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说中国股市基本上没得救了 大家赶快脱坑吧

2018-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政府对股市复杂的情怀--渴望繁荣,又不想脱离管制,让中国股市改革变得异常艰辛.中国股市建立的初衷即是为20世纪90年代"积贫积弱"的国企"输

政府对股市复杂的情怀——渴望繁荣,又不想脱离管制,让中国股市改革变得异常艰辛。中国股市建立的初衷即是为20世纪90年代“积贫积弱”的国企“输血”,即使新任政府在2014年1月有意放宽IPO条件,发布新政让更多民营企业上市,但新政仅仅维持了几周,监管部门就又收紧了上市条件。2014年5月19日,中国证监会再一次收紧新股发行规定:2014年6月到12月的IPO公司数量将被限制在100家左右。而2014年1月,释放市场开放信号的股市新政发布后的几周之内,就有48家公司完成IPO。关于中国“进一退三”的股市改革以及股市顽疾,著名学者郎咸平教授在2014年4月推出的最新力作《“新政”能否改变中国》中,做了鞭辟入里地解读。

先说我们的股市。目前,我们的上证股指一直徘徊在2100点的位置,告诉各位,这是我们13年前的水平。而且我们的股市还不是一直波澜不惊地定位在2100点,我们曾经在2007年创下6124点的历史高位,在2012年年末的“跌跌不休”中,还进入过“1”时代,现在是在2100点上下震荡。

有朋友说,我们这是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那我就再给各位讲一讲,本轮经济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它的股市波动情况。美国的主要股指道琼斯指数也是在2007年达到了这之前的历史最高值——14198.10点,然后在本轮经济危机爆发后一路下跌,在2009年3月破7000点大关。但是在这之后,受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美国股市也开始复苏。到2013年12月的时候,道琼斯指数甚至维持在16000点上下,可以说“一不留神”就能创造一个历史最高点。这么看来,美国股市是具备“起死回生”的可能性的。我再给各位提供一个数据来佐证我的判断,纵观过去27年的美股,它的平均回报率是12.1%。

进入2014年,本轮经济危机的余波也渐渐在消散。打掉上一个全球经济增长期产生的虚假的繁荣泡沫,我们现在看到的各国股市情况才是一国经济最真实的写照。什么意思?美国股市之所以能重回高位,有两点原因。第一,美国的制造业正在实现重新回归,实体经济的好转带动经济整体复苏;第二,美国股市的运营机制非常健全,能保证上市公司和股 民收获双赢。有这个底气,美国总统奥巴马才敢在2009年3月,美股跌到谷底的时候呼吁美国老百姓去买股票、抄底。

请问我们的政府有这种底气吗?我看没有,因为我们的经济支柱——制造业出了大问题,而且股市设立机制本身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它没法承担起让老百姓财产增值的先天属性。关于中国股市的种种弊端,我在《郎咸平说:让人头疼的热点》里有专门阐述,在这里我就以其中一个弊端,给各位分析一下。

我们股市里的烂公司太多了,直接导致可选择的投资股票稀少。有人会问,美国股市里也有烂股票,为什么它就没事呢?因为它有完善的退市机制。以美国纳斯达克为例,它规定当一只股票出现最低报买价连续低于30天1美元、有形净资产低于200万美元、市值低于3500万美元等八种情况后,就会收到首次退市通知。收到警告90天内,你还没有办法让股票“起死回生”,就会被强行退市。在过去十年里,美国一共有2050家公司上市,各位晓得遭到退市的有多少家吗?2715家。这表示美国的监管机构非常注意投资人的利益,丧失投资回报能力的股票,就无情地把它退掉。

反观我们的股市,过去十年间,A股一共有1188家企业上市,但只有50家遭到退市。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股市建立初衷是为了给国企圈钱用的,上市名额都被国企垄断了。你如果强行让它退市,它到哪里去圈钱呢?

20世纪90年代,我们的国有企业连年亏损、资金链断裂,政府瞄准刚刚起步的中国股市,期望通过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来为国企改革解决资金问题。此后,我国实行了扶持国有企业的上市“指标配额制”,将股票发行的权限从沪深两市收回到中央,中央按系统分配给各部委若干上市指标,然后再下分给各地的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扎堆上市的过程中,银行和财政原本给予的贷款和拨款,先变成债权,而后变成股权,再在股票市场上抛售给股 民,即用老百姓的钱补上了国有企业的资金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