鹏金翅雕没有食物可吃快要饿死的时候,它只好也去向佛求救,佛要它皈依佛门,并答应叫天下众僧供它食物,但不能继续吃掉龙的子孙,于是它便成了佛的护法神。

2.凝重辉煌的须弥座

横三世佛坐下,都有一个凝重辉煌而形象不同的须弥座,须弥座,佛教称是须弥灯王的佛座。

水陆庵横三世佛释迦牟尼坐下的须弥座,高1.33米,宽1.33米。是用园雕、浮雕,镂孔、壁画相结合而雕塑的富有晚期佛教艺术代表性的精品,座分四级束腰式,是一座完整的建筑形式,形制优美庄重,赋采艳丽明快,全部为旋子采绘沥粉贴金。

座第二级正中有“万国礼佛”壁画。座的四周有四大天王为佛扛座的形象,天王形象极为生动有力,四天王作金刚状,皆作坐势,或以左肩扛台,左臂扒腿,左腿支撑,或以右肩扛台,左臂扒腿,左腿支撑,或以右肩扛台,右腿支撑,浑身劲流滚滚自肩经扒腿手臂流至支撑的腿部,加上他们面部咬牙裂咀的用力神态。显示了他们力大无穷的金刚精神。

这完全符合力学、生理解剖学的原理,也符合绘画和雕塑艺术的原理,令人感觉到非常自然,毫无做作或者不真实的感情,从他们肩扛臂撑伸腿的姿势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他们发自内心世界自觉地,甘心情愿地为佛扛台的精神世界、而忘掉了自己付出的代价。这种合理的艺术夸张和以形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源于雄厚的生活基础,来源于艺术家们的艺术实践,在艺术上真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我国著名的画家张汀老先生,参观水陆庵时,面对着这个佛座,称赞它是全国扛台佛教人物之冠。

3.阿弥陀佛像

位于释迦牟尼造像之北侧。造像通高5.63米(佛身高2米,佛光高2.3米,佛座高1.33米)。整体造像秀丽,雕刻装饰也很精丽,具有晚期佛教阿弥陀佛造像的一系列特色。

造像镙发高髻,右袒肩胸,他双手作结印表示迎接众生得道而入西天净土,结跏座于须弥座上的双重仰覆莲台之上,身材匀称,体形柔软浑润而不曲,上身着单一金色宽袖袈裟,下身着雕有金龙的贴体服饰,衣着体形质感强烈,他那亲昵慈祥的面相,慧光四射的双眼,无论从那个角度上看,都会感觉到佛主温和的眼光和温煦的精神,体现了“所观之境、万象流动、广弘慈悲,迎接众生”的精神世界,十分耐人寻味。

同释迦牟尼造像的雕塑手法一样,简练而凝重的佛身与繁缛华丽的须弥座和佛的背光,形成了显明的对比,一个热烈,一个平静,从而更加突出了佛国天堂之主的恬静超脱慈祥和霭的精神面貌。

佛光上的西方三圣造像中的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的造像,与三大菩萨正身像中的天男相却回然不同,两菩萨在造形上,均为弱骨丰肌,宝冠高髻,半裸着的上身帔帛飘带,盛饰珠串璎珞,真有“眉高而长,额宽平整,目净修长,如青莲花。

修短合度,仪容可法,其肩端好,支体园满,赋采润泽”的神态,明代不留名的雕塑大师们,正是在不违背佛教造像仪轨的前题下,创造了颇具中国女性特色的美丽典型。为了突出西天极乐世界,是佛教徒向往的理想世界,也是修行者们终生修行要去的地方。

佛光上还雕塑了诸佛菩萨和伎乐人笙歌欢午迎接功德园满修行者的场面,,再加上佛光富丽多姿的宝相花带,和金碧辉煌的金楼玉宇,呈现了一片欢乐无比佛国盛世的昇平景象。这正是佛教的“三世之说”的最好体现,也是晚期佛教阿陀佛造像的艺术特征。

