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声东击西 创业股权36计之声东击西巧夺企业控制权

2019-0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不打算进攻东面,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西面,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三十六计声东击西 创业股权36计之声东击西巧夺企业控制权广州一家公司有两个股东,实缴出资5000万,各自出资2500万.由于公司急于上一个项目,资金流不足就对外融资,签订了一份融资合同,金额2000万.但融资方要求:用股权进行担保.按照规范操作:要召开股东会,要做出股东决议,要到工商局去

本不打算进攻东面,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西面,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

三十六计声东击西 创业股权36计之声东击西巧夺企业控制权

广州一家公司有两个股东,实缴出资5000万,各自出资2500万。由于公司急于上一个项目,资金流不足就对外融资,签订了一份融资合同,金额2000万。但融资方要求:用股权进行担保。

按照规范操作:要召开股东会,要做出股东决议,要到工商局去办理股权质押……但是当时2000万是解决燃眉之急的,而且股东很自信的是,他们用来融资的这个项目,无论怎么论证,倒推和预测未来的市场货款回收情况,融资期限内回款,毫无问题。

三十六计声东击西 创业股权36计之声东击西巧夺企业控制权

在这种乐观的预测之下,公司就和人家签订了融资协议,同时签订了一个股权质押协议,到工商局办理了股权质押。

不能还款:股权拱手相送

2000万的资金是到位了,但是后期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实际回款远远低于他们论证的结果,导致了还款不能,四面楚歌。

三十六计声东击西 创业股权36计之声东击西巧夺企业控制权

这时候融资方依据协议和质押合同,直接起诉了这个公司,而且要求两位股东承担担保责任,要求把股权直接过户给融资方。

从法律上,对方一开始要求按照程序来,工商局它也备案了,股权也质押了,程序上无可指摘,最后人家胜诉是必然的。一审是融资方毫无悬念地胜诉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二审的时候,我们股哥股权介入进来,面对的就是这样糟糕的情况:公司不但要承担还款责任,而且两个股东要承担担保责任。如果履行不能,还要将股权过户给融资方。整个公司全盘失控。

但同时了解到,企业虽然经营非常困难,资金流匮乏,但是这个企业是一个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4000万股,“家底”还是很丰厚的。后来知道,这个融资方是看准了这个企业的项目将来是不可能偿还这笔款项的,但是人家没有收手,人家的目标是声东击西,或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人家是冲着这个公司持有的4000万股股票来的,这4000万股对应的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在二审时是这样的诉讼思路:公司股东用5000万股的股权全盘为2000万的融资进行质押,这个质押是不是超额质押了?算不算显失公平?当时出资是5000万股,5000万块钱,每个股东实缴2500万人民币,质押的时候,是不是需要磋商一个质押的额度问题?

另外,这个公司本身持有上市公司4000万股股权,每股都在8块钱左右,那就是3个多亿!这个公司里边5000万股的出资,股权要做质押的时候,是不是要评定我的股权价值,它肯定已经远远超过5000万了,两位股东起码应该对股权质押额度要做个评估:可能我质押给你1000万股就够了。

中国的民法要求公平、对等原则,你不能显示公平,即使是我违约,你也不能获得超额的利益。我认为当时这一块没有评估,没有作价,也没有对股权限制。需要一个评估,以现实价值来衡量。法院最终采纳了我的观点,依据公平原则,这个问题化解了,公司当然是失去了部分利益,但是公司主体还在。

法律风险防控的正反向对比

这个案子,我方当事人吃了大亏,差一点失去自己最具有核心价值的资产,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实际上是对方已经知道公司背后持有的4000万股的上市公司股权,有意识的在回避这个问题,他不希望你看到他的真实目的,所以他就没提。——这是人家的“阳谋”。

说实话,融资方那边的律师所做出来的法律业务,在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能够完全维护融资方的利益,而且是超额利益,不可否认,对方风险防范做得好。而咱们这边当事人,没有请律师把关,考虑不那么周全,或者是疏忽大意或者是风险防控意识不强。自己都没有看到没有提异议,这不很荒唐吗?

如果早期请股哥股权的律师来给做这个规划,我们就肯定会建议他,你是用你的5000万股公司全部的股权,去质押给它,我们要评定我的股权价值,现在我每股股权的价值已经达到了10块钱,那么你20000万,我对应超额一部分就可以了,那可能我给你1000万股的公司股权,就足以覆盖你2000万的债务,加上你的利息。

将来即使出问题,我5000万股股权,交出去1000万股,4000万股在我这儿,公司我还是绝对控股,我说了算!哪里有这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