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女是什么意思 让刘德华亲自送别的红线女是何许人也?

2019-0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红线女(1924.12.27~2013.12.08): 原名邝健廉,女,汉族,1924年12月27日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中国当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 抗战胜利后,红线女定居香港,成为影剧两栖演员.1952年,在香港组建真善美剧团,并与马师曾.薛觉先等合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等剧.1955年,返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先后在广东粤剧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工作.20世纪50.60年代,红线女曾随团赴朝鲜.越南演出.2009年,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

红线女(1924.12.27~2013.12.08): 原名邝健廉,女,汉族,1924年12月27日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中国当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 抗战胜利后,红线女定居香港,成为影剧两栖演员。

1952年,在香港组建真善美剧团,并与马师曾、薛觉先等合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等剧。1955年,返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先后在广东粤剧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工作。20世纪50、60年代,红线女曾随团赴朝鲜、越南演出。2009年,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2013年12月8日,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红线女是什么意思 让刘德华亲自送别的红线女是何许人也?

艺术特色:红派艺术在唱腔上以粤剧传统花旦唱腔为基础,吸收了京剧等其它剧种、以及美声歌唱、电影等的技巧,结合个人的声线条件,融汇创造出了龙头凤尾、跌宕起伏、音域宽广、清脆秀丽、刚柔相济的红腔风格;在舞台艺术上,以粤剧传统花旦舞台功架为基础,吸收了京剧名家程砚秋的身段艺术,并将俞振飞、周小燕、朱传茗等戏剧名家的艺术融为一炉,突破了传统粤剧中单纯表现女性媚美的框架,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戏路极为宽广。

红线女是什么意思 让刘德华亲自送别的红线女是何许人也?

代表剧目:《搜书院》、《关汉卿》、《昭君出塞》、《李香君》、《山乡风云》、《昭君公主》、《白燕迎春》、《刁蛮公主戆驸马》等。

红线女原名邝健廉,1924年出生于广州。父亲是位成功的药材商,其家庭与粤剧有着很深的渊源:堂伯父曾是粤剧行会“八和会馆”的会首,外祖父是著名粤剧武生,舅舅和舅母也都是粤剧名伶。从六七岁开始,她便常随母亲去看戏。

红线女是什么意思 让刘德华亲自送别的红线女是何许人也?

1938年,邝家的生意因日本侵略而破产,小健廉不得不中途放弃学业。母亲要送她去学戏,邝健廉去香港拜舅母为师学唱戏。很快,她得到了第一个艺名“小燕红”及第一个舞台角色——大戏《六国大封相》中一个骑马的小妇人。从此,这个尚有些懵懂的女孩便这样和粤剧艺术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红线女

1940年,一位粤剧界前辈因喜欢小燕红的聪明好学,在指点完她的发声技巧后,给她讲了一个《红线盗盒》的故事,他认为“小燕红”很有些红线女的侠肝义胆,于是建议她改艺名为“红线女”。此后,邝健廉便正式改用红线女这个艺名。

“小时候,我被母亲抱着去广州海珠剧场、太平剧场、乐善剧场看戏,没钱就坐三楼,那是当时最差的位置。1937年,日本飞机轰炸广州,父亲生意破产,我也没书念了,甚至没饭吃。母亲不顾父亲的反对,把我带到了香港,让我跟舅母何芙莲学戏,那时我才12岁。12月底,我从《梅香》开始学起,最初的艺名叫小燕红。学了没多久,香港就沦陷了。”——红线女

红线女

1941年,日军轰炸香港九龙。红线女随舅母又辗转抵达广州湾。天资聪颖的她在靓少佳、靓少凤等粤剧大师的指点下,锋芒渐露。她从丫环宫女等小配角演起,一直到观众瞌睡、演员也瞌睡的所谓“天光戏”中,才有机会担当主角。

离开香港后,红线女经人介绍参加了马师曾的剧团。此后,唱功不俗的红线女,成了天平剧团的第三花旦,随马师曾和演员们沿着广东遂溪、陆川、郁林等小县城,一路走一路演。

1943年初,在一场《刁蛮公主戆驸马》的演出中,原本饰演刁蛮公主的蓝茵突然肚子痛得难以忍受,可是舞台下面的锣鼓已经敲响了。在极度紧张之下,马师曾命令红线女顶替蓝茵出场。红线女忐忑不安地一边上妆一边翻曲本,就这样硬着头皮出场了。

谁知救场大获成功。事后,蓝茵不再回剧团演戏了,红线女正式跃升为正印花旦。而马师曾因教戏经常有机会接触到红线女,并因此对她产生了情愫,红线女对马师曾也颇有爱意。于是,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1944年红线女与马师曾结婚,夫唱妇和,联袂献艺。

