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梦龄子女 郝梦龄教育子女:爱国爱百姓 不爱财不怕死

2018-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解说:10月12日,郝梦龄在日记里写道,连日昼夜炮战甚烈,五日来已伤团长一员,营长五员,连长二十员,士兵数百名.今日督战,李师长负伤,戴团长负伤,官员受伤过多,往日见伤兵多爱惜,此次专为国牺牲乃应当之事.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解说:在经过几天的反复冲杀后,第322团第一营兵员急剧减少,营长翟洪章写了请求增援的报告,郝将军只批了八个字,"站在那里,死在那里".郝慧英:为了夺这个山头,15号一晚上啊,你打过来我打过

解说:10月12日,郝梦龄在日记里写道,连日昼夜炮战甚烈,五日来已伤团长一员,营长五员,连长二十员,士兵数百名。今日督战,李师长负伤,戴团长负伤,官员受伤过多,往日见伤兵多爱惜,此次专为国牺牲乃应当之事。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解说:在经过几天的反复冲杀后,第322团第一营兵

员急剧减少,营长翟洪章写了请求增援的报告,郝将军只批了八个字,"站在那里,死在那里"。

郝慧英:为了夺这个山头,15号一晚上啊,你打过来我打过去,我占领了,你又找过去,你占了,我又抢过来,一晚上大概十来回拉锯战。

解说:南怀化为"忻口会战"整个中部战线之支点,为敌我双方必争之地,其争夺战极为惨烈。10月12日,南怀化高地在此陷于敌手,日军乘机扩大突破口,想一举突破我防线,整个战局出现危机。

时,郑廷珍将军率军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他们与日军在南怀化打起了拉锯战,我占据高地后,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往往一个建制团冲锋下来就伤亡殆尽。

郝慧英:六天啊,在忻口六天没有什么进展,它(日军)过去在华北打,那是势如破竹,一直进来,它(日军)没有想到,它以为它很快,它(日军)就是那个时候说是三个月占领全国。

林治波:最后是九个月都过去了也没有灭亡,所以这个我们组织每一个战役的这个目的,就是把它转成持久战,你一个战,一战打它三四个月,四五个月,那么就是连续组织那么几次战争,好几年就过去。

郝慧英:我们去的那一年,那个山沟里头啊,翻地翻出来还有骷髅,还有骨头,死的人那个坑都填满了,你想吧,它飞机一炸,坦克车一轧,再大炮一轰,死了不少人。

解说:10月15日,一夜炮声未止,我晋军由前进阵地出击,亦未成功,又退回阵地,兵有溃样,早饭后仍在第一线督战。这是郝梦龄最后一次写日记。

10月16日凌晨两时,对南怀化之总攻打响,时任郝梦龄参谋处长的李文沼回忆,这时敌已发现我动向,机枪小炮一齐射来,我请他进指挥所洞内休息,军长说,我是来休息的吗?官兵们再三劝阻,郝梦龄只是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郝梦龄同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第54师师长刘家麒共同带兵前冲,在通过一段隘路时,敌军机关枪一阵扫射,众人伏地,郝梦龄坚持前行,不到两分钟,腰部中弹殉国。54师师长刘家麒上前抢救,也中弹牺牲,郑廷珍亦同时以身殉国。

郝慧英:当时我还不知道,我上学去了,教导主任说,你还来上学干吗,赶快回去,你父亲已经牺牲了。他说你呢,我们现在放你回去,到家里看看,如果你回家以后,你的母亲跟老人没有事,你不能在家里哭,你就赶快回学校来。

如果你家里人都知道了,你才可以哭,那个时候我在学校,当他们跟我说真的时候我已经就哭了,所以他就嘱咐我,你回去以后一定不能哭,看看家里人知道不知道。所以我一回去,走到门口,屋里一片哭声,那几个老太太哭得,当然我母亲也很伤心。

