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寒黄承彦 黄承彦救陆逊的原因

2018-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黄承彦是黄月英的父亲,也就是三国时期蜀国著名军师诸葛亮的岳父.在陆逊火烧连营,趁胜追击刘备军,诸葛亮摆出八卦阵困住陆逊的时候,黄承彦却救了陆逊一命,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逆水寒黄承彦 黄承彦救陆逊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当时的天下大势,虽说魏蜀吴三国鼎立,但三国的战力又不一样,蜀国自关羽失了荆州,刘备报仇不成反被陆逊所破之后,不仅兵力折损大半,经济也受到了影响,蜀国的兵力实在是不足以抵抗其他任意两国.逆水寒黄承彦 黄承彦救陆逊的原因而魏国强盛,能在

黄承彦是黄月英的父亲,也就是三国时期蜀国著名军师诸葛亮的岳父。在陆逊火烧连营,趁胜追击刘备军,诸葛亮摆出八卦阵困住陆逊的时候,黄承彦却救了陆逊一命,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逆水寒黄承彦 黄承彦救陆逊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当时的天下大势,虽说魏蜀吴三国鼎立,但三国的战力又不一样,蜀国自关羽失了荆州,刘备报仇不成反被陆逊所破之后,不仅兵力折损大半,经济也受到了影响,蜀国的兵力实在是不足以抵抗其他任意两国。

逆水寒黄承彦 黄承彦救陆逊的原因

而魏国强盛,能在任何一个国家不参战的情况下攻破另外一个国家,也就是说,蜀国和吴国不联盟的情况下,终将被魏国各个击破。所以陆逊不能死,陆逊一死,蜀吴联盟不成,而吴国也没有大将再抵抗魏国。所以黄承彦救下陆逊实则是为了蜀国的将来。

逆水寒黄承彦 黄承彦救陆逊的原因

其次,当时诸葛亮摆下八卦阵也并不是想要陆逊的性命,他不过是想阻碍陆逊的步伐,好让蜀国军队有一线生机,所以诸葛亮的目的已经达成,黄承彦救了陆逊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一困一救之间,涉及的是浓厚的政治目的。蜀国需要东吴有大将抵抗魏国的野心,而东吴也需要蜀国在后面支撑,好有喘息的时间,也就是说,按照当时的情况,蜀国和东吴是分不开的,唇亡齿寒,所以陆逊不能死。

其实,孙权之所以逼死陆逊无非是功高震主。他感觉陆逊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地位。因为陆逊和其他大将不同,他的身份,足以威胁到孙权。

首先,陆逊出生于贵族,姻亲关系更是显赫,所以陆逊权力重之后,也有能力谋反。

其次,陆逊在吴国的声望太高。特别是吕蒙死后,陆逊独挑大梁,更是让吴国的权要上至太子下至将相都与他交好,可谓是功高震主。而且当时三国局势已定,即使没有陆逊,吴国也可以自保,所以孙权没有一定要依靠陆逊,所以在陆逊当了一段时间的丞相之后,孙权就以立太子的事情逼死了陆逊。

再次,陆逊功高,孙权可能还可以暂时压制,但一旦孙权故去,幼子继位,很有可能陆逊变成为摄政大臣,吴国迟早要易主,所以为了后世计,孙权也不可能留下陆逊。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原因。陆逊是孙策的女婿。而孙权的基业可以说是从孙策手中继承过来的,开始是为了拉拢陆逊,但陆逊权势渐长之后,难免孙策的子孙没有其他想法,毕竟他们也是王族。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陆逊不得不死。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生于183年猝于245年3月19日,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至今苏州有地名陆墓。

很多史书上记载陆逊一直用的是陆议这个名字,至于他为什么改名,什么时候改名,原因皆不详。最大的猜测可能就是陆议死后由孙权所赐名,从此,史书上皆改名陆逊。而他的字伯言,伯则是古代兄弟间按年龄排序,伯仲叔季,伯是老大的称谓。他真正自言,言则是

取自他的名字中的议字。

青年陆逊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风声流闻,远近知名,可是历史却将他推上政治的舞台,从而让他的人生就此改变。

陆逊父族乃是江东大族,他幼年丧父,从小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长大,后因发生变故,已经在太守府做官的陆逊开始追随孙权,孙权非常看中他的才能,将自己哥哥孙策的女儿许配于他,并且多次询问他的意见,陆逊追随孙权多次立下丰功伟绩,成为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丞相。是三国时期孙吴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

谋略出众的陆逊曾经策划夷陵之战,成为极有代表意义的积极防御成功的战例,此后他在东吴出将入相。不过后期晚年因为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受孙权责罚,由于陆逊多次被反复责备,最终于245年3月19日忧愤而亡,葬于江苏苏州。

陆逊心中自有雄才大略,才堪重负,为孙权立下汗马功劳。此其一生,却不得善果,也是一大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