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李连达 李连达:老骥伏枥志千里 实验中心谱新篇

2019-0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连达:老骥伏枥志千里 实验中心谱新篇--纪念李连达院士医学实验中心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2006年3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年逾古稀的李连达院士被任命为中心主任.李院士带领刚刚成立的实验中心开始了艰难创业,一干就是十二年,直到去世前几个月还来中心指导科研.教育等各项工作.痰热清李连达 李连达:老骥伏枥志千里 实验中心谱新篇从仅有一张办公桌和七个工作人员的条件起步,李院士与中心同志运筹实验中心的发展规划,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平台,把握中心定位与科研方向,

李连达:老骥伏枥志千里 实验中心谱新篇

——纪念李连达院士

医学实验中心

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2006年3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年逾古稀的李连达院士被任命为中心主任。李院士带领刚刚成立的实验中心开始了艰难创业,一干就是十二年,直到去世前几个月还来中心指导科研、教育等各项工作。

痰热清李连达 李连达:老骥伏枥志千里 实验中心谱新篇

从仅有一张办公桌和七个工作人员的条件起步,李院士与中心同志运筹实验中心的发展规划,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平台,把握中心定位与科研方向,申报科研课题,培养研究生……经过近12年的努力奋斗,医学实验中心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已拥有70余名科研人员、资产近亿元、设有九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形成特色实验研究平台,完成和正在实施多项国家重点、重大及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痰热清李连达 李连达:老骥伏枥志千里 实验中心谱新篇

中心的实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全院、中医药行业、北京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了高质量的共享服务。

医学实验中心主任李连达院士

中心全体同仁听闻李院士逝世的噩耗,无不潸然泪下,谨以此文表达我们对李院士深深地怀念之情。

痰热清李连达 李连达:老骥伏枥志千里 实验中心谱新篇

一、总体布局 谋划新篇

医学实验中心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二级单位,成立晚,人数少,如何为中医药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李院士和其他中心领导、同事从单位长远发展考虑,对科研项目、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平台搭建等各项工作都认真谋划,总体布局。

中心成立之初就入职的王毅老师回忆说,李院士经验丰富,运筹帷幄,但每次都谦虚地跟年轻同志说“我不能做别的,但我可以给你们出‘馊主意'”“年轻人要放心大胆地去做”。经过大家充分讨论,“馊主意”逐步演化成中心发展的顶层规划:一个指导思想、两大任务、三个方向。

一个指导思想:用现代先进的理论、方法、技术,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服务;两大任务:开展好对外服务和科学研究;三个方向:中医、中药、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方法学探索。

李院士高瞻远瞩,把握中心的发展方向,再复杂的问题在他的头脑里都会转化为逻辑清晰的高度概括总结。在开会时,他常说的话就是“我要听干货”。 这个“干货”就是把那些寒暄、装饰、花架子去掉,直接说“想做什么,怎么去做”。这样就非常有效地锻炼了中心职工笃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地拿出真东西来。

在李院士指导下,医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拉开了序幕!

二、不拘一格人尽其才

李院士认为,作为新建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是医学实验中心赖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要不拘一格招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一方面,要引进一批学历和年龄结构具有优势的高水平的中医药实验研究人员,开展以医学实验为手段的中医药现代研究;另一方面,要公开招聘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以使医学实验平台的共享服务得到保障。

鉴于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全院和中医药行业提供大型的共享实验平台,李院士和中心同志一起,合理地设置了实验平台服务和项目研究的人员比例,既保证为全院提供共享服务任务的顺利完成,又为开展中医药前沿科学技术问题和实验方法学探索充实技术力量。

根据中心发展需要,本着“按需设岗、任人唯贤、专家评议,集体决策”的原则,组织人才招聘,聚拢科研队伍。目前中心已经形成一支由7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结构合理、思维活跃、团结进取的科研团队。

李连达院士与博士生在一起

李院士为中心培养博士、博士后11人,而且在中心工作的科研人员也喜欢称呼李院士为“李老师”,因为李院士在中心每位员工心里都是一位良师。他经常在中心全员大会上引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来形容他看到中心青年科研队伍壮大时的心情。

三、思维敏锐 聚焦前沿

科研是医学实验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有了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如何做好科研项目是李院士非常关心的问题。李院士热情鼓励年轻人独挡一面,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课题,也强调大家要多兵团作战,围绕一个目标,多科室、多学科开展合作。

李院士思维敏锐,时刻关注前沿学术问题,针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中药注射剂发展的瓶颈和研究热点,李院士带领中心的成员,与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对清开灵注射液的安全性再评价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李院士常说,对于中药注射剂,要正确认识它的不良反应,而不能因为有不足就望而却步,不敢用,要勇于尝试,不断进取。他还说,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研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这也是从更高的一个层次认识和发展现代中药。使中药注射剂以“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新形象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李院士非常重视成果转化,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生产车间。2016年,由李院士牵头,中心与上海凯宝药业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共同研究中药——痰热清注射液抗菌作用机理,证明中药可以有效杀菌,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为中药抗菌的研究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四、立足中医 面向世界

李院士认为,中医药国际化难度大,问题复杂,首先是文化背景不同,中医和西医两个学术体系,在医学理论、技术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均不同,中医中药至今在世界很多国家还未获得合法地位,未得到社会公认,特别是学术界公认。因此要大力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国际化,全面提高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

李连达院士参加医学实验中心学术活动

2009年,中心院士研究室与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评选机构—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2013年1月,李院士访问瑞典,做了中医药科研发展的学术报告,受到西医学专家广泛认同,并与瑞典卡罗琳学院神经科学系主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总委员会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霍克弗尔特(Tomas Hokfelt)教授进行深入的交流。

李院士还在日本、美国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学术交流,把中医药的理念和方法带到国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李院士还指导和鼓励我们拓宽视野,多开展国际合作。黄颖赴日研修前,李院士语重心长地说:“出国学习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去看看别人的先进经验、先进方法,带回来为己所用,国内的研究工作可以先另做安排,你不要有后顾之忧。

”李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使坚定了出国人员的信心和决心。点滴小事,却反映了李院士的国际视角和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的“初心”。

2017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医学实验中心全体同志合影

在李院士带领下,医学实验中心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医药科研共享实验平台;在微透析技术、细菌生物膜、心肌钙细胞、中药质谱研究、中药抗衰老、道地药材等多个领域走在前列;已经与100多家中医药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获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并以优异成绩通过科委考评……

李院士对于中医药事业有着无比的热情。近几年,李院士身患重疾,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仍然坚持工作,在放化疗期间,还经常参加中心学术活动,指导科研课题,献策中心发展,解决疑难问题……

近几个月,李院士病情危重。雷燕书记等中心领导代表中心职工多次去看望李院士,他总说请大家安心工作,不必挂念。

弥留之际,李院士还勉励中心全体同志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创造更多成绩!

李院士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真正诠释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心全体同志将以李院士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

谨以此文纪念我们敬爱的李院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