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颖甫思想特点 名医曹颖甫生平与学术思想解读

2019-01-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曹氏名家达,字颖甫,又字尹甫,号鹏南,晚署拙巢老人,生于1868年2月21日(清同治七年戊辰正月二十八日),殉难于1937年12月7日(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十一月初五),江苏江阴人.少时习举子业,并接触医书,工文学,善词章,长于画梅.清光绪21年(1895年)举孝廉,当时,房师是嘉定的秦芍龄先生,也明医理,基于文学功底扎实,同时又对医学热衷,尔后就学于南菁书院并肄业.曹颖甫思想特点 名医曹颖甫生平与学术思想解读南菁书院山长黄以周(元同)是著名的汉学大师且兼知医学,治经之余以考据训诊

         曹氏名家达,字颖甫,又字尹甫,号鹏南,晚署拙巢老人,生于1868年2月21日(清同治七年戊辰正月二十八日),殉难于1937年12月7日(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十一月初五),江苏江阴人。

少时习举子业,并接触医书,工文学,善词章,长于画梅。清光绪21年(1895年)举孝廉,当时,房师是嘉定的秦芍龄先生,也明医理,基于文学功底扎实,同时又对医学热衷,尔后就学于南菁书院并肄业。

曹颖甫思想特点 名医曹颖甫生平与学术思想解读

南菁书院山长黄以周(元同)是著名的汉学大师且兼知医学,治经之余以考据训诊之法移治医经,尤其是对《伤寒论》有所研究,两位老师以儒通医,曹氏受他们的影响,在治经学的同时涉猎医学,对有关伤寒学方面的认识有独到见解,曹氏聪颖过人,颇得先生薪传,时常以张仲景之方为人治病。

曹颖甫思想特点 名医曹颖甫生平与学术思想解读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举后庚子辛丑补行科举人,光绪壬寅(1902年)登贤书,光绪甲辰年(1904年)诏罢科举,征选知县不应,曹氏即绝意于仕途,居家潜心于中医。

辛亥革命后,曹氏即业医维生,民国6年(1917年)前后悬壶于沪上。民国8年1919年冬,曹颖甫来到上海,被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15年创办)聘为伤寒教员,不久,又接替郑传笈任教务长,负责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兼主同仁辅元堂诊务。

在校亲自开设讲座,教授《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以其精深汉学功底,对文深义奥的仲景原旨讲解透彻,为学生所折服,学生数百人。

著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据后裔曹福基等述,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日寇侵华攻占上海,曹氏离沪避居,返回家乡。间隔不久,12月1日江阴城陷:日寇占领江阴后,欲借曹之声望,诱其登任区域维持会长,先生坚拒。

12月7日午前,一年轻妇女被日寇追逐,躲逃至曹宅,先生闻声拄杖而出,怒不可遏,挥动拐杖,上前厉声骂斥拦阻,日军举枪便打,曹先生胸脯中手弹,顿受重伤,双手捂住胸口,日寇见其未倒又用刺刀捅腹,先生肠溢腹外犹舞杖痛骂,直至气绝,壮烈殉难,时年70岁。

曹颖甫故居原位于江阴市司马街南侧座北朝南,前后五进。江阴市政府于1991年初将中厅三间及侧厢两间移建今址的马街北侧,并塑曹颖甫像,以致纪。  

     朱丹溪从临床实践出发,深知该病病程长,需要长时间治疗调理,他说“此病之初,或三五年,或十余年,根深矣,势笃矣。欲求速效,自取祸耳!知王道者,能治此病也。

”他指出,在治疗的同时,情绪调节、饮食调理等非常重要,他认识到本病“最忌食盐,否则发疾愈甚”,且一定要“却厚味,断妄想,远音乐”。“断妄想”,即节情志;“远音乐”当包含慎起居、远房闱等,清心寡欲,静养身体;“却厚味”应包括戒烟酒和脂膏厚味、辛辣炙焯之品,饮食宜清淡,三餐宜匀称,不能过饱等等。  

      朱丹溪治“杨兄,年近五十,性嗜好酒,病疟半年,患胀病,自察必死,来求治。诊其脉弦而涩,重则大,疟未愈,手足瘦而腹大,如蜘蛛状。予教以参、术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为臣,黄连、陈皮、茯苓、厚朴为佐,生甘草些少作浓汤饮之。

一日定三次,彼亦严守戒忌。1个月后疟因汗而愈。又半年,小便长而胀愈。中间稍有加减,大意只是补气行湿。       综上所述,朱丹溪论治鼓胀确有真知灼见,对指导当前的临床医疗实践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