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故居(谭嗣同纪念馆)

2018-09-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谭嗣同故居(谭嗣同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现存建筑面积762平方米,通高8米,三栋二院一亭,硬山顶,设封火墙,盖小青瓦,共有大小房舍24间,保存基本完整,系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布局严谨.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谭嗣同故居(谭嗣同纪念馆)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改革家潭嗣同曾在故居内生活多年,练文.习武.结交维新志士.寻求救国真理.从事变法活动.故居现存潭嗣同的书斋.卧室及他父亲谭继洵.夫人李闰的起居室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谭嗣同故居(谭嗣同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现存建筑面积762平方米,通高8米,三栋二院一亭,硬山顶,设封火墙,盖小青瓦,共有大小房舍24间,保存基本完整,系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布局严谨、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谭嗣同故居(谭嗣同纪念馆)

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改革家潭嗣同曾在故居内生活多年,练文、习武、结交维新志士、寻求救国真理、从事变法活动。故居现存潭嗣同的书斋、卧室及他父亲谭继洵、夫人李闰的起居室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谭嗣同故居(谭嗣同纪念馆)

故居于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修复并对外开放。

谭嗣同故居它始建于明朝末年,主体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后由谭嗣同的祖父谭学琴购为私宅。谭学琴之子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因此这一宅院又称“大夫第”。谭嗣同的出生之地,是北京宣武城南懒眠胡同父亲的官邸,他从13岁第一次回到故乡开始,其后虽随作宦的父亲远去甘肃兰州,也曾壮游大江南北,但先后曾在“大夫第”度过了许多峥嵘岁月,寻求拯民救国的真理,结交唐才常等维新志士,开展改革变法活动。

谭嗣同故居(谭嗣同纪念馆)

他慷慨任侠,早岁在京曾随“通臂猿”胡七与“义侠”大刀王五习武,故居的庭院,见证了他闻鸡起舞的剑影刀光;他博学多才,“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搌衣千仞的《潼关》,就是他14岁时的少作,故居书房的三更灯火,陪伴他写了许多传诵至今的诗文。

1898年四月应诏赴京变法,时年三十四岁。他就是在这里和夫人李闰分袂,除了赠以《戊戌北上留别内子》一诗,据说他们夫妇在别离前夜,还对弹谭嗣同亲制的《崩霆琴》与《雷残琴》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