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真迹 写一笔书《中秋帖》的大令王献之凭什么迷倒后人?

2018-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王献之(344-386)的大名曾经被淹没在其父王羲之的名下(尤其是唐代,曾有过扬羲抑献的时期,而在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多崇尚王献之的字),以至于我们说学二王,常常会以大王概括小王.王献之真迹 写一笔书<中秋帖>的大令王献之凭什么迷倒后人?其实王献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名是盖过其父的.据说,在王羲之逝世后到南朝梁初这段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王献之因其媚趣研润.逸气洒脱的书风而曾盛极一时.他那风流倜傥的个性.书艺超人的本领,以及在行草书上的大胆创新,更使得他的书艺具有独

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王献之(344-386)的大名曾经被淹没在其父王羲之的名下(尤其是唐代,曾有过扬羲抑献的时期,而在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多崇尚王献之的字),以至于我们说学二王,常常会以大王概括小王。

王献之真迹 写一笔书《中秋帖》的大令王献之凭什么迷倒后人?

其实王献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名是盖过其父的。据说,在王羲之逝世后到南朝梁初这段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王献之因其媚趣研润、逸气洒脱的书风而曾盛极一时。他那风流倜傥的个性、书艺超人的本领,以及在行草书上的大胆创新,更使得他的书艺具有独立的魅力和价值。宋代米芾的行草造诣尤高,淋漓痛快,隽雅奇变,很多就是得益于王献之的笔法。

王献之真迹 写一笔书《中秋帖》的大令王献之凭什么迷倒后人?

一、为什么人们称王献之为王大令?

王献之有个堂弟叫王珉。在王献之英年早逝(43岁就死在了中书令的任上,下文再表)之后,朝廷就从他的堂弟中选了王珉来继任他。奇怪的是,王珉干了两年,也死在了这个任上,年仅38岁。由于这两位中书令的名声都非常好,颇受当时人们的喜爱,人们就开始把王献之称为王大令、王珉称为王小令。

王献之真迹 写一笔书《中秋帖》的大令王献之凭什么迷倒后人?

而这位王珉正是书法家王珣的弟弟。王珣是谁呢?当然也是王献之的堂兄弟,但也是大名鼎鼎的《伯远帖》的作者。据说,王珉的才华远高于他哥王珣。唐代张怀瓘曾为古今书家排过座次,分“神、妙、能”三品,二王自然属于神品,王珉则列于妙品,而王珣连“能”品都没有进入。但是,谁让王珣的作品留下来了呢。此是后话,不表。

这就是王珣的《伯远帖》

上面三幅是晋王珉的字。选自《淳化阁帖》

二、王献之的代表作欣赏

王献之之所以成为王献之(后人也称之为“小圣”),与其出生有关,但更多的是他后天努力的结果,有关他勤奋学书的传说流传下来的也不少。这里不表,专门梳理一下他的代表作品。

1. 王献之的楷书

王献之的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但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简称其为《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

从《洛神赋》(十三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楷书笔法隶意渐去,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这件被后人誉为“小楷极则”的作品可谓体势秀逸,灵秀流美。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甚至有人戏称,《洛神赋》是中国小楷里的第一美女。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片段,真迹已经没有了。传此为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

从笔法的角度看,王献之的楷书与王羲之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王羲之的字含蓄,运用用“内擫”笔法1;而王献之的字神采比较外露,较多地运用了“外拓”的笔法。挥笔、运笔敛放自如,在收敛放收之间,点画更加凝神静气,从而体现出劲美健朗的动人风貌。

2. 王献之的“稿行之草”和“一笔书”

王献之的行草书以《鸭头丸帖》最为著名。虽然整幅作品其实只有二行十五字:“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但其用墨由润到枯的变化,结体妍美质朴的风格以运笔流畅舒张的节奏,都充分体现出了作品体势和气韵的生动变化。吴其贞在《书画记》里称《鸭头丸帖》为“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也有后人将王献之的这种行草为“稿行之草”。可惜现在流传下来的是唐摹本。