4.东方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佛

把宗教境界和艺术境界中美的形象融合于一体。佛像通高5.63米(佛身坐像高2米,佛光高2.3米,须弥座及双层重叠莲台高1.33米)。

药师佛方额广颐,毫光鲜洁,面部表情闲静雅典,一双丰闭的眼睛慧珠似在滚动,目迎着来自各方的膜拜者,上身袈裟半祖、裸胸,结跏跌座于须弥座上的双层重叠莲台之上,施其根本法印,背后庞杂繁缛艳丽的佛光上,雕塑着东方琉璃世界的一个宏伟场面,伎乐人载歌载午,用各种乐器演奏着响彻云霄的美妙歌曲,象征着东方琉璃世界无与伦比的安乐景象。

药师琉璃光佛与左胁待日光遍照菩萨,右胁待月光遍照菩萨塑像,高座于佛光上部之中,这就是佛教称谓的“药师三圣”或“东方三圣”。

佛前的两个供养人,一个是手捧人参果的文官形象,一个是手捧灵芝草的道士形象,在以往佛教造像中,很少见到这种形象。

但它大概却象征着大医王佛能解救众生病源,治好各种无法医治的难病神圣愿望。在世俗人常用的中草药中,人参和灵芝草被美化为能起死回生,保治百病的珍贵药材。世俗的药材却成了宗教满足人们美化生活的需要。这正标志着晚期佛教艺术更加世俗化和更加趋向现实生活的逼真写照。

水陆庵横三世佛组像,虽然是一幅完整的组象。但从它的塑像形式上看,却完全起到了单身佛像的作用。使信徒先从瞻仰这些单身像开始,达到见之而乐,观不厌足的佛像开始,然后逐步深入了解经变故事,佛传故事,从而达到“观者信”的目的。这在佛教艺术史上,也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佛教“横三世佛”造像与意义

三佛并列横排故称“横三世佛”。与三世佛对称的三角方位,即中隔正壁对面的东檐墙的南北两面,还雕塑着“三身佛”,即法身佛毘芦遮那,报身佛芦舍那和应身佛释迦牟尼的造像。

报身佛——芦舍那佛

应身佛——释迦牟尼

水陆庵佛造像中的“横三世佛”,“三身佛”或被称为过、现、未三世佛,都是为了弘扬释迦牟尼奠定的佛学教义的重要内容而设。佛殿内的“横三世佛”“三身佛”“三世佛”造像,除了供人们瞻仰崇敬之外,更主要的是为了弘扬佛法中的这些基本道理。

——“三身佛”诸说与报身佛芦舍那造像

在《横三世佛》对称的三角方位,即东檐墙的南北两边,雕塑着报身佛芦舍那和应身佛释迦牟尼的造像,而中隔正壁间横三世佛中的释迦牟尼的造像,却代替了法身像昆芦遮那,这三尊造像,就是佛教的法报应“三身像”。

水陆庵三身佛造像,因以《横三世佛》中的释迦尼造像,代替法身佛毘芦遮那造像,而应身佛造像本身亦为释迦牟尼造像,因而需要介绍的只有报身佛芦舍那。

三身佛虽出自同代雕塑家之手,然则报身佛镙发肉髻而无额顶之宝珠,眉眼修长显半弧形,耳大坠长几乎及肩,唇厚嘴小两个嘴角深陷,颇有肌肉细润丰满之质感。身着金色袈裟线条赋彩均甚简练,有如丝绸飘动,大有曹衣出水之姿,下身着裙裙体贴腿肌肉园润,裙带如飞大有吴带当风质感。鼻部宽而挺起,高而不见孔,但却使人观而如闻鼾声,真如宣律师笔下的“挺然丈夫之气”。

这尊报身佛像,造形准确,比例匀称,雕塑线条简练,表情丰富。与我国佛教艺术史上早期与中期的佛造像相比,它既是南北朝时崇尚的思辩之神的形象,也是唐代主宰之神的形象,而更是世俗的神,即人的形象。

