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蓝田壮壮 一对母子的两种精彩 于蓝、田壮壮原是"一家门"

2018-12-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于蓝.田壮壮原是"一家门" 电影圈里的铁骨妈妈和性情儿子儿子是名扬四海的大导演,母亲是在几代中国人心中深深扎根的大艺术家.母亲钢铁般坚强,六十多岁创办儿童电影制片厂时,手指被夹断一截,她却像没事人一般,让医生包扎一下,并随手将断指扔在垃圾桶里,继续投入工作.儿子是性情中人,当他自己有儿子的时候,甘愿放下工作,守在婴儿身边一年多,做专职奶爸.这是性格迥异的一对母子,但在中国电影史上,他们同样都是里程碑式的人物!这位母亲叫于蓝,她的儿子是田壮壮.于蓝田壮壮 一对母子的两种精彩 于蓝.田壮壮

于蓝、田壮壮原是“一家门” 电影圈里的铁骨妈妈和性情儿子

儿子是名扬四海的大导演,母亲是在几代中国人心中深深扎根的大艺术家。母亲钢铁般坚强,六十多岁创办儿童电影制片厂时,手指被夹断一截,她却像没事人一般,让医生包扎一下,并随手将断指扔在垃圾桶里,继续投入工作。儿子是性情中人,当他自己有儿子的时候,甘愿放下工作,守在婴儿身边一年多,做专职奶爸。这是性格迥异的一对母子,但在中国电影史上,他们同样都是里程碑式的人物!这位母亲叫于蓝,她的儿子是田壮壮。

于蓝田壮壮 一对母子的两种精彩 于蓝、田壮壮原是"一家门"

热血姑娘的明星轨迹

1921年,于蓝生于辽宁岫岩,两岁时随父母移居哈尔滨。

于蓝刚满八岁的时候,母亲患病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一房妻子。小小的于蓝迫于生计,只得投奔到沈阳老家的祖父那里。

“九一八”事变后,于蓝和家人几经流浪,最后停留在了北平。后来,于蓝被送进了一所贵族学校,但她只待了二十多天就离开了。曾受到过进步思想熏陶的于蓝,在日寇占领区再也待不下去了。她在心里呐喊:一定要找到抗日救亡队伍。

于蓝田壮壮 一对母子的两种精彩 于蓝、田壮壮原是"一家门"

1938年,于蓝从好友王淑源口里得知平西有抗日游击队,热血沸腾的于蓝就再也坐不住了,她第一次离家出走了。不料出师不利,刚到城门口就被日本鬼子逮住了。日子鬼子威逼利诱,想从她嘴里了解些情况,但于蓝虽是一弱女子,却硬得很,怎么着也不松口。

后来家里人上下打点来救她,而鬼子也确实没有什么把柄,只得将她放了。从此以后, 一家人对她严加看管,唯恐她又出去惹乱子。

但家人看住了于蓝的身体,却看不住于蓝的心。过了一段时间,于蓝终于等来了机会。有一天天降暴雨,家人对于蓝放松了警惕,于蓝举着一把油纸伞第二次离家出走。这一次很顺利,她直奔郊外,一路上机智地躲过了许多关卡,来到了“斋堂抗日根据地”。

在此之前,于蓝的名字一直是“于佩文”。1938年,17岁的于蓝和她的同窗好友赵书凤到延安去。在出发之前,出于对家庭的安全考虑,赵书凤请她的母亲帮助改个名字。赵妈妈说:“希望你们能走上一条平坦大路,凤儿就叫‘路’吧。”赵妈妈又帮于蓝改了个名字。她望着窗外的天空说:“就叫‘蓝’吧!万里无云的蓝天,你们走在蓝天下的大路上。”于蓝很喜欢这个名字,从此再也没有换过。

于蓝和其他十几名热血青年在一支抗日部队的护送下,用了近五十天时间,穿越封锁线,长途跋涉,终于在1938年10月24日抵达陕北延安。

在延安,于蓝被送进抗大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大,她的表演才能一下子显露了出来。没过多久,她就被调到了鲁艺实验剧团当演员。在这段时间里,于蓝演了许多话剧和秧歌剧,在火热的斗争生活中,于蓝的演技也越发淳朴自然。

于蓝接触电影是从1949年开始的,她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白衣战士》。于蓝前后共演了六部电影,形象个个鲜活生动,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