行草书鸭头丸帖卷,绢本。纵26.1厘米 横26.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收藏

王献之的贡献和创新并没有停留于此。真正吸引后人膜拜的,我想应该是王献之独创的“一笔书”。所谓一笔书”,是指草书字和字之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如一笔直下而成。因而又叫“连绵草”。《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对于“一笔书”为谁所创,历来有一些争论,有称张芝时就已经有“一笔书”了,究竟为何,只有等史学家加以考证了。)

我们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作品以连绵不断的笔势,一泻千里,爽爽而有生气。尤其是“不复不得”这四个字,一笔而就,气势连贯,笔画之间丝牵意连,空间结构变化多端。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也是北宋米芾的临本。米芾是否融合了自己的笔意,小王当年的一笔书风貌到底是否真的原形如此,我们现在都不得而知了。

王献之的行草代表作《中秋帖》(米芾临作), “三希”之一,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 “三希”,意即希世珍宝。

张怀瓘《书议》曾这样评价大令王献之在书艺上的创造:“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义处其中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3. 那些传世的大令书法

当然,大令王献之流传下来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下面这些,作为喜欢书法的你,都是应该知道的。

《廿九日帖》为《万岁通天帖》中第六帖。硬黄纸,唐摹本。属行楷书,3行,30字。纵26厘米、横11厘米,现存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帖是王献之致其一位同辈兄长的信札,为自己未能送别而致歉,并问对方身体状况的内容。

《东山松帖》,纸本,行草书,纵22.8cm、横22.3cm。传为米芾摹本。此帖也是王献之写的一通信札,为断札,有四字磨灭。

上面三幅图片是《鹅群帖》,行草书。共8行,50字。此传为北宋米芾临本。刻入《淳化阁帖》

《新妇地黄汤帖》(简称《地黄汤》),唐人摹本。纵25.3厘米、横24.0厘米。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十二月割帖》,也是王大令“一笔书”的代表作,纵25cm,横14.7cm。据传,此帖墨迹曾为米芾收藏,为黄麻纸本,是米芾以书画宝玩向苏激换来的。

四、王献之书法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哪里?

作为后代的学书者,对二王的顶礼膜拜,至今没有停止过,可见二王的影响力有多麽大。那么从王献之的角度看,他书法的独特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呢?小编不才,特说几点:

1. 王大令对后世的影响可谓巨大,看看下面这些书法巨人,你就知道了

前面说过,王献之在其父过世之后,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影响时期,跨度长达一个半世纪,也就是150年左右。这段时间里,学他的书家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属羊欣(王献之的外舅)。

王欣与邱道护一样,同受王献之的笔法,而尤得王献之的亲传。当时甚至有“买王得羊,不失所望”的说法,就是说你对二王的书法梦寐以求而不可得,就算拿到的是羊欣的作品也不冤枉,可见学王献之的羊欣书法已经到了何等程度。还有更多书家如薄绍之、谢灵运、孔琳、邱道护、齐高帝萧道成、萧思活、范晔等等,也都从小王的书法中学得一二。当然,也正是由于羊欣等人书艺独步于王献之之后,传授门徒,从而也使王献之的影响更为扩大。

即使是在唐代李世民推大王、贬小王的时代,唐人学小王的仍然有很多。尤其是学草书的,无不以学王大令为时髦。比如欧阳询的真、行就是既学大王,又学小王,而别具风貌、自成—体;虞世南和其他一些书家也学王献之,张怀瓘说:“虞书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

王绍宗,清鉴远识,才高书古,祖述子敬。孙过庭,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二王。”;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五代以后,杨凝式兼学“二王”,而学习王献之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宋代米芾甚至认为小王胜过二王,称:“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可见,米芾对王献之的服膺可谓到了心悦诚服的程度,他的书法也有很多取法王献之,我们上面看到的很多作品,不少就出自米芾的临摹。