因此,这尊报身佛像,在水陆庵诸佛的造像中,是最为优秀的塑像之一,也是我国晚期佛教造像艺术的最优秀的佛造像之一。

——富有感染力的菩萨造像

水陆庵大殿中隔间的背面。即在《横三世佛》的后面,雕塑着“三大菩萨的组像”,中间是观世音菩萨,左边是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右隔间后面是文殊菩萨(即欢喜摩尼宝精佛),左隔间后面是十六臂观音菩萨,这五尊菩萨在佛教中均占有显赫的地位。

中间的是观世音菩萨,这尊观音的特别之处,是挂着胡须的男性观音形象,这里跟我们平时见到的女性形象是大相径庭。佛教在古印度时,观音的形象是很常见的男性形象,随着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之后经历了千年的发展演变之后,已演化成了一位端庄秀丽的女性形象,这也就符合我国民众的一种审美标准:为观音溶入了女性的美的元素,所以我们后来见到的都是演变以后的女性观音形象。而这尊是沿用最早期的天男相观音而塑的。

①座龙台的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天男像

这尊观音的第二个特点是坐骑是条龙,而不是我们常见到的莲花宝座。在他两旁立的一位是木叱(哪叱的哥哥),一位是红孩儿,俗称善财童子拜观音。

水陆庵观世音菩萨的造像,坐于龙台之上,龙台上复莲台,观世音头顶上有精致繁缛的华盖,身后有园形彩绘背光,塑像头戴连发化佛冠。

周身金光闪烁,宝缯飘然垂于两肩,面相方园适中,额部由于连发冠的装饰显得园中有方,颐部方而丰润,两耳坠大而秀丽,略抿的樱唇,稍露笑容,深陷的嘴窝而显得正个面部肌肉丰满,两道细眉弯曲如弓,眼睛修长而半闭。

观世音双手作观音印,塑像背后左方雕塑着净瓶,瓶内插柳枝、右方雕白鸽,此为观世音菩萨手中常持之信物,佛教说它满盛甘露,遍洒人间,观世音菩萨左边供立着善财童子,右边站立着吒叱。充分表现了菩萨大慈大悲和霭、温柔、智慧和不可亵渎的高贵神情,又好像在倾听人们的祈求。

水陆庵观世音菩萨嘴上的两道八字胡,更肯定了他是男性无疑,或者我们按雕塑艺术家们的行话,把它叫做“天男像”。在现世男菩萨的形象,竟成了凤毛麟角很少见到。其实在我国的女性菩萨造像、约开始于南北朝,而盛行于隋唐。

在这一点上说水陆庵戴着八字胡的观世音菩萨的造像,倒真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

②乘狮子的文殊菩萨文静矜持的天男像

水陆庵中之文殊菩萨造像,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驾狮子以表智慧之威猛,背后有剑以表智慧之利剑。文殊座下的狮子,完全采用了民间绘画雕塑常用的形状。文殊菩萨的顶上有精致而富丽堂煌的园雕幡盖,背后有园形彩绘与半浮雕相结合的背光,造像头戴连发五佛冠,着反领大衣,胸部袒露,下身着裙裙体曳地,跣足坐于横卧的狮子背上,双足着地。

面部表情慈祥端庄、文静矜持,嘴上不仅有八字胡颔下还有一圈螺旋型的胡须。从整体看,“天男像”显得更明鲜一些。

文殊菩萨,专司人间的智慧,因为是管智慧,所以每年七八月份来这儿还愿的人是很多的,因为在升学季节里,考上大学的学生们都不忘把文殊菩萨感谢一番。

③骑白象的普贤菩萨雍容华贵的天男像

水陆庵普贤菩萨的造像,自然随意的坐于横卧白象之上。头部上方有着色鲜艳富丽堂煌的圆雕幡盖,背部上方有用彩绘、壁画、半浮雕三结合艺术手法雕塑的背光。普贤菩萨头戴五佛连发冠、宝缯飘于两肩,嘴上有八字胡,颔下有螺旋式胡须。

