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怪为什么这么厉害 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收黑熊怪和红孩儿为家奴?

2018-08-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西游记>这本书反复读会有新的收获,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突然意识到作者一个隐喻和伏笔,极其有趣.最近,蜜糖(mizhitangguo)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西游记>里有两个妖怪,和悟空一样同病相怜,饱受金箍之苦.不同的是他们不用像悟空一样苦经八十一难,而是一开始就被观音菩萨收在了身边.不过,却也不再有机会像悟空一样终究成佛.这两个妖怪就是黑风山黑风洞的黑熊怪和号山火云洞的红孩儿.黑熊怪为什么这么厉害 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收黑熊怪和红孩儿为家奴?不过,我一直不明白的是,取经路上那么多的妖怪

《西游记》这本书反复读会有新的收获,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突然意识到作者一个隐喻和伏笔,极其有趣。最近,蜜糖(mizhitangguo)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西游记》里有两个妖怪,和悟空一样同病相怜,饱受金箍之苦。不同的是他们不用像悟空一样苦经八十一难,而是一开始就被观音菩萨收在了身边。不过,却也不再有机会像悟空一样终究成佛。这两个妖怪就是黑风山黑风洞的黑熊怪和号山火云洞的红孩儿。

黑熊怪为什么这么厉害 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收黑熊怪和红孩儿为家奴?

不过,我一直不明白的是,取经路上那么多的妖怪,菩萨为什么单单收了他俩呢?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理由呢?(之前蜜糖讲过观音菩萨的三个箍都给了谁?这是结果,那么菩萨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什么呢?)

黑熊怪为什么这么厉害 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收黑熊怪和红孩儿为家奴?

好黑好黑的黑风山黑风洞的黑熊怪

首先,这两个妖怪法力都很高强。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悟空知道黑熊怪偷走了锦斓袈裟,就找到黑风山与其斗法夺宝贝,打了十几回合不分胜负,就转回观音院回报师父:

黑熊怪为什么这么厉害 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收黑熊怪和红孩儿为家奴?

三藏道:“你手段比他何如?”

行者道:“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手平。”

跟孙平平打个平手法力也确实不错,那么红孩儿呢?似乎更高一筹,西游记里孙悟空为数不多的受伤经历,有一次就发生在和红孩儿的交战中,而且还差点死了。

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悟空和红孩儿第二次交手:

怒发泼妖魔,恼急猴王将。这一个专救取经僧,那一个要吃唐三藏。心变没亲情,情疏无义让。这个恨不得捉住活剥皮,那个恨不得拿来生蘸酱。真个忒英雄,果然多猛壮。棒来枪架赌输赢,枪去棒迎争下上。举手相轮二十回,两家本事一般样。

论坛上居然有个问题是:红孩儿是吴秀波演的么?

从打斗上看,两人也是不相上下。但是,红孩儿还有一样很要命的本事就是会喷火,而且喷的还是三昧真火。这个悟空就很难招架了,要捻着避火诀才行。但是他事先请了龙王来,心里有点轻敌,结果——

那雨淙淙大小,莫能止息那妖精的火势。原来龙王私雨,只好泼得凡火,妖精的三昧真火,如何泼得?好一似火上浇油,越泼越灼。

大圣道:“等我捻着诀。钻入火中!”轮铁棒,寻妖要打。那妖见他来到,将一口烟,劈脸喷来。行者急回头,刍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

原来这大圣不怕火,只怕烟。当年大闹天宫时,被老君放在八卦炉中,锻过一番。他幸在那巽位安身,不曾烧坏,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他

煼做火眼金睛,故至今只是怕烟。那妖又喷一口,行者当不得,纵云头走了。

这大圣一身烟火,炮燥难禁,径投于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堂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

差点死了,多亏猪八戒使了一个按摩禅法,浑身揉搓半天,才气透三关,转明堂,冲开孔窍,醒了过来。(脑补吃了变态辣鸡翅膀之后的感觉...)

三昧真火,白娘子也会呀,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法术

如此看来,黑熊怪和红孩儿法力都很高强。所以,观音菩萨收他们做家奴似乎也有道理,总不能收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吧(所以大蜜没被选上。)?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西天路上多磨多难,不仅不缺美丽的女妖怪,而且不缺法力高强的各式妖孽。所以,法力高强可以是理由,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理由!

那么,让观音菩萨收了他们,而且用了佛祖赠送的金箍儿的原因还有什么呢?

我们先从黑熊怪开始说,这个妖怪很有特点,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给了他一个形象的描述:你这妖怪是烧窑的还是卖炭的?黑的俊俏!也就是说,这个黑熊怪是黑乎乎的一个妖怪。

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行者来到了黑风山的黑风洞,砸门索战,结果看见了一个什么样的妖怪呢?

