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散药理 毒品知识——五石散

2019-0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寒食散又称五石散,其药方托始于汉人,由魏人何晏首先服用.关于寒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尽管"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五石散药理 毒品知识--五石散白居易<思旧>诗中说:"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

寒食散又称五石散,其药方托始于汉人,由魏人何晏首先服用。关于寒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尽管"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

五石散药理 毒品知识——五石散

白居易《思旧》诗中说:"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退之、微之、杜子、崔君分别指韩愈、元稹、杜牧、崔玄亮。白居易说这四人是唐朝的嗑药骨干,没事得瑟吸毒,以至于"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整首诗弥漫着浓郁的幸灾乐祸。

五石散药理 毒品知识——五石散

医圣张仲景最初开发五石散的目的,是为治疗伤寒。不料被三国大名士何晏调整了配方,变成了称霸魏晋的全民嗨药。

传说何晏耽声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流传。然而,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唐代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五石散药理 毒品知识——五石散

是古代神仙服食范畴中的一种。求仙药之事,起于秦始皇。汉武帝时,信奉方士李少君、栾大等,烧炼金石一类矿物,物为石药。寒食散与成仙无关,服之者多称去病强身,实际上为济其色欲。西汉时名医淳于意诊籍(病历记录)中,曾提到医治因服五色散而发疽之事。三国魏时清谈家、驸马何晏是寒食散的提倡者。当时,贵族中人相继服用,一时成为风气。

主要成分为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五种石药。服此药后,必须冷食、饮温酒、冷浴、散步、穿薄垢旧衣,如不散发,则须用药发之,因称寒食散。

服此药致瘫而死者,有裴秀、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等,学者皇甫谧则因服散而成残疾。其风自魏晋至唐,历五六百年而未中断。

曹歙、皇甫谧、靳邵、范曲、释道弘等,对寒食散深有研究,对药理学产生影响。唐初孙思邈《千金方》中录散方甚多,但深斥其祸。其后孟诜、薛曜又推挹乳石之功备至,故唐人用乳石、硫磺之类,也颇常见。降及明代,则演变为红铅。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引晋皇甫谧曰:"近世尚书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必加开朗,体力转强,京师翕然,传以相授......晏死之后,服者弥繁,于时不辍,余亦豫焉。"

何晏、王弼、嵇康、阮籍、王导、谢玄、谢灵运、陶渊明……名士无一免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两人给朋友的信件里不厌其烦地讨论如何"服散"。穷人吃不起但不妨碍参与热潮,这群人玩模仿秀,穿个破衣服噗通一声倒在街上,城管不来绝不起身,开始喊叫"好热好热,我药效发作了"……五石散嗨得全民皆飞,个个认为自己身上长翅膀,拎个棉花弓子就能装丘比特。

飞着飞着毛病就出来了。这东西是毒药,药效一发,全都摔下来,大头冲下摔得脑袋挤进了肩膀,叹号!变成l。文献学家余嘉锡在《寒食散考》说:"以为其杀人之烈,较鸦片尤为过之。""自魏正始至唐天宝,五百年间,死者数十百万。"

这药的毒性太大了。吃下五石散后要仔细调理,服散后一定不能静卧,要走路,并且要边走边喊,称"行散",不走不喊会被憋死。于是名士们满街乱窜鬼哭狼嚎,个个重金属嗓子,嚎叫起来响彻云霄。陶渊明先生是代表人物,"登东皋以舒啸",明显描述的是嗨完五石散后发药情形。以至于东晋街道办事处播放通知的大喇叭都拆了。

"行散"只是第一步。五石散别名"寒食散",本是治疟疾用,药性偏热,服用后全身酷热难当,必须以阴寒食物抑其燥火,"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只有这种极度深寒才能把服用五石散的药效发出去,先热后凉冰火两重天,相当于孙悟空从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出来之后钻进西门子冰箱。

必须这样,若不降温人会烧成灰,火葬场没生意做。为了降温彻底,更狠的方法是泼凉水。西晋大学者裴秀最爱用这招,可惜有年冬天太冷,活活泼死了。一层冰里面裹着他,远看像夹心冰棍,近看像水晶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