1944年红线女与马师曾结婚照

抗战胜利后,红线女定居香港,成为首屈一指的“花旦王”。当时香港兴起一种粤语歌唱电影,用唱曲取代对白。商业触觉敏锐的电影公司,邀请红线女走上银幕。《慈母泪》《大地》等80多部电影伴随着红线女的名字家喻户晓。

但红线女并不甘心牺牲艺术来迎合电影公司的商业制作,她自掏腰包组建了真善美剧团,与马师曾、薛觉先等合演了《蝴蝶夫人》《清宫恨史》等剧,演出前,她收到的花牌竟有三层楼高。她还在粤剧传统旦角的基础上,融入京腔、昆腔等延长艺术和西洋美声技法,创造出独特的红腔——“音质优美,基础深厚稳实,音色清脆秀丽,富有变化,高、中、低音区的声音统一、匀称。”她与马师曾也并称为“红腔马调”。

红线女与马师曾主演粤剧《关汉卿》

1950年,红线女与丈夫在香港组建红星粤剧团。此时,夫妇俩已经生育了两子一女。红线女的小儿子马鼎盛先生在其自述的《朦胧的年代》一书中,曾这样描写母亲的感情生活:“母亲的第一段婚姻并非自愿,因为两人的年纪与性格相距很远,幸好事业上是最佳拍档……”

由于夫妻感情产生了裂痕,1955年,红线女与马师曾离婚。随后,两人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放弃了在香港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和优越生活,怀着赤子之心,携儿带女回到广州定居。他们虽然离异了,却仍然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1964年10月1日国庆观礼,红线女(右三)与曾宪植、李凤莲等各界妇女代表在天安门前合影

回到广州之后,红线女上山下乡、深入生活,去体验人物的真切情感。她还拜梅兰芳为师,请教梅派唱法;请程砚秋帮助设计身段与水袖;请俞振飞指点《桂芝告状》;请周小燕为她丰富《思凡》唱腔;还有昆曲名家朱传茗,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等,也都是她请益的对象。红线女把所学、所识、所获,都化成了艺术血液,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素养,最终完成了红派艺术的创造。梅兰芳评价她的表演已达到了“化有形为无形”的最高境界。

1965年7月16日,周恩来总理观看《山乡风云》后,接见红线女。

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到来,红线女开始遭遇命运大转折。马鼎盛记得,当时母亲戴了一顶帽子,“她摘下来给我看,头上被剪了一条坑,就是所谓的鬼剃头,当时叫她牛鬼蛇神、黑线女,批斗的时候不许戴帽子,乖乖地就要露出那个丑态。这对于爱美的她来说真是很大的打击和侮辱。我想很多艺人都过不了这一关。”

十年浩劫,红线女曾离开舞台13年3个月。红线女说:“那时每次开会都要唱歌。我们不能唱,但我内心在唱。养鸡时没人看见,我就抓紧机会练功。喂鸡时吊几声嗓、打雷时喊几大嗓。即使身居仅4平方米的陋室,也不忘练身段、摆舞姿、走台步、跑圆场。因为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总是告诉那些红卫兵,毛主席知道我,周总理知道我,我不是反革命。我坚信自己以后还会演戏,所以我一直很乐观,面对种种辱骂和艰苦,总是能够一笑置之。”

马师曾因病去世,红线女独自将3个孩子抚养长大,经历了重重劫难,红线女终于遇到了一个人——相同经历的战地记者华山。两人感情逐渐升温,直至发展到谈婚论嫁。

1984年10月,华山的肝病突然恶化,被送往医院抢救。1985年9月,华山在广州逝世。1986年4月2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红线女为悼念华山逝世一周年写的散文《插柳岳西》。这是她从丈夫墓地返回时,在太原停留的两个夜晚泣泪写成的,文章尽情抒发了她对巍巍太行和华山的无限深情。

红线女

此后,红线女变得越来越忙碌,她要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自己钟爱的粤剧事业中去。 还好,这一生,她还有粤剧相伴。

红线女对演艺界影响深远,不少后辈对她尊敬有加。2009年,80岁高龄的红线女配音的粤剧动画《刁蛮公主戆驸马》在香港北角新光戏院举行首映,刘德华、张学友都以“粉丝”身份到场支持。

红线女与“粉丝”

有戏曲评论家认为,近几十年来的粤剧,是现代粤剧史上的红线女时代。作为粤剧史上的一代天才,红线女的艺术生命持续了60多年,共演出了近200个剧目。她几乎拿遍了一个艺术家可以获得的所有荣誉。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终身成就奖、联合国的“杰出艺人奖”,都只是其中的殊荣。

红线女手把手授粤剧精髓

人生最后二十年,振兴粤剧成为红线女最执着的事业,她尝试用钢琴和交响乐为粤剧伴奏,和编剧合作排练新戏,走访农村粤剧团,为粤剧改革奔走呼吁。红线女的传奇从未老去。如同她站在白玉兰领奖舞台上,踩着红色高跟鞋轻盈跳步;如同她站在世界广府人大会上演唱那一曲《荔枝颂》时,声线绕梁不减当年的高腔——然而,这震慑当场的一曲竟成绝唱!