解说:郝梦龄阵亡后,士兵在其衣袋里发现一封尚未发出的致友人信。余受命北上抗敌,国既付以重任,视我实不薄,故余亦决不惜一死以殉国,以求民族生存,此次抗战,誓当以沙场为归宿。

10月24日,其灵柩由太原运至武汉,11月16日武汉各界举行公祭,后以国葬仪式安其遗体于武昌掇刀泉,万余人参加葬礼。12月6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追赠其为陆军上将,国民政府下令褒扬郝梦龄、刘家麒、郑廷珍三将军,蒋介石为三人写下祭文。

娇娇郝君,一军独领,身先士卒,纵横驰聘。神皋禹甸,寸土寸金,有寇无我,人同此心。仗兹精诚,虏入吾掌,一尊妥殓,尚其来享。汉口《大公报》报道说,民国以来,军长之因督战而在沙场殉职者,实以郝将军为第一人。

1938年汉口沦陷,郝慧英与母亲辗转到了重庆,失去父亲后,郝慧英全家的生活陷入了困顿。

郝慧英:我们一家人都坐到码头上,因为没有地方住,坐到轮船码头,然后去找熟人,跟人家借了一间房,全部都住到里头。虽然我父亲牺牲了,对我们来说的话,当时是很悲伤的,家里就掉下来了,生活没着落,所以谁都不会相信我们这一家人在重庆会沦落到一半豆渣一半粉。

解说:郝慧英的两个弟弟为了维持学业,只有在重庆街头卖茶叶蛋赚一点学费,直到那一天他们偶遇冯玉祥将军。

郝慧英:我两个弟弟,大弟弟矮一点,小弟弟长一点,说两个人看起来像一对双生一样,说你们是一对双生,说不是,你俩为啥这提着壶在外面卖茶?往防空洞里头送茶,在那提着,在路上提着卖茶,说我们卖茶,暑假卖茶攒钱交学费。

解说:冯玉祥看到阵亡家属如此窘态,辛酸不已。

郝慧英:结果他到城里,就写了一个报告带进城去,让蒋介石批了,给了我们两万块钱。给了我们两万块钱接济呢,就可以拿着这个钱过一段时间。

解说:此后,对郝梦龄一家,又是七年痛苦的流亡生活。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郝慧英: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我那个时候跑得,跑进城,高兴得不得了啊,胜利了,可以回家啦。但是回过头来以后一想想,回哪去,没有家可回。

解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汉口一条主干道命名为郝梦龄路。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郝梦龄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烈士证书。

范築先从小亲历贫苦 深知此间百姓之艰辛

山东聊城光岳楼北侧,有一座仿古式庭院,庭院中心有块石碑,上刻"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落款为邓小平。纪念大厅檐下,悬挂着一方由民主人士梁漱溟题写的"范筑先烈士纪念馆"横匾。大厅内这座有一脸胡子的汉白玉雕像,就是当年被国共两党同称为"抗日老人"的范筑先将军。范筑先原名范金标,字竹仙,1881年生于山东馆陶。

范树珊(范筑先之女):小的时候家里穷,他就是拉小车啊,推车子,为了给家里那个挣口饭吃吧。

解说:清末的中国历经内忧外患,山河破碎,原本富庶的山东半岛,更是历经天灾人祸,生灵涂炭。范筑先自幼生长在黄河边,亲历贫苦,深知此间百姓之艰辛。

范树珊:他周边的人都是很穷苦的,受到这个清政府的腐败,人民受着这种非常困难的生活。

解说:范筑先毅然从军,试图改变命运,救民于倒悬。

范树珊:他受到了那个孙中山先生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慢慢地呢,他就看,对这个现实不满,他就有了一个,有一个那个自己的思想,他就想救国。

解说:在军中,范筑先曾于天津北洋陆军讲武堂学习炮兵。

范树珊:人家晚上睡觉了,他不睡觉,这个就是说他把那个,就是现在好像那种凳子没有了,四个腿的凳子,拿着个纸或者布一围,把头钻进去,弄个小油灯,他学习,刻苦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