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伶红线女

2018-07-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红线女(1924年12月27日-2013年12月8日),粤剧表演艺术家.原名邝健廉,人称"女姐",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祖籍广东开平,生于广州西关.1939年开始跟随舅母何芙莲学习粤剧,艺名小燕红,15岁加入马师曾剧团,在两广地区崭露头角.名伶红线女抗战胜利后,在香港学京剧三年,同时向声乐专家求教,并吸收电影的表现手法.她于1947年涉足影坛,从艺60多年来,演过近百剧目,拍过90多部电影,所主演影片除粤剧<关汉卿>.<搜书院>.&

红线女(1924年12月27日-2013年12月8日),粤剧表演艺术家。原名邝健廉,人称“女姐”,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祖籍广东开平,生于广州西关。1939年开始跟随舅母何芙莲学习粤剧,艺名小燕红,15岁加入马师曾剧团,在两广地区崭露头角。

名伶红线女

抗战胜利后,在香港学京剧三年,同时向声乐专家求教,并吸收电影的表现手法。她于1947年涉足影坛,从艺60多年来,演过近百剧目,拍过90多部电影,所主演影片除粤剧《关汉卿》、《搜书院》、《沙家浜》、《李香君》外,还有故事片《慈母泪》、《胭脂虎》、《秋》、《我是一个女人》等。2013年12月8日晚20点40分在医院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去世,享年89岁。

名伶红线女

编辑本段

红线女主演的粤剧,诸如《刁蛮公主憨驸马》、《三娘教子》、《昭君怨》和《搜书院》等等,对于喜欢粤剧的观众来说,也许相当熟悉,然而红线女从事戏剧活动之前的真实姓名——邝健廉却很少人知道。

1925年12月,红线女出生在广州西关,是个地道的西关小姐。12兄妹中,她是最小的一个。生母谭氏,是父亲的三姨太。红线女幼时,父亲的药材生意十分红火,不但在西关的繁华地段开设了很大的档铺,产品还远销到港澳、东南亚乃至欧美一些国家。

名伶红线女

  红线女生长在一个显赫的粤剧世家:叔公邝新华是粤剧界一位德高望重的武生,粤剧因李文茂起义被清政府禁演,邝新华为粤剧开禁立下汗马功劳,还成立了粤剧行会组织—八和会馆。外公声架南是著名武生,舅父靓少佳是著名的“铁铸小武”,舅母何芙莲也是当时有名的花旦。

受母亲的影响,红线女自小就经常到戏院看戏,不断的耳濡目染,令红线女不但能熟练吟唱戏中台词唱段,还渐把看戏作为乐事,并慢慢喜欢上粤剧,喜欢上舞台。哥哥从海外带回的一台留声机,则为红线女学习各类各派唱腔艺术创造了条件。还是5、6岁的红线女,已经把《一代艺人》、《月帕娥眉》、《金生挑盒》等名曲唱得有板有眼、滚瓜烂熟。家里客人到访,父亲总爱把红线女叫来唱上一段,以为炫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日寇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翌年10月,广州沦陷,红线女一家也在片刻之间,由富商变成了贫民。为避战乱,父亲带着一家人逃亡澳门。红线女由母亲带领,从澳门赴香港拜舅母何芙莲为师,正式开始学艺。

最初,她是以“小燕红”的艺名,跟随靓少佳主持的省港大班之一的胜寿年班演出,后又随何芙莲参加靓少凤主持的剧团。靓少凤是很有声望的粤剧小生,他很喜欢聪明听话又勤奋好学的红线女,有空就教她发声的功法和行腔吐字的技巧,为她后来的唱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靓少凤还是“红线女”的创造者——他认为“小燕红”的艺名不好,主张取《红线女盗盒》之意,改艺名为“红线女”。恐怕他想都没想过,这个名字后来会如此耀眼夺目。

何芙莲在红线女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她还带领红线女结识了她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马师曾。马师曾成立的太平剧团是当时省港最具号召力的戏班,红线女从第三花旦做起,在湛江、广西等地演出了多出马派剧码,并在马师曾的言传身教下成长迅速。

