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宗王刘如意 【刘如意怎么死的】赵隐王刘如意之死

2019-05-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邦死后,汉惠帝即位,惠帝年幼有吕太后称制,在称制后她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消除政敌,打击异己势力.杀功臣,除皇子.赵王刘如意就是吕后要铲除的皇子中的一位.吕后在制造"人彘"事件杀死刘邦最宠幸的妃子戚夫人以后,又把魔掌伸向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那么刘如意怎么死的呢?广宗王刘如意 [刘如意怎么死的]赵隐王刘如意之死刘如意简介:刘如意(?-前194年),汉高祖刘邦第三子.他是刘邦和宠妃戚夫人所生的儿子.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封代王,九年(公元前198年),徙为赵王.因母有宠,刘邦数欲立

刘邦死后,汉惠帝即位,惠帝年幼有吕太后称制,在称制后她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消除政敌,打击异己势力。杀功臣,除皇子。赵王刘如意就是吕后要铲除的皇子中的一位。吕后在制造“人彘”事件杀死刘邦最宠幸的妃子戚夫人以后,又把魔掌伸向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那么刘如意怎么死的呢?

广宗王刘如意 【刘如意怎么死的】赵隐王刘如意之死

刘如意简介:

刘如意(?—前194年),汉高祖刘邦第三子。他是刘邦和宠妃戚夫人所生的儿子。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封代王,九年(公元前198年),徙为赵王。因母有宠,刘邦数欲立为太子,以大臣与吕后反对而罢。刘邦惧吕后谋害,乃以周昌为赵相护卫之。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政,派人将其毒死,时年不详,无子。谥为隐王。

广宗王刘如意 【刘如意怎么死的】赵隐王刘如意之死

刘如意是汉高祖刘邦第三子。他的四弟汉文帝生于前202年,因而刘如意出生年份不迟于前202年。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吕后的儿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此时刘如意对王位已无任何威胁,但吕雉依旧念念不忘昔日仇恨。吕雉先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征召刘如意入宫,但护卫大臣赵国相周昌受刘邦重托誓死保护赵王刘如意,其知道吕雉的险恶用意,于是以赵王年弱多病,有恙在身为由三次拒绝中央政府的征召。吕雉知是周昌在暗中作梗,但周昌亦曾有恩于刘盈,况且周是沛人,刘邦同乡,故友甚多,其为人又正直,敢于直言,不便下手。

广宗王刘如意 【刘如意怎么死的】赵隐王刘如意之死

狡猾的吕雉于是采取迂回战术,先下令征召周昌进宫,周昌前脚刚离开赵国,吕雉又下了一道命令,征召刘如意进宫。这样刘如意在争太子之位中失败,再失去父皇保护,母亲不在身边(在皇宫中),而敌对的吕后又出手扣留周昌。此时刘如意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底下臣工又惧怕吕后,刘如意只好前往。在周昌进京之后,拜见吕后,吕后非常生气地骂他:“难道你还不知道我非常恨戚夫人吗?而你却不让赵王进京,为什么?”

如此一来刘如意虽贵为赵王,入京后已是岌岌可危,但即位的刘盈已有所察觉,幸而刘盈心地仁慈,不长于政治,更念及兄弟手足亲情,处处袒护赵王。甚至为防止吕后把刘如意杀掉,更是亲自迎接刘如意,且跟刘如意形影不离,连睡觉都同席共枕,不给吕后以机会,以此极力保护刘如意。使得吕后数次欲杀刘如意,但每次都被刘盈化险为夷。

公元前194年十二月,刘盈外出,心疼弟弟不愿其早起,想让其多睡会儿,留刘如意在宫中。刘盈一走,吕后爪牙立即报告吕后,于是吕后派人趁刘如意此时单独在寝宫的,将其毒死,时年十五岁。谥号为隐王,其母戚夫人也遭惨痛苦非人的折磨。

至于赵王的死因史书上说法不一:

《史记·吕太后本记》载:“孝惠元年十二月(公元前194年12月),帝晨出射。趙王少,不能蚤(早)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酖饮之。犂明,孝惠还,赵王已死。”《汉书·高五王传》载:“吕太后征王到长安,酖杀之。

