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耳和糠耳 小儿中耳炎和油耳有什么区别?

2019-03-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耳炎是一种疾病,油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在分泌性中耳炎中,小孩子的患病率居高,学龄前的儿童,患病率可达90%.可谓是非常高的患病率了.中耳炎的患病原因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普遍认为是因为咽鼓管功能障碍.油耳和糠耳 小儿中耳炎和油耳有什么区别?小孩子感冒后特别容易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就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咽鼓管功能下降,耳朵与外界不能相通,鼓室里的空气就会慢慢被吸收,形成负压状态,粘膜发生病理改变,最终产生积液.还有一些学者

中耳炎是一种疾病,油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在分泌性中耳炎中,小孩子的患病率居高,学龄前的儿童,患病率可达90%。可谓是非常高的患病率了。中耳炎的患病原因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普遍认为是因为咽鼓管功能障碍。

油耳和糠耳 小儿中耳炎和油耳有什么区别?

小孩子感冒后特别容易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就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咽鼓管功能下降,耳朵与外界不能相通,鼓室里的空气就会慢慢被吸收,形成负压状态,粘膜发生病理改变,最终产生积液。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是感染所致,因为细菌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粘膜发生炎症应答,最终导致中耳积液产生。为什么分泌性中耳炎为儿童多发呢?这取决于儿童一种特殊的生理结构——连接耳朵和鼻子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短而直,所以细菌进入儿童的耳朵比成人更容易。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耳朵有闷胀感,在耳镜下可以看到中耳内有液体,如果长期不愈,是可以导致耳聋的。

油耳和糠耳 小儿中耳炎和油耳有什么区别?

油耳,是一种耳朵的分泌物,是湿性的、油状的。它是相对于糠耳的一种正常的存在。糠耳,则是指分泌物比较干燥,呈鳞屑状。油耳是一种隐形遗传,什么是隐形遗传呢?就是说,你爸爸、妈妈都是糠耳,但是你有可能是油耳,也有可能是糠耳。但是如果你爸爸妈妈都是油耳,那么你一定是油耳。

油耳和糠耳 小儿中耳炎和油耳有什么区别?

我们觉得耳屎很脏,或许还觉得它没有什么作用,其实不然,它能够润滑我们的耳道,也能粘耳道的外来物,例如蟑螂啊、小昆虫等。不要以为蟑螂跑进耳朵是一个笑话哦,笔者可是亲自见过一个中年男性来耳鼻喉科掏耳朵的。他中午搬家的时候,感觉有个东西飞进了耳朵,当时就觉得很痒,旁人告诉他用香油点耳朵。

于是他在用香油滴完耳朵之后,使用挖耳勺想把异物掏出来,但是怎么都不行,还是觉得耳朵里闷闷的,感觉有东西。没有办法,只能来寻求帮助。

最后,我们真的在他外耳道里把蟑螂冲洗了出来。如果你觉得有小动物飞进了耳朵里,那么,首先使用香油或者食用油滴耳朵是非常正确而又有效的行为,因为可以第一时间闷死小动物。不然的话,小动物有可能一直往你耳道里面爬,有可能伤及鼓膜等。

在医学上,耳朵的分泌物称为“耵聍”。耵聍每个人都有,但是油耳确实比糠耳比较烦人,首先是比较脏,油油的,清理起来比较麻烦,游泳或者洗澡时耳朵进水了,耵聍容易泡发成一团,最后把你外耳道堵住,听力下降,耳朵里老感觉闷闷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专业人员即耳鼻喉科大夫帮我们进行冲洗,把耵聍冲出来。临床上常见冲洗耵聍的,大多数是油耳。笔者不幸经历过,耵聍冲洗结束后,闷了好几天的耳朵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油耳的清洁吧。其实耵聍是能自己排出的,在你睡觉的时候,在你张口说话的时候……但是油性耵聍可没那么容易排出来。很多老百姓喜欢用挖耳勺或者棉签掏耳朵,其实这在医生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因为耳朵构造复杂,很难直视耳内,黑灯瞎火地掏耳朵,容易损失耳道。

尤其是棉签,其实更多的是会把耵聍往里面推,而且棉签特别容易脱落在耳道里,这在临床上也是很多见的。其实,可以偶尔使用挖耳勺,但是得注意力度和进入的长度,把靠外边的耵聍掏出来就好了,里面的耵聍过几天它就又往外走了,这时你又可以掏出来,只要油耳不流到肉眼可见,也没什么影响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