1943年,因为正印花旦临时有事不能演出,红线女在《软皮蛇招郡马》中第一次担当正印花旦的角色,不过当时海报用的是她的原名邝健廉(此前她在内地演出一直都是用原名)。当晚的演出非常成功,第二天的海报正式将她的名头打出来——红线女,从此,她成为马师曾剧团的正印花旦。

1946年是红线女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的春天,她与马师曾在广州合演了第一个新戏《还我汉江山》,此前她在内地当正印花旦已有两年多,但这次却是她首次在粤剧活动中心广州以大班正印花旦登台。当时行家和观众对她的评价是:先声夺人,年纪轻,扮相好,做功不够细致,前途无限。

下半年,红线女又在香港演出新编时装戏《我为卿狂》,这出戏有马师曾、靓少凤等强大阵容,剧情又贴近市民生活,连演一个多月,轰动香港,盛况空前。观众对当时还未满20岁的红线女也更加熟悉了。

除了活跃在粤剧舞台之外,红线女又开始接触到电影和唱片两个领域。1947年,她一连拍摄了《我为卿狂》等三部电影,灌录了两张唱片,拉开了进军电影与唱片领域的序幕,成为深受欢迎的红星。这种经历不仅让红线女声名大振,也让她在经济上日渐丰裕,还找到了更为广阔的施展天地,在新的艺术创作中不断获得惊喜,也使她更为重视艺术素养的提高。

上世纪50年代,香港的粤剧界掀起一股粗制滥造之风,许多剧码根本不讲究舞台设计,甚至没有导演、没有剧本。红线女对这种现象非常不满,1951年,她参加宝丰粤剧团,演出了《一代天骄》,因在剧中以动作、表情来丰富唱音,在观众中大受欢迎,从此香港报纸就出现了“女腔”这个词,渐渐地在观众中也越传越广。

此后,红线女深感艺术上面临的发展困境,不愿意随波逐流浪费自己的艺术生命,于是邀请马师曾、薛觉先两位粤剧大师,自发组建了真善美粤剧团。她为什么把自己的戏班称为“真善美”,很少人会明了其原委。但红线女对粤剧表演确是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她在一篇文章里说:

“个人的演戏,从来不拿一定的方法来演,并不是存心去承受什么流派,什么衣钵,遵循它的规矩绳墨。常常在上演之前,自己对着曲本,也没法预知演出的效果可能怎样,到了登台演出了,随时触动灵机,好好握拢了它和发挥了它,一切唱法、做法就自然而然地随情绪节节演变。”

“不过,有一个十分清楚的事实:凡是受观众喝彩、拥护的戏,必然是演员所演的角色人物,性格鲜明凸出,放在整个健全的剧旨中,能够发放她一定的光辉,是爱是憎,都给予观众有力的感动。脱离了角色在全剧中的生命,单纯凭老倌的唱工做手获致广大观众的共鸣是不可能的。当我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我同时也深信了戏剧除了第一个原则要‘真’之外,第二个原则就是要‘善’了。”

红线女在香港期间主演的粤剧很多。《野花香》、《刁蛮公主憨驸马》、《倾国名花》、《黄金种出薄情花》、《我为卿狂》、《清宫怨》、《蝴蝶夫人》等,很受香港市民的欢迎。

1955年,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她放弃了在香港演艺界的事业,回到内地。1956年藉回内地参加国庆7周年观礼活动,受到周恩来接见,是年底参与广东省粤剧团演出。及至1957年正式以个人身份加入广东粤剧团(今广东粤剧院)。

此后,她先拜京剧梅兰芳为师;请程砚秋设计身段、水袖;请俞振飞指点《桂芝告状》;请周小燕改进《思凡》的唱腔;并且研究将昆曲名家朱传茗、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等唱腔技巧融入粤剧发声。

尽管在“文革”期间遭受不公正待遇,并因此有十三年的时间没有登台演出,成为一段生命之痛,但红线女从来没有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过。的确,回国之后,红线女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如《搜书院》、《关汉卿》、《昭君出塞》、《山乡风云》、《刘胡兰》、《白燕迎春》等剧码,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

