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华涛个人资料 滕华涛:艺术创作是漫长的过程

2019-05-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滕华涛,著名导演.监制.制片人.2009年他以都市生活情感剧<蜗居>引发大众的关注,同年凭借电视剧<王贵与安娜>获得第15届上海电视节最佳导演奖.2011年执导的治愈系电影<失恋33天>获得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并成为当年票房黑马.2018年他相继监制剧集<全职高手><鳄鱼与牙签鸟>.同年执导的科幻电影<上海堡垒>进入后期制作,电影或将于2019年与观众见面.滕华涛个人资料 滕华涛:艺术创作是漫长的过程撰文:滕华涛我在很早的

滕华涛,著名导演、监制、制片人。2009年他以都市生活情感剧《蜗居》引发大众的关注,同年凭借电视剧《王贵与安娜》获得第15届上海电视节最佳导演奖。2011年执导的治愈系电影《失恋33天》获得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并成为当年票房黑马。2018年他相继监制剧集《全职高手》《鳄鱼与牙签鸟》。同年执导的科幻电影《上海堡垒》进入后期制作,电影或将于2019年与观众见面。

滕华涛个人资料 滕华涛:艺术创作是漫长的过程

撰文:滕华涛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决定做电影和做导演了。因为家庭的原因,父母(滕文骥、翁路明)都是导演,所以我在中学时期就决定考北京电影学院和做导演了,但当时选择的是编剧专业。当时想做电影,但并不是一个事业的概念。当时就因为我在寒暑假的时候总是跟父母一起去拍戏现场,只是觉得特别好玩,可以去好多地方,可以和很多朋友经常待在一起,就觉得这个职业很不错。

滕华涛个人资料 滕华涛:艺术创作是漫长的过程

后来进入电影学院,进行专业学习,帮我们打开了更大的眼界。我上学的时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个时候中国看电影的渠道还没有那么方便。

虽然因为自己父母的原因,我自己可以去电影资料馆看一些电影,但毕竟没有那么系统。上了电影学院之后,我们学校师资力量特别好,当时崔子恩、戴锦华、崔卫平这些老师都在教本科生,所以我们在系统的电影学院的编剧专业里,除了学习写作技巧之外,也看了大量电影。

滕华涛个人资料 滕华涛:艺术创作是漫长的过程

也就是因为上学的时候看到很多大师的电影,大部分都是黑白的,所以一直很想什么时候有机会,有合适的题材和故事,尝试一下这种偏黑白风格的电影。

演员舒淇在《上海堡垒》拍摄现场

其实,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风格,有些导演可能侧重画面感,有些导演可能侧重叙事。虽然是文学系出身,但以我自己作为导演来讲,并不是因为我是文学系毕业的,就只注重故事内容的表达而不重视形式上的或者画面上的表现方式。

我会根据不同的作品做不同的表达处理,有的作品会更偏重文学性的表达,比如《等风来》这样的作品。有的可能会侧重于电影的形式感,比如我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一百个小偷》,会有更多形式上的想法。其实就我的作品来说,每一个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遗憾。我目前拍完的作品中,《蜗居》算是完成度最高的一部。

电视剧《蜗居》剧照

电影主要呈现的氛围也是根据每次题材的不同来决定的。比如拍《上海堡垒》要呈现出的氛围和拍《失恋33天》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没有一个特别的自己持续不断要拍的题材,我还是比较喜欢经常换一换想拍的东西,所以可能会根据要拍的东西来决定。

其实自己的灵感和电影本身的气质并不矛盾,所有的电影都是我在最开始,比如说阅读一本小说的时候就会有想法来做的,在那个时间段可能文字带来的一些想法带给我的灵感,就会统一到之后视觉的想法和要求上面去了。迄今为止拍摄的电影中,《等风来》印象比较深,因为毕竟我们在尼泊尔这个地方拍摄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那是和中国完全不同的场景、风光、文化,拍摄的印象就会比较深。

电影《等风来》剧照

很多演员都会有对我的创作有很深刻的影响,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需要靠演员来把人物演出来,所以跟他们的合作就变得特别重要。我早期刚开始拍戏的时候,像王志文老师,也教给过我很多他关于电影表演方面的理解、对人物的看法等等。

后期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在发现一些演员,根据剧本的情况来做对演员的判断。就像后来我合作比较多的海清、白百何、文章、张嘉译,这些演员都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某些特点,在我们的某一部戏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之后,我作为导演看到他们对角色表达的一些特点后,可能会有另外的一些想法,想让他们尝试另外一种人物状态和表演的感觉,可能就会形成多次的合作。

在创作上,不管对演员来讲还是对我们来讲,都有更大的可能性。

电影《失恋33天》剧照

其实在电影这条路上,我觉得能够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或者在很好的时机做有趣的事情肯定也是有运气的成分的,我个人的性格也比较适合做这个工作,毕竟电影在拍摄过程中需要和太多的人打交道和沟通。由于我比较善于和别人沟通的性格,所以能遇到许多志同道合的人。

我觉得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不管是创作初期的剧本构思还是拍摄、后期制作,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很少有能仅仅靠灵光一现,就能使作品发生什么实质性改变的情况。

《上海堡垒》拍摄现场,滕华涛导演在给演员高以翔讲戏。

现在电影工业发展极为迅速,科技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我自己也一直在变化当中。因为我本身也并不是特别喜欢只拍一种类型的作品,所以我一直跟着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做一些不同的尝试。从技术上来说,比较明显的作品可能就是《上海堡垒》,但是目前还在后期制作当中。

整个创作上的想法,是出于中国电影发展到现在需要一些重工业的、高技术含量的作品。所以我也想尝试一下,在技术方面做一些突破,因此《上海堡垒》会有大量的特效镜头,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故事,整体变化还是很大的。

这五年来我一直在做这个作品,它改编自江南的一部小说,但整体的制作难度非常大,而且有别于国内其他玄幻、魔幻题材,它是一个更未来的跟外星人作战的比较重的一部作品,所以这几年一直在不断挑战中。这次主要就是想要在技术上做更多的尝试,希望能够带给中国电影一些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