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智慧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

2018-04-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国际儒学泰斗.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二十五年心血力作!精装版升级上市,珍藏必收!★ 最全面.最丰富的阳明传记 最权威.最严谨的心学读本★ 冈田武彦大陆弟子.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钱明亲自审校★ 阳明精舍舍长蒋庆.畅销书<明朝一哥王阳明>作者吕峥诚挚作序★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学者余世存.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董平.浙江省儒学会执行会长吴光齐力推荐现在,呈现在你面前的这部<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是一位学贯东西.横跨儒释道的世界级大哲的毕生心血,也是他一生研究王阳明.践行阳明

★ 国际儒学泰斗、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二十五年心血力作!精装版升级上市,珍藏必收!★ 最全面、最丰富的阳明传记 最权威、最严谨的心学读本★ 冈田武彦大陆弟子、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钱明亲自审校★ 阳明精舍舍长蒋庆、畅销书《明朝一哥王阳明》作者吕峥诚挚作序★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学者余世存、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董平、浙江省儒学会执行会长吴光齐力推荐现在,呈现在你面前的这部《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是一位学贯东西、横跨儒释道的世界级大哲的毕生心血,也是他一生研究王阳明、践行阳明精神的生命之书。

他,是当代最著名的阳明学家,研究宋明理学首屈一指的专家。儒学大师杜维明曾评价:“在现代日本,研究王阳明最深刻也最纯正的是冈田武彦。

”他常年为日本知名企业高管讲解《论语》;曾与哲学大师张岱年对谈。他,68岁提笔写作《王阳明大传》,93岁完成,历时25年,写成煌煌八十余万字的著作。在书中,从家世渊源到师友交往,从人生经历到思想变迁,他为读者讲述一个最为丰富、最立体全面的王阳明。

为了写作这部作品,他不仅穷尽史料,吸收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还注重实地考察,年近八十岁来到中国,此后10年间组织了6次王阳明遗迹实地考察,足迹遍布中国八省区八十余县。

由此可见《王阳明大传》的权威和严谨。他,曾满怀信心地预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毕生践行阳明精神,致力于让普通大众懂得阳明学的真谛,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与古代圣哲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领悟先哲的情思和感怀。

他,不顾年事已高,满怀热诚地募集善款,修复中国境内多处阳明墓、纪念碑亭、阳明故居端云楼、阳明中学等。为中国人重新重视、重新认识王阳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对于推动当代王阳明热居功甚伟。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便是这样一部诚意之作,它权威、丰富、平易、真挚,并有一种浓厚的情感藏于字里行间,只为让你了解真正的而不是为误解的王阳明,让你了解心学的真谛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心灵鸡汤。此次精装改进了包装方式,使图书显得更为经典,相信它能成为阳明心学爱好者珍藏的心爱之书。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写给大众的最全面、最丰富的王阳明通俗传记,也是最权威、最严谨的心学读本。“在现代日本,研究王阳明最深刻也最纯正的是冈田武彦。

”(儒学大师杜维明语)冈田先生68岁提笔写作《王阳明大传》,93岁完成,花费25年心血,全书煌煌八十余万字。在穷尽中日两国史料、研究成果和6次考察阳明遗迹的基础上,冈田先生张弛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思想的形成过程。

在书中,作者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史料互证,探讨人生经历和师友交往对王阳明思想形成的重大影响,擅长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真实内心,补充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因而是全面了解王阳明传奇一生,轻松读懂阳明心学核心精髓的首选权威读本。

冈田武彦(1909—2004):国际儒学泰斗、国际阳明学大师、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宋明理学研究首屈一指的专家,曾与张岱年对谈,被儒学大师杜维明赞为“儒学祭酒”。冈田先生对道家、禅学也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堪称当今世界学贯东西、横跨儒释道几个领域的哲学大师。

代表作有《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中国及中国人》《中国思想的理想及现实》等。为研究阳明心学,冈田先生曾亲访中国八省区八十余县市,行程两万余里。

又亲自捐款并大力募款,修复中国境内多处阳明墓和纪念碑亭,以及阳明故居的瑞云楼等,为中国人重新重视、重新认识王阳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阳明心学及传统文化的发展厥功至伟。

卷序章 圣哲王阳明第一章 阳明降世第二章 阳明先祖第三章 不羁少年第四章 五溺时代第五章 圣学之道第六章 倡导圣学第七章 龙场悟道第八章 龙场教化中卷第九章 “知行合一”说第十章 庐陵知县第十一章 京师讲学第十二章 滁州讲学第十三章 南京讲学第十四章 南赣戡乱第十五章 赣州时代下卷第十六章 江西时代第十七章 阳明苦难第十八章 倡导“良知”说第十九章 晚年思想第二十章 思田靖乱终章 阳明临终附录一 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附录二 阳明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