手施普贤大印,左右中指如钩,左右小指与左右大指相合。颈有颈饰,胸有璎珞,两腕着钏,上身着翻领袈裟式大衣,胸部袒露,下身着裙,裙体曳地,跣足着地,裙体复盖于双腿之上,肌肉丰满园润,腰部裙头下有宽绅,面相表情雍容华贵、娴静慈祥。

坐白象象征功德圆满,他专司人间的“礼”与“德”,修行于四川峨眉山。

地藏菩萨

这位是地藏菩萨,主管人间的生死与苦恼,修行之山是安徽的九华山。

后面这个位置是十六臂观音,他有十六只手臂,且每个手心都有眼睛,寓意普渡众生。

十六臂观音

后墙部分这组壁塑,有专家初步断代为五代时期的作品,当然还需进一步的考证,不过从外表来看,它的确比前面那部分显得更久远一些,而且人物的表情更加细腻、生动。这里讲述的是释迦牟尼在为其母亲超度灵魂、讲经说法的场面,又名千人听经图。

千人听经图

孔雀冥王

这位是孔雀冥王,就是孔雀成佛以后的形象,这里有孔雀开屏的形象,虽然泥塑已被破坏了许多,但可以想象当年也是很壮观的场景。

药王菩萨

前面是药王菩萨,隋唐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他能作为菩萨的形象被供奉于佛寺当中,可见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之高了,两旁还有中国十大名医的塑像。

——佛本行连环壁塑故事精选

水陆庵的释迦牟尼佛传故事,题材比较全面,内容也比较丰富,而其艺术形式与风格,也多与敦煌,麦积山,云岗、龙门石窟有所变化。具有晚期艺术的许多特点。现精选佛本行故事中,最有代表性的几个重点故事介绍于下,以供观览。

①菩萨乘六牙白象梦中“托胎”

“托胎”是“释迦八相”之一。但佛教各派对“释迦八相”,有不相同的解释。大乘的“释迦八相”,分别为:“降兜率天”,“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涅槃”。而后来小乘的“释迦八相”分别为:“降兜率天”,“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涅槃”。

水陆庵壁塑上的“托胎”,位置在北山墙正中内的三重槍庑殿上,有一个乘六牙白象的菩萨,由空中冉冉而降,三重庑殿内,摆着一张又大又阔气的床,床上躺着美丽的摩耶夫人,六牙白象抚摩着她的右腋。于是摩耶夫人便怀了胎。

②佛母摩耶夫人的腋下“出胎”

摩耶夫人怀胎后,按照印度的风俗习惯,她是要回到娘家去生孩子的,但雕塑中未出现她回娘家的场面,突然她分娩时间到了,就在三重檐庑殿第二层殿宇的左角,立着雍容华贵的摩耶夫人,举起了她的右手,侍奉人从她的右腋下抱起了才分娩的悉达多太子,在摩耶夫人的背后,似乎有一株小树,表示着这里就是释迦牟尼降生的卢毗尼花园,这就是八相中的“出胎”。

③逼真生动的九龙沐浴

悉达多太子果然非同凡俗,他刚生下来,有龙王兄弟二人,一名迦罗,一名郁迦罗,他们带着七条小龙,飞到悉达多降生地的殿檐下,一边施展法术吐出适度的温水,一边喷冷泉,为太子沐浴而引水。雕塑中还有一个年轻而美丽的妇人,抱着悉达多赤躯小心翼翼地为他作浴。这就是有名的九龙为悉达多沐浴的故事。

这个雕塑群用笔极为简练,但它却合理的利用了周围的环境,例如殿角屋檐下本来就雕有龙的形象,利用殿宇装饰为故事情节服务,从而形象的表达了故事的内容。

④生后走七步作惊世豪言的《降生》

《普曜经》说:“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莲花,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狮子吼声:“上下与四维,无能尊我者!”

