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怠事件是真的吗 “金无怠案” 美中情局所谓中美谍战中的成功案例

2018-11-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美谍战"一直是秘而不宣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自2010年起,中国捣毁了美国中情局(CIA)一个在华间谍网,令其遭受数十年来最重大损失之一."美国长期以来贼喊捉贼.中国大陆媒体如此高调援引美媒报道,说明如果情况属实,那真是给中国人出了一口恶气.纽约时报的报道又一次提醒我们,美国强权主义是不容中国强大的,我们千万不要做"东郭先生".我们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金无怠事件是真的吗 "金无怠案" 美中情局所

“中美谍战”一直是秘而不宣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自2010年起,中国捣毁了美国中情局(CIA)一个在华间谍网,令其遭受数十年来最重大损失之一。”美国长期以来贼喊捉贼。中国大陆媒体如此高调援引美媒报道,说明如果情况属实,那真是给中国人出了一口恶气。纽约时报的报道又一次提醒我们,美国强权主义是不容中国强大的,我们千万不要做“东郭先生”。我们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金无怠事件是真的吗 “金无怠案” 美中情局所谓中美谍战中的成功案例

我们党在建党之初,谍报工作关系党的生死。在1930年代的上海,推行了严密手段的防止敌人的渗入。特别是在处理内部叛徒或嫌疑人方面,毫不手软。防谍工作如果不慎之又慎,党很可能面临灭顶之灾。顾顺章叛变,导致党中央被迫从上海撤退到苏区,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受巨大的破坏,多名中共地下党员遇害,被称为“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这都是血的教训。

金无怠事件是真的吗 “金无怠案” 美中情局所谓中美谍战中的成功案例

据美国媒体报道,1985年,中国大陆安全部一个官员叛逃美国,直接导致中国在美国潜伏40余年最杰出间谍金无怠的被捕。中共在“金无怠案”方面一直保持着缄默,而美国中情局却时常以此案作为中美谍战中成功的案例之一。

金无怠(英语:Larry Wu-Tai Chin,1922年8月17日-1986年2月21日),1922年出生于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1938年(一说1948年,在此之前的二战时期则为美军联络办公室工作)开始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担任译员。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外广播情报处翻译人员、分析家、档案管理人员,一说为美国东亚政策研究室主任。1985年11月22日,金无怠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被指控6项间谍罪和11项欺诈和逃税罪。1986年2月,陪审团裁定金无怠的所有17项罪名成立,并定于3月4日判刑。但在宣判日期之前的2月21日,金无怠在狱中自杀,终年63岁。

金无怠1922年出生于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1938年(一说1948年,在此之前的二战时期则为美军联络办公室工作)开始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担任译员,1944年被中国情报机构招收。1949年到香港为美国驻香港总领馆工作,1952年,加入中央情报局,并开始在冲绳岛为美国中情局外国广播情报服务局(或译“对外广播情报机构”)工作,于1961年调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罗沙(一说1952年后很快就调至加利福尼亚州圣塔罗沙,后又调至弗吉尼亚州中情局兰利总部),1965年加入美国国籍。

在日本冲绳(一说在美国夏威夷),他认识了台湾女主播周谨予,并与之结婚。1981年,金无怠退休,并由于其工作的出色表现获得中情局颁发的奖章。退休之后,金无怠仍在中情局担任顾问工作。

金无怠案的陪审团认为,金无怠的间谍活动主要包括:

在朝鲜战争中,通过联合国军翻译的身份,为中国提供志愿军战俘营的地址,延缓了美军在战争中的进程。

在1960年代,金无怠为中国提供关于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情报,使中国对美外交处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在中美建交过程中,他使中国掌握了尼克松总统希望和中国建交的情报,使美国在中美建交过程中作出许多重大让步。

金无怠还在越南战争期间为中国和越南提供美国政府的对越态度,包括发动战争、退出战争等情报。

被捕后,金无怠承认了自己确有间谍行为,但坦白的唯一情报是在中美建交过程中,秘密提供给中国关于美国总统对中美关系决策的情报,并因此声称自己对中美两国建交有功。

然而中国方面否认与其有任何关系。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李肇星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金无怠事件是美国反华势力编造出来的,中国政府爱好和平,从来没有向美国和任何其他国家派遣过任何间谍。中国政府不会承认这件反华事件,也不认识这位自称是中国间谍的金无怠先生。”

金无怠在狱中自杀,死因是用塑胶袋蒙住头部后窒息而死。美国此后也没有对这一轰动的间谍之死做任何更深入的调查。其妻周谨予1998年出版了《我的丈夫金无怠之死》一书。书中对金无怠的自杀提出质疑,提出诸多疑点,例如金无怠死时面容平和,不似窒息而死,作者认为金无怠之死“是个谜,谜底要大家去分析”。 美中关系像大海,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涛汹涌,金无怠无疑是被时代巨浪所冲走的悲剧人物。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民族解放,所有那些在“看不见的战线”孤身奋战的“余则成”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将与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