红线女曾对朋友说,“我为粤剧生、也为粤剧死。”直到去世的前一天,89岁的红线女仍在坚持教学,这一生,她与粤剧从未分离。

红线女的音域宽广,具有清脆中见圆润、明亮中带醇厚的嗓音特点,她在继承粤剧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又吸收其他剧种乃至曲艺、西洋声乐的演唱技巧,形成独树一帜的“红腔(又称女腔)”。粤剧唱腔多变调,她能不用过门,而以装饰滑音过渡,不着痕迹,令人耳目一新。

粤语字调倍于四声,且多闭口字和喉音、鼻音,唱腔字多调促而少长腔,她能纯熟地运用粤语音韵规律和粤剧行腔特点,充分发挥出咬字轻盈、过腔流畅、归韵清正的演唱技巧,即使遇到归入鼻音的闭口字,也能使行腔跌宕多姿,收音纯正,在余音袅袅中表达出真切的感情。声圆腔满,贯注始终,故有“龙头风尾”之称,形成独树一帜的“女腔”,是当代粤剧舞台上流传最广的唱腔流派。

红派艺术在舞台艺术上,以粤剧传统花旦舞台功架为基础,吸收了京剧名家程砚秋的身段艺术,并将俞振飞、周小燕、朱传茗等戏剧名家的艺术融为一炉,突破了传统粤剧中单纯表现女性媚美的框架,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戏路极为宽广,不论古代的小家碧玉、宫廷贵人、青楼妓女,还是现代革命女性,都能涤尽铅华,展示出东方女性清香淡雅的气质、高洁端庄的风韵,表现出敢爱敢恨、藐视豪强、正气凛然的性格特征,以及在抗拒苦难或悲剧命运中磨砺出那富于韧性的品格,表演细腻传神。

从“红腔”到“红派”,正是红线女艺术上不断走向成熟与完美的过程。

红线女在表演上以刻画人物细腻见长,她所扮演的妇女形象如《关汉卿》中的朱帘秀、《搜书院》中的翠莲、《山乡风云》中的刘琴等,影响非常大。在《李香君》中扮演的李香君,《三娘教子》中的三娘、《搜书院》中的翠莲、《昭君怨》的王昭君、《关汉卿》的朱廉秀,对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的刻画,都非常细腻和深入,给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红线女归国后的头10年,是她粤剧生涯中的黄金时期,也是红派艺术得以形成和发展的10年。

《搜书院》红线女饰演翠莲

1956年的《搜书院》,是红线女归国之后认真排练的第一个戏,她集中了以往对于艺术真善美的全部感情投入之中。

《搜书院》取材于海南民间故事,由粤剧编剧家杨子静、莫汝城、林仙根根据同名琼剧传统戏改编的,讲的是琼台书院掌教谢宝不畏权势,巧设妙计,解救了镇台的婢女翠莲的危难,使她与书院学生张逸民互订终身,回归故里,奔向美好前程。

由于原剧本未能很好突出翠莲的反抗精神,因而舞台上的翠莲给观众的印象是柔弱的。在红线女夫妇的提议下,编剧家对剧本作了较大的修改,主要角色也改由马师曾、红线女、李飞龙担任。其中红线女饰演的丫环翠莲、演来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深受观众同情和喜爱。

为演好翠莲女扮男装这场戏,红线女专门在上海向戏曲名家俞振飞学习小生的表演,“把小生的技巧融入到表现翠莲的性格和内心活动的表演之中”。在唱腔方面,红线女充分发挥独树一帜的“红腔”艺术魅力,而且是“经过无数次设想与实践反复推敲才决定这样来演绎”。

红线女饰翠莲(左)、马师曾饰谢宝(右)

1956年红线女随团晋京演出,引起了文艺界的轰动。周恩来总理观看演出后在全国戏曲座谈会上赞誉粤剧为“南国红豆”,梅兰芳等多位首都文艺界知名人士先后发表评论赞扬该剧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搜书院》被誉为“粤剧改革的里程碑”。

