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河专场 豫剧全场戏【三打金枝】刘忠河主演

2017-05-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于自己的身世,刘忠河介绍说,据其父亲和当地的老人们讲,那个婴儿是在1943年秋天,一支由山东曹县南下的部队途经大刘乡时丢下的.究竟是哪个番

关于自己的身世,刘忠河介绍说,据其父亲和当地的老人们讲,那个婴儿是在1943年秋天,一支由山东曹县南下的部队途经大刘乡时丢下的。究竟是哪个番号的部队,在当时那个多事之秋,部队又是深夜经过,没有人知道。

刘鸿卿把婴儿抱回家中,经过四处寻医,刘忠河大病终于痊愈。刘鸿卿坚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慈善的母亲常常将正在院中欢跑的刘忠河一把揽在怀中,抚摸着他的“茶壶盖”头,对懵懂的刘忠河说:“人家都说咱家祖坟风水好,今后是要出大官的!”

幼年的刘忠河天资聪明,伶俐可爱。黄河故道边那个绿树环绕的乡村,到处撒满了他和小伙伴们欢跑的身影。童年的歌声,总是伴着春日的鸟声、夏日的蝉声、秋天的虫声和冬日的风声,在村里来回飘荡。让刘忠河最难以忘怀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护秋”。田间,皓月当空,秋虫呢喃,月光下故乡那片飘溢着五谷芳香的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引发了他无数的遐思和梦想。

1949年初,在解放战争“隆隆”的炮声中,7岁的刘忠河和伙伴们唱着“来来,大家一起去上学”的歌谣,高高兴兴地走进乡村学堂。当时的学堂是解放前由山西人在当地所创办的南公馆。至今,刘忠河还清晰地记得,正对学校大门的墙壁上,有一块色彩斑驳的“青天白日”旗。

大刘乡地处豫鲁冀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当时,大刘乡是一个大集镇,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父亲刘鸿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但头脑精明、不甘于贫穷,他经过多方努力伙同他人在大刘乡镇上开办了一家杂货行。

刘忠河的记忆中,杂货行的生意总是很忙。父亲很少能够顾得上他。杂货行里还雇佣了几个伙计,跑里跑外,忙个不停。每年秋天收购棉花时,院子里的棉花堆得像小山。尽管父亲每天早出晚归,苦心经营,到头来却只是勉强维持生活。

不久,母亲不幸去逝。痛失母爱的刘忠河随着父亲来到商丘。父亲依旧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杂货行。为了能让儿子将来光宗耀祖,父亲把刘忠河送进商丘二校(当时称二完小,今天的回民小学)读书,直到1955年。在这中间,刘忠河度过了人生中最痛苦的经历。

继母经常虐待刘忠河,不让他吃饱饭。每天放学后,继母便拿出在家纺织的白羊肚手巾和腰带,让刘忠河拿到街上叫卖。父亲每天所给的1毛钱的饭钱,对正长身子的刘忠河来说,显得有点苛刻。肌肠辘辘的刘忠河,手捧着手巾,肩上挂满腰带,走进车水马龙的火车站广场,费尽心力还卖不掉一条手巾,回到家里,总免不了遭到继母的白眼。

对于父亲,刘忠河充满尊敬和感激。晚上,刘忠河常常跑到杂货行里给父亲作伴。躺在被窝里,他心疼地看着父亲趴在昏黄的油灯下,“劈里啪啦”地打算盘,他发誓将来自己一定要报答父亲。

冬天的深夜,寒风凛冽,冻醒了的刘忠河从家哆哆嗦嗦地跑出来。刺骨的寒风中,刘忠河缩紧了脖子,裹紧上衣,沿着灰蒙蒙的马路跑个不停,找到家饭店,就蹲下来,背靠火炉,睡上一夜。有时,就干脆跑到火车站票房的角落里缩成一团,熬上一宿。

父亲是个戏迷,爱好听戏。当时火车站附近有个说书场。经常出入些达官贵人,商贾名媛。晚上,说书场坐满了人。说书的内容大都是平词、扬琴、山东快书和大鼓书之类。刘忠河经常跑到说书场前,好奇地向里张望。没有钱,当初胆小的他,不敢上前。

后来,刘忠河发现,许多进去听戏的人都穿着大衣,他便灵机一动,钻进别人的大衣里,不就可以混入说书场了吗?但那样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如果被看场的人捉住,会被人家给涂个“大花脸”,然后从场子里推出来,以示侮辱。

但刘忠河每次都巧妙地混进说书场里。一次听说马金凤要到这里演戏,前去听戏的人挤爆了说书场。刘忠河钻进别人的大衣内,混入场里。他挤在人群中间,吃力地踮起脚后跟,望着令他神往的台上的演员,听得如痴如醉。

等上半场结束时,看场子的人开始清场。为逃避被赶出场子,趁人群混乱之际,刘忠河连忙偷偷钻到板凳下。打那时起,他便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闲暇时,自己便模仿舞台上演员的表情,拉起花架子,兴致勃勃地“嗷”上半天。刘忠河也仿佛意识到将来自己的一生似乎要与戏曲联系在一起。

1955年,刘忠河考入红星剧校(1956年改名为商丘地区豫剧团)。前去报考那天,刘忠河得到主考官锁玉甫(当时为商丘地区主管文化的副专员)的欣赏。初试后,编写剧本的宋崇舜亲自带着刘忠河来到锁玉甫跟前。当场,刘忠河唱了常香玉《红娘》里“桥楼上打四梆,霜入寒又凉,为他们的姻婚事,俺红娘是跑断肠”的唱段。刘忠河唱音刚落,锁玉甫就高兴地向前拍着他的肩膀说,这个学生录取了。

从此,刘忠河在剧校里,早起晚睡,喊嗓子,压腿,扎花架子,苦练基本功。

1957年底,刘忠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戏曲学校(当时为河南省文艺界最高学府,专门培养戏曲演员)。刘忠河为该校第一届学生。也被称为“58班”学员。1958年初入学后,学校要求每个班里“生、旦、净、末、丑”全部要有。

刘忠河所在的班里没有一个适合“净”(俗称“黑脸”)角的人选。后来,老师发现刘忠河的嗓音非常好,就决定由刘忠河来学“净”角。从此,刘忠河便改唱“黑脸”。虽然当时曾受到“三名三高”流行思潮的影响(“三名”:名演员、名导演、名作曲;“三高”:高工资、高稿酬、高待遇),但刘忠河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机遇。

他勤学苦练,虚心请教。无论是“武生”、“摔打花脸”、“铜锤花脸”,还是“架子花”,刘忠河文武皆能,样样精通。

在校期间,刘忠河曾得到河南豫剧界名人高连荣、张子林、马双芝(豫剧中第一个唱“旦角”的女演员)、田来印、汤兰香(当时中国戏曲界“十八兰”之一)等人的言传身教。在这将近4年的时间里,奠定了刘忠河今后一生中的艺术之路。

1961年,提前几个月毕业后,刘忠河回到商丘地区豫剧团,时年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