水陆庵庑殿上的悉达多太子,浴后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莲,走向庑殿的正中央,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

上述水陆庵有“托胎”、“出胎”、“九龙浴”、“降生”、等佛故事联环壁塑,其环境设置在三重槍庑殿之内,在如此复杂的故事情节中,只用了廖廖数个人物的形象,如此准确的表达了这些情节曲折,内容复杂的宗教命题。这种略去冗节,攫取最富有表达重点的瞬间镜头,充分发挥雕塑艺术语汇的特点,着意刻划人物的手法,收到了笔简意骇的艺术效果,切实是难能可贵的。

从雕塑风格上看,三重檐庑殿之斗拱、悬柱、挑角、楝梁、楯柱等木结构形制,无不清晰可见,连装饰构件的脊眉脊兽也是栩栩如生,赋彩更是金碧辉煌,整个建筑庄严浑厚凝重,真实地描绘了明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出胎”、“降生”、“九龙浴”中的悉达多太子形象,虽然他身体的比例远远小于雕塑中的任何人物,但他却始终占据着雕塑中的主要地位,构成这一艺术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以金碧辉煌的三重庑殿为背景,加上殿宇两傍的飞龙舞凤,使整个画面显得繁缛庞杂热烈,而比例小得多的悉达多太子,却显得单一简炼而有重点,这样的以繁衬简,以热烈场面陪衬重点人物的艺术手法,收到了突出重点人物的艺术效果,所以悉达多太子的形象虽小,而更能引人注目。

甚至连他小得一点点的生殖器,也特别引人注目,而他那神采奕奕的精神面貌,却主导着整个画面。

其次是摩耶夫人的塑像与着装饰,并没有按照佛教经典中的仪轨“眼若青莲花……”来雕塑,却把她雕塑成一个柔和俊秀雍容华贵的贵妇人形象,这也是明代画家尚重“柔和秀媚”画风的体现。

两旁雕塑的飞龙舞凤,是敦煌,龙门石窟以及同类佛传故事中所没有的,而水陆庵壁塑中飞龙午凤的体积,足足占了四个佛传故事雕塑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

这种雕塑风格是我国传统的艺术风格,也是从民间过喜庆节日时,以龙凤呈祥为标志的艺术形式中吸收的艺术营养。而这种艺术形式出现在佛教殿字重要的壁塑中,则是以说明佛教的晚期雕塑艺术,已经更加世俗化了。

⑤表达重大宗教命题的“涅槃”群雕

人有生必有死。“涅槃”是佛教的重大命,“涅槃”翻译为“灭度”、“灭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我们再来看看水陆庵壁塑艺术,是如何表现“涅槃”这一重大宗教命题的。

大殿南山墙的正中央,正好与北山墙正中央的“降生”故事相对,把“涅槃”故事放在这个位置上,一则是为了以它为中心,向四周群塑辐射,以表示“涅槃”与其它佛传故事的主从关系,二则是为了表示“涅槃”与对面“降生”等佛教故事中的重要地位,在艺术上正好是对称的。

“涅槃”故事雕塑在金碧辉煌的两重檐庑殿之内,释迦牟尼的金身倒卧在床上,右股叠足,两眼微合而朦胧半闭,两手伸出很自然的置于身上,呈现了一种似死非死,死而不僵的长眠状态,显得安乐自在,毫无临死前的畏惧和痛苦。

大迦叶、阿难、舍利佛、目锥连、阿那律、富楼那、须普提、迦旃延、邬波离、罗喉罗等十大弟子,守护在佛的周围,大徒弟迦叶是得佛衣钵的再传弟子,雕塑上的迦叶,对于佛的涅槃,丝毫没有悲哀伤感的表示,相反他却伸出双手合掌欲拍,在他那久经风霜长期苦修老诚练达的面部,露出了送师归真的庆幸微笑。

阿难是记诵佛教经典最多的传人,释迦牟尼涅槃前剌他:“付贰传化,无令断绝。”的重要委托,他深知佛是“果德既满而入于涅槃”。也知道涅槃是佛教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但他那面净如满目,眼苦青莲花的面部,却微露兄弟师徒离别之情,跪在佛的面前似在哀悼。