1956年周恩来总理与马师曾(右三)、红线女(右二)等演员谈心

1956年马师曾(前排左二)、红线女(前排右二)进京演出《搜书院》时在梅兰芳先生(前排中间)家门前合影

1956年7月,《搜书院》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深受观众喜爱。此后,《搜书院》逐渐成为马、红流派的保留剧目,马师曾的“步月抒怀”,红线女的“初遇诉情”、“柴房自叹”也成为经典唱段,广为传唱。

红线女和马师曾早年出演《关汉卿》剧照

1958年是红线女在艺术上更加成熟的一年。这一年夏天,红线女主演了震撼人心的粤剧《关汉卿》。《关汉卿》一剧的上演,是红派艺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这个剧目是马师曾、杨子静、莫志勤根据中国著名戏剧家田汉的同名话剧改编的,全剧以关汉卿创作和上演元杂剧《窦娥冤》的过程为主要线索,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突出塑造了关汉卿为民伸张正义的伟大形象,同时塑造了歌妓朱帘秀不畏强暴、勇于为正义献身的高尚品格。

该剧由马师曾、红线女领衔主演。剧情的结尾原先是按照田汉的原作,写成朱帘秀与关汉卿最后如愿以偿,双双南下,圆满收场的。

红线女在《关汉卿》一剧中,充分发挥自己唱腔和表演艺术的优势,把一个满身浩然正气的歌妓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彩色戏曲艺术片《关汉卿》

同年上海《文汇报》以“满城争说关汉卿,一曲难忘蝶双飞”为题,报道上海观众和戏剧界盛赞粤剧《关汉卿》的情况。随后,彩色戏曲艺术片《关汉卿》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开拍。

《山乡风云》红线女饰演女主角刘琴

粤剧《山乡风云》是建国后最受欢迎的粤剧之一,这部剧改编于《山乡风云录》,是方荧导演拍摄的作品,其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我华南游击队主力奉命北撤,国民党反动派乘机向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由女队长刘琴率领的一支游击队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围剿,按照特委指示,带领幸存的十几名战士秘密从南海转移到横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之后的一段故事。

1965年的日子对于红线女来说是难忘的,这一年她在角色的扮演上来了一个亮丽的变身,饰演现代粤剧《山乡风云》中的女主角游击队长刘琴。《山乡风云》的上演,标志着红线女在粤剧表演艺术上攀上了一个高峰。该剧是根据广东著名作家吴有恒的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改编而成的。

粤剧《山乡风云》从开始创编时就注意了戏曲艺术的运用,从内容的虚实结合、唱词念白搭配,到音乐曲牌的协调、角色的“行当”属性,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安排,凸显出一个刚强威武的女游击队长形象。

红线女为了演好军人的角色,专门带着一批演员到罗浮山下的军营体验生活,睡的是木架床,吃的是粗粮饭,练的是摸爬滚打和实弹射击。每天训练几个小时,一身泥巴一身汗水。练习实弹射击时,步枪的后坐力震得肩膀发麻,强烈的枪声震得耳朵有点受不了。说实话,红线女的步枪实弹射击成绩并不好,但手枪实弹射击成绩却达到优良,多发子弹命中9环。

1965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在广州举行。参加演出的有中南五省(区)和武汉、广州部队的代表团,共演出19个戏曲剧种的51个现代戏长短剧目。广东代表团演出的现代戏有粤剧《山乡风云》、《阿霞》和其他剧种的一些剧目。

7月16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广州观看广东粤剧院演出的《山乡风云》,演出后接见演员祝贺演出成功。9月上旬,广东粤剧院到深圳演出该剧,一共演出10场,观众雨中行达1.4万多人次,其中香港观众9500多人次。香港戏剧界人士把《山乡风云》称之为“革命的粤剧,粤剧的革命”,1979年,《山乡风云》被拍成电影。

电影版《山乡风云》

绝美剧照

红线女《昭君出塞》剧照

粤剧《一代天骄》剧照

《李香君》剧照

《打神》剧照

《一代名花》剧照

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红线女共拍摄了70多部电影,演出了近200个剧目,既有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又编演外国名剧和现代戏。作为“民间艺术大使”,她多次向东南亚和美洲的广大观众传播戏曲文化,以优美的乡音、乡情滋润着无数华侨的心田。

红线女曾经说过:“我活一天,就要为‘南国红豆’继续贡献力量。对粤剧,我是一往情深,只叫生死相许啊!”她做到了!年过八旬而仍能尽兴一展歌喉,而使观众疯魔者,唯红线女—人,这确实是中国现代文艺史上的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