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践耳英雄的诗篇 英雄的诗篇落幕——沉痛悼念朱践耳先生

2019-0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因病于8月15日晨九时辞世,享年95岁.根据朱老遗愿,不开追悼会,遗体捐献医学研究.朱践耳,原名荣实,字朴臣,1922年生人,祖籍系安徽省泾县人氏.童年家道中落,三岁丧父,幼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十三岁丧母,与家中兄妹靠微薄遗产相依为命.朱荣实自幼疾病缠身,初中患气管炎,高中休学半年,十八岁后又休养了五年.朱践耳英雄的诗篇 英雄的诗篇落幕--沉痛悼念朱践耳先生病榻之上,他向朋友借来了一台小小的收音机.生活关上了一道门,却又打开了一扇窗:他从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

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因病于8月15日晨九时辞世,享年95岁。根据朱老遗愿,不开追悼会,遗体捐献医学研究。

朱践耳,原名荣实,字朴臣,1922年生人,祖籍系安徽省泾县人氏。童年家道中落,三岁丧父,幼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十三岁丧母,与家中兄妹靠微薄遗产相依为命。朱荣实自幼疾病缠身,初中患气管炎,高中休学半年,十八岁后又休养了五年。

朱践耳英雄的诗篇 英雄的诗篇落幕——沉痛悼念朱践耳先生

病榻之上,他向朋友借来了一台小小的收音机。生活关上了一道门,却又打开了一扇窗:他从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得到鼓舞,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感到惊叹;在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发现新奇;为斯特拉文斯基的当代作品《春之祭》、《火鸟》沉醉其中。那些美妙的声响让这个病榻上的年轻人心生欢喜:“我不由遐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写出动人心扉的大交响曲。”

朱践耳英雄的诗篇 英雄的诗篇落幕——沉痛悼念朱践耳先生

从少年时代开始,体弱而志坚的朱荣实就十分喜爱聂耳的救亡歌曲和艺术歌曲,并将其奉为“偶像”。另一方面,他一直对家里给起的名“荣实”和字“朴臣”中充满封建意味感到不满。1943年,决意自己改名“践耳”:其中的’践’字,含义有二:“一是决心步聂耳之后尘,走革命音乐之路;二是想实现聂耳未能完成的志愿,也要去苏联留学,也要写交响乐。”

朱践耳英雄的诗篇 英雄的诗篇落幕——沉痛悼念朱践耳先生

1945年,朱践耳参军,但因体质太差,被前线部队拒绝了。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得以留在苏中军区文工团。先是演奏手风琴,为战士们的文娱活动做伴奏。后来军队缴获了一批铜管乐器成立了军乐队,由朱践耳担任队长兼指挥。那个时期,他写了大量讴歌革命的音乐作品,歌曲《打得好》和民族器乐合奏曲《翻身的日子》广为流传,成为他的代表作。

1955年夏,国家选派优秀音乐人才赴前苏联留学,朱践耳得以进入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五年留学时光,朱践耳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作品。大一,他写了六首钢琴小品;大二大三,他开始写钢琴曲、弦乐合奏,包括舞曲、夜曲、回旋曲等;到了大四,他写下自己的第一首管弦乐作品《节日序曲》,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由此一鸣惊人。

这部在校习作不仅被苏联国家广播电台选中并收购,同年由苏联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录音,作为永久性库藏曲目,并且广受国际乐坛青睐。而朱践耳的毕业作品,选用了《长征》等五首毛泽东诗词配乐写歌,组成了五个乐章的交响大合唱——《英雄的诗篇》。

1960年,朱践耳踌躇满志,学成归国,全身心投入革命歌曲的创作,创作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在中华大地引起激烈反响,至今仍常常在各种晚会中出现。1975年,朱践耳成为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主动申请走进上海音乐学院的课堂,学习现代派的创作技法。1982年,朱践耳在亲历了苗族、侗族的原生态民间生活风情后,创作了交响组曲《黔岭素描》,全面系统地运用了多调性技法。

1986年,朱践耳“十年磨一剑”的《第一交响曲》问世,那年他64岁。自那以后,他更是加紧了创作速度,五年里接连写了五部交响曲。仅在1994年那年前后,他一口气写出了第六、第七、第八交响曲和一部小交响曲;1997年,受美国哈佛大学弗洛姆音乐基金会委约,朱践耳以唐朝柳宗元的名诗《江雪》为灵感完成《第十交响曲》的创作。

朱践耳的诸多作品屡获国内外重大奖项,其中《第四交响曲》获1990年瑞士玛丽•何赛皇后国际作曲比赛唯一大奖。同年,他的名字被列入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的《世界音乐名人录》。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6月15日在北京音乐厅演出“龙声华韵”——《英雄的诗篇》朱践耳作品专场音乐会的盛况犹在眼前,不想却是朱老身前在北京最后的绝响,参与音乐会演出的音乐家们听闻噩耗,深感悲痛。

作为朱践耳作品专场音乐会的指挥,陈燮阳回忆大师过往,说“朱先生自己除了写作和排练什么都不顾”,可对朋友和后辈的关照却无微不至。陈燮阳家中还留着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简单而俏皮地写着:“陈燮阳老友,排练辛苦,吃点巧克力。”这是上个月,95岁的朱老看到陈燮阳排练劳累,带给老朋友的礼物。如今字迹仍在,斯人已逝,令人伤感。

国交乐队队长田少明及副队长周宏代表乐团全体音乐家对朱老致以崇高的敬意:“演出完朱老的作品专场音乐会,深感朱老的艺术功底深厚,音乐会作品贯穿了朱老的创作生涯,同时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历程的缩影。朱老的仙逝是中国音乐界的损失,我们崇敬朱践耳先生,喜欢他的作品,更感动于他不懈的追求与探索,晚年依旧笔耕不倦,对艺术的信念和执着,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一辈子。”

关峡团长:“朱践耳先生的作品以前多在上海上演,6月我们在北京为朱老举行《英雄的诗篇》作品专场音乐会,北京的业内同行和朱老的乐迷交口称赞,朱老还发来感谢视频,我们很高兴,还想着明年再来一场,没想到才两个月,先生就离我们而去。

现在看着朱老赠予国交亲笔题写致辞的《朱践耳交响曲集》和CD,很是伤感与不舍。朱老作为中国近当代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数量多、类型广,不仅在声乐作品创作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在交响乐、管弦乐、室内乐等领域也有大量佳作。

朱老不同时期代表作的风格气质及精神内涵,都极为鲜明地体现了20世纪后半叶至今,中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自我反思及其对人民生活、文化风潮和社会变迁的关注与思索,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我们会好好传承这些作品,传承朱老的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