碗子铁盔火漆光,乌金铠甲亮辉煌。

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麃穗长。

手执黑缨枪一杆,足踏乌皮靴一双。

眼幌金睛如掣电,正是山中黑风王。

整个画风都是黑漆漆的

这妖怪不仅长得黑,而且,穿着黑盔甲,拿着黑樱枪,一黑到底。这个妖怪除了长得有特点,而且行为也很特别,和其他妖怪不同。他既不吃唐僧肉,也不求长生不老,他要的是唐僧的袈裟,是个贪心的妖怪。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金池长老放火想要烧死唐僧悟空,结果火势越来越大,惊动了正南二十里远黑风山里的一个妖怪,妖怪起身一看:

却是正北下的火光晃亮,妖精大惊道:“呀!这必是观音院里失了火!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时与他救一救来。”

好妖精,纵起云头,即至烟火之下,果然冲天之火,前面殿宇皆空,两廊烟火方灼。他大拽步,撞将进去,正呼唤叫取水来,只见那后房无火,房脊上有一人放风。他却情知如此,急入里面看时,见那方丈中间有些霞光彩气,台案上有一个青毡包袱。他解开一看,见是一领锦蝠袈裟,乃佛门之异宝。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东山而去。

本来是一心好意去救火,结果,看见袈裟动了贪念,连火都不救了,朋友也不要了,还要趁火打劫,太不仗义。

在《西游记》当中,唐僧取经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心路磨练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贪心是第一个要消除的。那么,为什么这个贪心的妖怪要长成一副黑乎乎的模样呢?在五行中,黑属水,水又是财,所以,黑熊怪就是贪念的化身。

贪念不除,穿着佛衣也没了佛心

那么,红孩儿呢?他可没有要唐师父的袈裟,他跟其他妖怪一样只是一心一一想要吃唐僧肉而已。但是,吴承恩还是通过细节的描写告诉了我们一些红孩儿与其他妖怪的不同之处。

刚才我们提到了,红孩儿除了打斗能力很强之外,还有一项很厉害的本领就是喷火。那么他是怎么喷火的呢?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孙悟空和猪八戒跑到火云洞门口要师父,双方言语不和就打了起来,打着打着红孩儿假装打不过,就开始放火:

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谶天炽地。

红孩儿放火是什么样的?手捂拳头、捶自己的鼻子、口里喷火、鼻子冒烟……这让我想到了很多人生气的时候的样子。明明是放火,为什么要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呢?再加上红孩儿浑身通红,肚子里一团火,更像是快气炸了。小小的一个孩儿,为什么吴承恩要把他描写成这样呢?

这就要说到,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刚才我们说到,黑熊怪其实暗指的是“贪念”。那么,红孩儿暗指的就是三毒中的另外一毒“嗔念”——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那么,这样两个代表着贪念和嗔念的妖怪,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收他们呢?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孙悟空请来了观音菩萨,同赴黑风山收黑熊怪。正走着遇上了那个叫“凌虚子”的苍狼怪,悟空掣棒打死了他,得了两枚丹药,就跟菩萨商量让菩萨变成妖怪模样,他变作丹丸,这样不用打就可以轻松收服妖怪(平平你是有多不愿意跟妖怪交手)。菩萨没法,只得也点点头儿,以心会意,以意会身,恍惚之间,变作凌虚子——

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转身却就变做一粒仙丹……

其实,这段对话已经说出了菩萨要收黑熊怪和红孩儿为家奴的重要原因: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菩萨若一念生恶即为妖怪,妖怪若一念生善,即为菩萨,所以悟空才会顿悟。

也就是说,菩萨自己其实也很清楚,她的内心也住着这两个妖怪,一个唤作“贪念”,一个唤作“嗔念”。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黑熊怪住在观音院的旁边,除了贪念之外,他还有“道分”。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菩萨变作苍狼怪,托着两粒丹药,走到了黑风洞:

菩萨认定,拿了那个玻璃盘儿,径到妖洞门口看时,果然是——

崖深岫险,云生岭上;柏苍松翠,风飒林间。崖深岫险,果是妖邪出没人烟少;柏苍松翠,也可仙真修隐道情多。山有涧,涧有泉,潺潺流水咽鸣琴,便堪洗耳;崖有鹿,林有鹤,幽幽仙籁动间岑,亦可赏心。这是妖仙有分降菩提,弘誓无边垂恻隐。

菩萨看了,心中暗喜道:“这孽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因此心中已是有个慈悲。

错了,悟空,他那个比你的高级

菩萨这时候已经有收了黑熊怪的打算。因为,能选这么一个地方生活的,可以是妖邪,也可以是仙真修道,菩萨的观音院不都离此不远吗?所以,这个黑熊怪虽说贪心,但却是可以点化的。

而红孩儿作为“嗔念”的化身,被菩萨收服也是很有预兆的,因为他为了跟悟空师兄弟斗法,曾经变作观音菩萨的模样,抓了八戒。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孙悟空受伤了,腾不得云驾不得雾,派八戒请观音菩萨降伏红孩儿,红孩儿知道之后:

他从那近路上,一驾云头,赶过了八戒,端坐在壁岩之上,变作一个“假观世音”模样,等候着八戒。那呆子正纵云行处,忽然望见菩萨,他那里识得真假?这才是见象作佛。呆子停云下拜道:“菩萨,弟子猪悟能叩头。”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86版电视剧《西游记》里面关于这一段的描述还是很贴近原著的。其实,作者写这一段是很有心的,想想西天路上,唐僧师徒遇到过多少妖怪,有几个变过观音菩萨的模样的?只有红孩儿一个。因为,红孩儿其实也可以看做是菩萨内心的“嗔念”,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也难逃修行的“三毒”,菩萨自己对此事也心知肚明。所以,就用了佛祖给的两个金箍儿,困住了这两个妖邪。

蜜糖(公众号:mizhitangguo)说:“贪嗔痴”是每个人坠入苦海的主要原因,“贪”排在第一位,菩萨便将黑熊怪安排在珞珈山的后山,不让它再危害世间。而红孩儿却带在身边,时刻提醒自己“戒嗔”。也正是世人都丢不掉贪念和嗔念,菩萨才一直都是菩萨,无法成佛,因为她要点化众生。这么说来,我们作为芸芸众生,也要学会自己度自己,戒贪戒嗔戒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