红线女从艺多年,获得了众多政府奖励和国内国际艺术奖项,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比如:1957年,第六届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歌曲比赛金奖;1985年,联合国交响乐协会授予“表演艺术奖”及亚洲表演艺术协会授予“杰出艺人奖”;2001年,美国纽约文化事务部、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纽约美华艺术协会联合颁发“粤剧艺术终身成就奖”;2002年,国务院文化部颁发的首届“造型和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粤剧艺术杰出贡献奖”;2004年,创作粤剧动画电影《刁蛮公主戆驸马》获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美术片”奖。

编辑本段

作为一个在全国乃至海外戏剧界都有影响的表演专业奖项,上海的“白玉兰奖”至今已经绽放了整整20年。第2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在上海戏剧学院剧院举行了颁奖典礼。84岁高龄的粤剧艺术大师、粤剧红派表演艺术创始人红线女被授予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在“白玉兰奖”20年的历史中,只有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和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获此殊荣。

  第2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高潮出现在红线女上场领奖之时,当满头华发、一身红装的红线女健步走上舞台之时,全场的气氛更趋热烈。尽管已经有84岁高龄,但红线女话音爽朗,笑声如铃,甚至和主持人白燕升互相打趣玩笑,台下的观众也因此被感染。

当主持人要求她说两句时,老太太笑着说:“我有很多话要说,但怕耽误大家美好的时间。”不想,她随即说起了刚刚在台下看见的赵志刚:“我刚刚看见赵志刚啊,就想起了很多年前,我在一个地方第一次看见他的情形。”在观众一片好奇声中,红线女随即讲道:“我不得不和大家报告一下,那是在周恩来总理家里。

那时候,我看见袁雪芬同志领着一个小青年,雪芬大姐带着他的时候,说这是我新收的学生。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青年,现在已经是上海越剧的领军人物啦!”

在观众的一片掌声中,红线女用她特有的洪亮嗓音说:“我们新中国培养的人真的很多很多,你们说,我们是不是应该非常非常的努力,把国家的盛事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你们赞成吗?”红线女当即笑着举起手说:“我举手赞成!”全场观众又是一片会心的笑声和掌声。

在这样的气氛中,主持人白燕生突然想起什么,掏出了一封袁雪芬给红线女的信,上面写道,“你我相知相识数十年,我虽因病不能前来,但对你的获奖表示深深的祝贺。老友袁雪芬。”

86多岁的红线女笑称,“我是18岁的红线女。”随即,唱出一曲《荔枝颂》。

之后,84岁的红线女被要求再唱一曲,她笑称,我是18岁的红线女,今天我早就准备好啦。随即,一首《荔枝颂》高亢嘹亮,荡气回肠,震撼了在场所有的观众。踩着红色的高跟鞋的她甚至在台上步履轻盈地小跑下场。很多观众不由自主地感慨:“红线女真的像18岁一样!”

编辑本段

红线女的音域宽广,具有清脆中见圆润、明亮中带醇厚的嗓音特点,她在继承粤剧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又吸收其他剧种乃至曲艺、西洋声乐的演唱技巧,形成独树一帜的“红腔(又称女腔)”。粤剧唱腔多变调,她能不用过门,而以装饰滑音过渡,不着痕迹,令人耳目一新。

粤语字调倍于四声,且多闭口字和喉音、鼻音,唱腔字多调促而少长腔,她能纯熟地运用粤语音韵规律和粤剧行腔特点,充分发挥出咬字轻盈、过腔流畅、归韵清正的演唱技巧,即使遇到归入鼻音的闭口字,也能使行腔跌宕多姿,收音纯正,在余音袅袅中表达出真切的感情。声圆腔满,贯注始终,故有“龙头风尾”之称,形成独树一帜的“女腔”,是当代粤剧舞台上流传最广的唱腔流派。

从“红腔”到“红派”,正是红线女艺术上不断走向成熟与完美的过程。红线女在表演上以刻画人物细腻见长,她所扮演的妇女形象如《关汉卿》中的朱帘秀、《搜书院》中的翠莲、《山乡风云》中的刘琴等,影响非常大。在《李香君》中扮演的李香君,《三娘教子》中的三娘、《搜书院》中的翠莲、《昭君怨》的王昭君、《关汉卿》的朱廉秀,对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的刻画,都非常细腻和深入,给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其中,她对《搜书院》的成功表演,尤为戏剧工作者所赞赏。田汉看了《搜书院》的演出后,曾写了这么一首诗寄赠红线女:“五羊城看搜书院,故事来从五指山;暗把风筝寄漂泊,不因铁甲屈贞娴。歌颂南国刘三妹,舞妙唐宫谢亚蛮;争及摩登红线女,佳章一出动人寰。”