须菩提轻轻地拍了一下,提醒他不要再跪了,赶快问佛在他涅槃之后,僧众不遵戒律,以及不信佛经如何办等四件大事吧!壁塑上其它弟子,虽然对涅槃的意义,了解的不如迦叶那样深刻,但也知道灭谛是佛讲的重要道理,因而对佛的涅槃也都表示出同样的微笑。

其中两个弟子,眼望西方手指西天,好像告诉佛母摩耶夫人说:“你的悉达多太子已经果德园满入于涅槃了。”

壁塑中有两个未得道的小僧侣,因为不知道佛涅槃的道理,他们认为自己尊敬的老师要与世长别了,真的想痛哭一场,但当他们看到佛的十大弟子的庆幸局面,也只好掩面而哭,悲伤不已。

与整个场面形成显明对比的,是那些色界欲界的金刚力士,他们看到自己终生为之护卫的主人就要死了,佛陀慈悲的胸怀,救世的主张,无比的法力,足以使他们放声嚎啕大哭,也足以使他们如丧考妣,如薨君王,于是他们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两手外伸,无力的靠在殿前的朱柱上,张开有力的嘴吧,哭得响天震地。

这种悲哀欲绝,颓废失望的感情,与迦叶等“送师归真庆幸的微笑”,相得以彰,深刻的揭示了“涅槃”这一佛教重大宗教命题的深刻意义。从而使这组壁塑显得更加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壁塑中,有一个僧众掐住佛的鼻根,这正是民间抢救临死前的人的习惯作法,可见水陆庵的壁塑对于吸收民间营养是多么重视。总之,这组壁塑中佛的形象,周围环境的烘托,人物之间的相互表情,清楚而准确地揭示了“涅槃”这个重大的宗教命题。

这种善于运用简练壁塑语言,揭示和表达重大题材的表现手法,实为晚期佛教艺术的突出优点和艺术佳作。

——水陆庵晚期佛教壁塑艺术价值与精神的魅力

水陆庵的明代壁塑群的诸佛、菩萨造像及其佛传故事,经变故事等雕塑,是我国晚期佛教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它不同于佛教在南北朝时,讲求苦修悲惨世界的艺术风格;也不同于唐代“菩萨即宫娃,天上即人间”虚幻颂歌的艺术风格。

并且纠正了早期佛教雕塑中的保留的石雕手法,充分发挥了泥塑特有的自由伸展的性能。纠正了隋代头大身小,脸部呆板的缺点,代之以健康丰满的面形,比例匀称,精神焕发,衣纹流畅,本尊造像保持了唐代的慈祥典雅,而更显得肃穆庄严和等视芸芸众生的精神世界。

菩萨造像改变了唐代宫娃的妩媚,而代之以天男像的文静矜持。

而那些供养菩萨却是合适美丽的发髻,园中显方的面庞,绣满花朵的衣服和帔帛,自然的重迭于婀娜动人的躯体,微微张开的眼睛和深陷的嘴角,透露出妩媚的妇女柔和温顺,给人以肌肉的质感。

阿难的聪颖智慧和朴实温顺,迦叶的老诚持练和沉着稳重,天王的威武健壮,力士的凶猛暴烈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一组佛像或一个佛传故事,经变故事都有其相适应的神情和面相体态。而那些陪衬烘托诸佛,菩萨的佛座,背光,座骑、幡盖和附着的古代建筑、花卉翎毛,珍禽异兽也都真实生动,具有独立欣赏的艺术价值,与早期佛教艺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风格,形成显明的对比。

水陆庵壁塑艺术,作为晚期佛教代表作之一,无论在思想内容,人物安排,还是在诸佛、菩萨的造形,绘画艺术,陪衬装饰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特点和新内容。

——千年之光、丝路明珠

水陆庵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一带一路千年之光新时代文化先行者,水陆庵不仅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不仅是思想的,也是生活的。不仅传递三教合流的文化核心价值观,更可以上升为国家乃至世界的普世价值。

·水陆圣境……3700余尊彩塑艺术和故事情节令人惊叹:以古鉴今,其所彰显的艺术造诣撞击着时代工匠的“神经元”。

·东方华藏……茹古涵今,其所隐含的文化内涵点化着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