”《西京杂记》载:“惠帝尝与赵王如意同寝处,吕后欲杀之而未得。后帝早猎,王不能夙兴,吕后命力士于被中缢杀之,及死,吕后不之信。以绿囊盛之,载以小軿车,入见,乃厚賜力士。力士是东郭郭门外官奴。帝后知,腰斩之,后不知也。

” 那到底刘如意是如何死的呢?是哪种观点更属实呢?梁玉绳《史记质疑》云:“《史》、《汉》皆以吕后鸩杀赵王,而《西京杂记》言吕后命力士缢杀之。力士是东郭门外官奴,惠帝后知,腰斩之。与《史》、《汉》异。夫惠帝护赵王甚挚,宁有不究其死者?若果得实,则惠帝此举甚快,可谓能用刑矣。”虽然清人梁玉绳也看到了三部资料记载的不同,但是也没有具体考证。笔者就这一问题作具体剖析。

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戚夫人死后,刘如意在宫中与惠帝住在一起。两人关系融洽,吕后很难找到机会下手。孝惠元年十二月,惠帝清晨出去狩猎,赵王如意年龄小不能早起,就趁机派人毒死了如意。《汉书》的记载很简略,只记结果没提过程。

只是说如意被吕后召到长安,毒杀之。《西京杂记》的记载讲到惠帝清晨出猎跟《史记》的记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细节不一样,该处的记载是吕后命大力士勒死如意后,还亲眼目睹才放心。不管哪种说法都達成共识的是如意是被吕后杀死的。

那究竟是毒死还是勒死的呢?《史记》和《汉书》观点大致归为一类,《西京杂记》归为一类。由于没有实录可考,所以我们只能从三部史料本身去探究。下面主要就《史记》和《西京杂记》作对比来探究。

笔者更赞成《史记》和《汉书》毒死刘如意的观点。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成书年代上讲,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成书,而《西京杂记》的成书年代不详。因为作者历来多有争议,有的说是刘歆,有的观点说是吴均,有的观点说是葛洪。但无论作者是谁,都不影响两书成书年代早晚的分析,我们可以从所有有争议作者的生平去探究。

刘歆(约前53~23),西汉末经学家、目录学家;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葛洪(284~364)为东晋道学家、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从以上有争议的作者的生平可以看出没有哪一个作者生活在司马迁之前。所以《西京杂记》的成书年代一定晚于《史记》。按照史书成书年代越早越接近史实的观点来说,《史记》司马迁的观点应该更接近于事实真相;

(二)从作者的个人品格和人生阅历上看,《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曾经是史官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父亲的教诲,更懂得秉笔直书的重要性,这种品格从他与汉武帝的关系以及所受的非人待遇上可以体现出来。而无论是经学家刘歆、还是文学家吴均、炼丹家葛洪都没有太史公史官世家的良好传承,以及特殊的人生境遇。

这种特殊的背景与人生阅历使司马迁在写作时会最大限度的接近史实的真相。从这一层次上讲,《史记·吕太后本记》中的观点更接近史实本身;

(三)从三部书的性质上分析,《史记》、《汉书》都是史书,而《西京杂记》的记录主要是风俗及逸闻趣事,不如前者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西京杂记》更多的是给读者以趣味性,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和想象空间。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证明赵王如意被毒死的观点更有可信度;

(四)从事件本身来考虑,赵王刘如意生于高祖九年(前198),这样说来刘如意被杀的时候只是个八岁的孩子,《西京杂记》讲到吕后派大力士去勒死赵王如意。这真是“杀鸡焉用宰牛刀”,对于杀死一个孩子何必劳师动众呢?随便一个什么人就可以杀死他。爱装网小编认为,《西京杂记》的观点是后人为凸显吕后凶残、狠毒的性格,给添加上去的,更多的带有文学色彩。

前194年十二月,因为一天早上刘盈出外打猎,看如意酣睡不忍叫醒,独自离寝,吕后乘机将其毒死,时年十五岁。谥为隐王,其母戚夫人也遭惨害。以上就是爱装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刘如意怎么死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