红线女在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形象,让自己的艺术生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让“红派”艺术之花蓬勃盛开在南粤大地之上。

也许,红线女刚开始时并不是有意识地要创造一个什么流派,她只是想踏踏实实地演戏,用心去感受剧中人物,用心去学习、借鉴、吸收其他剧种乃至西洋艺术的形式,结果,反倒成就了风格鲜明的“红派”艺术。难得的是,无论是面对东方艺术还是西方艺术,红线女都能够始终坚持以我为主,通过大胆地吸收与变革,达到创新与传统的和谐统一,最终成为粤剧中浑然一体的组成,体现出她作为一个天才艺术家非常成熟的一面。

一个流派的形成,除了有流派自身鲜明的特色外,还应该有经过时间考验、观众认可的代表剧码;更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那就是艺术流派的传人。具体到红线女所开创的“红派”艺术,前两点已经是有公论的了,那么,在传人方面的情况又如何呢?

尽管红线女的学生不少,成就出众者也相当多,但似乎没有一个学生是真正磕头拜红线女为师的。广州粤剧团团长倪惠英说:“我没拜红老师,可我是她的学生……她反对打着红线女学生的招牌,一字一句都像她,以模仿代替创作,她希望她的学生不要亦步亦趋,个个是红线女,而是要不断地创新,超越前人。红老师公开说过,希望她的学生能超过她,创造新的粤剧流派。”

红线女的另一个弟子、红豆粤剧团的欧凯明是小武行当中成绩非常突出的一个。在具体演出剧码中,红线女要求他唱出感情、打出人物、演出情境来,更利用与他同台演出的机会,用表演激情激发他的创作动力,提醒他不要被动地演戏。

探讨“红派”的精髓和艺术原则时,他说:“红老师创造‘红派’艺术,是吃了很多人吃不起的苦,想了许多人没有想的艺术创作中的问题……我明白学习红老师首先要学习她的精神,学习她为了艺术能吃大苦的劲头。”

1991年,在粤剧不甚景气的状况下,红线女创办了“小红豆粤剧团”,把一批有为的青年演员吸收到剧团中来。红豆,是周恩来总理当年对粤剧的形容,红线女一直深深记在心里。她在与青年人一起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跨出了“超越行当”这一步,把“红派”艺术创作的规律扩展到更多的演员,用她艺术大家的胸襟为流派拓展了更深的内涵。

或者可以说,“红派”不仅仅局限于“红腔”,也不仅仅是她表演艺术、风格特色、代表剧码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更是她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的体现。

为了痴迷的粤剧,红线女身体力行了六十多年,一直到今天仍没有放弃。1999年,红线女突然想到用动画的形式来展示粤剧,提出创作《刁蛮公主戆驸马》一剧。为了这部动画片,红线女不顾年迈体弱,亲自为剧中人物配唱腔及对白。

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认识粤剧,喜欢粤剧,延续她倾注在粤剧之美上永不停息的梦想。 编辑本段家庭生活 1944年红线女与马师曾结婚,有2子,小儿子马鼎盛。红线女已与马师曾离婚,回中国后曾再婚,最后一任丈夫是作家华山。

编辑本段

红线女粤剧扮相 1957年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唱《昭君出塞》、《荔枝颂》,获东方古典歌曲比赛金质奖章。

1985年获美国亚洲协会和联合国交响乐协会分别颁发的“杰出艺人奖”和“太阳和平奖”。

1990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

1992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席。

2001年6月15日,红线女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接受“2001年度最杰出艺术家”的终身成就奖。这是由美国纽约州文化事务部设立的,每年向在艺术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亚洲艺术家颁奖。

2001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粤剧艺术杰出贡献奖”,文化部首届“造型和表演艺术创造研究成就奖”。

2002年1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红线女“粤剧艺术杰出贡献奖”。

    2011年6月,广东省委授予红线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