黄庭坚也大赞“大令草入神品”。元明清以来学小王书法而成就卓著者更有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以及清代的王铎等等,不胜枚举。

2. 其实真正感染我的是他那种“自我为我”、大胆突破的创新精神

王献之风流倜傥,超然于世俗之外。而在书法方面,他也并没有完全只步老子后尘,却刻意求新,追求“我自为我”、“自有我在”的超凡境界。他甚至还一度劝说老子向他学习呢[2],实在是太有性格了。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王献之的超迈才气和迷倒后人的品行。

他在自己的书学道路上,并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取得与大王并驾齐驱的艺术地位。我们也因此可以明白,王献之对于传统的书体是经过认真、深刻的研究和用心探索的(那么多有关他学书的传说故事不是盖的!)。换言之,没有对前人的深入体察和长期用心浸染所形成的书学思想和高超书艺,后面的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本。

前文提过关于“内擫”、“外拓”的笔法。王献之用笔“外拓”,完全与其父的“内擫”相反,可以说,这也是他挣脱“家学”的束缚,大胆摆脱大王阴影的方法体现。由于王献之的“外拓”法更多地吸取篆书的特征,使得他的用笔线条更加生动自然、轻松优雅,从美学角度看,具有宽绰舒展、典雅大方、爽利劲健的美学特征。

可以这样说,王献之在勤奋研习前人书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创进取,与大王一样,分别开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书法意境和审美情趣,具有堪称典范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3. 心性自由还是形貌变体?魏晋玄学到底给大令书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文章写到这里,已经能够收到读者的反馈了,这也许就是边写边改、边互动交流边改进文章的好处吧。

有群友“汤大”先生反馈道:

王羲之的草书《初月帖》是这样的。墨迹为唐摹本,共8行,61字。《万岁通天帖》丛帖第二帖。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

不错,解读一个书家,如果脱离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似乎都是单薄和徒劳的的。

我从汤先生的反馈中读出了三个意思。一个是“魏晋玄学”,一个是“心性自由”,还有一个是“书法史的解放”。

而这几点都离不开小王所处的魏晋时期的历史背景。这个时期,玄学[3]的兴起和繁荣,使得文人士大夫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开始注重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和流露。从书法这一艺术领域而言,这一现象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魏晋时期独特的书法艺术风尚。

无论是心性的自由表达,还是字形、结构、章法的形貌变体,无一不受这一思潮的影响。可以这样说,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正是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才最终走上了自觉和自醒。这不仅为后世书家树立了楷模典范,也最终成为后世书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玄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自然”,“自然”是玄学推崇的思想,与“自然’想通的有“真”,他们来自老、庄哲学,指没有世俗伪饰、保持天性、自然而然的境界。宗白华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论文中曾经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种基于天性、自然、无为的玄学理念,成为艺术的最高境界。而大令王献之的书法就可以解读为是一种“无意于佳乃佳”之心境的自然流露,但同时也是他艺术修养的综合流露。

只可惜,天妒英才。王大令在四十三岁时,就过早病卒。否则他在书艺上的成就定当令人更为期待。虽然如此,他已将自己的天赋资质、独特的精神风貌、思想情感,一一融进他的书法作品中,在书艺中留下不朽的名声。

五、风流倜傥、苦情命运、晚年有悔

文章写到这里,都是围绕王大令的书法来讲的。说好的“风流倜傥”呢?说好的“晚年有悔”呢?现在就听我慢慢道来。

这句话用白话翻译一下,大致是说:王献之从小就已经很出名了,而且超然洒脱,高迈不羁,即使是终日闲居在家,对于自己的容貌、举止,也从不马虎,再加上长得一表人才,所以才在当时有风流倜傥的名声,而且排名还挺靠前,“为一时之冠”。这算是有史书记载的一例。该书还记载了另一个王献之有趣的故事,足可说明王献之的“自由不拘”的个性:

王献之本性潇洒,超然于世俗礼法之外,且相貌堂堂,有着世家子弟的精致的生活状态。除此之外,他还擅长丹青。桓温尝请他画个扇面,王献之一时失手,扇面上掉了一点墨,他索性顺势画成了“乌驳牸牛”图,可谓妙绝。从中也可看出王献之不仅才艺甚高,而且机敏过人。

而反映到他的书法上,他的媚趣也表现出在流动跳荡、险峻放逸中呈现出的光彩照人的个性。

这样的一个风流倜傥之士,又有家族名望的背景,引得了当时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儿、晋孝武帝的妹妹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爱慕。新安公主在太后、宰相谢安等人的安排下,死活要让王献之和他的原配离婚,而后娶她。

王献之的原配夫人是他的表姐,郗昙之女郗道茂,两人可谓青梅竹马、情深意笃,最后私定终身,两人整日吟诗唱和,绘画写字,游山玩水,感情如胶似漆,日子过得很幸福。郗道茂美丽贤淑,是有名的才女,郗家当时也算是东晋赫赫有名的望族。婚后,她为王献之生了一女,可惜女儿不到1岁就夭折了,郗氏并未再孕。

面对新安公主的纠缠,王献之几经抗婚,甚至自残双脚(他用艾草烧伤了自己的一只脚,以跛足为由来推辞这门婚事),最终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以郗道茂无子的理由休了郗道茂,迎娶了新安公主。(此处略去一千字…)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

再婚后的王献之虽官场亨通,官至宰相(中书令),却也从此闷闷不乐,时常后悔自己的懦弱,毁了他和郗道茂的幸福。而新安公主虽依然爱着王献之,却从未得到过王献之的心。她用了一生来爱他,但终究得不到王献之的一丝情义。

据说,之后王献之还曾给郗道茂写过一封信,信中坦陈自己的后悔之情:

大令《奉对帖》

这就是大令的《奉对帖》(片段),文中的“姊”,正是他曾经的妻子郗道茂。王献之对于郗道茂的感情,应该说是真挚的。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大令的小楷《洛神赋》。《洛神赋》的原文出自曹植,原来的题名是《感甄赋》。写的是曹植怀念年轻时自己相中的一位甄姓姑娘的篇章。魏文帝死后,明帝曹睿继位,看到这篇赋后,感到不是味,就把题目改成《洛神赋》。想必王献之在写这篇《洛神赋》的时候,肯定也想到了自己的丧女之痛、失妻之苦,对原配夫人郗氏无尽的思念,无疑倾泻在他的笔下。

《晋书》对王献之在临死之前有一段记载:

大意是说:王献之临死前,家人曾为他请来道士接引,按照当时的晋朝风俗,病人须对道士忏悔自己一生的得失。当道士问他(一生)有哪些忏悔之事时,大令终于回答道:“倒也不觉得我这一生做过什么值得后悔的事,除了与郗家离婚这件事。“

我们看到了,即使是在临终之际,王献之惦记的还是那个早已魂归天国的郗道茂。可见其心头之悔,亦为其一生之痛也!

行文至此,似乎可以杀青了。本意只是想简单介绍一下作为中国书法名家的王献之,却写着写着刹不住车。查看字数,居然也有近8000字了。但感觉还是缺了点什么。

是的,缺一个小结,一个呼应标题的小结。

王献之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人物,名声之盛虽不及其父王羲之,但其骏爽流便、沉着痛快的自然书风,‘高迈不羁’、桀骜不驯的个性和胆略,崇尚创新和自我为我的审美趣味,不仅影响了一代一代的后人,也一直为后人所喜爱、所敬仰,他的作品更是流传千古,为后人所模仿。而即便如此,个人生活的不幸,也给他的一生画上了凄美的句号。

但这样的一个王献之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无论是其超群的书法艺术、风流倜傥的个性品格还是个人生活不幸造成的晚年有悔,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迷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