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集团 五代风云(二):开元盛世之后的唐王朝

2019-06-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虽然安史之乱声势浩大,但天佑大唐,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揽狂澜于既倒,使得唐王朝并没有亡国.不过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叛乱虽平,可因此而出现的"藩镇割据"局面,终唐之世,一直尾大不掉!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五月,当了十七年皇帝的李豫病死,皇太子李适即位,就是唐德宗.开元盛世集团 五代风云(二):开元盛世之后的唐王朝代宗李豫虽然称不上明君,不过<新唐书>评其"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十分恰当,不似<旧唐书>中说他"古之贤君

虽然安史之乱声势浩大,但天佑大唐,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揽狂澜于既倒,使得唐王朝并没有亡国。不过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叛乱虽平,可因此而出现的“藩镇割据”局面,终唐之世,一直尾大不掉!

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五月,当了十七年皇帝的李豫病死,皇太子李适即位,就是唐德宗。

开元盛世集团 五代风云(二):开元盛世之后的唐王朝

代宗李豫虽然称不上明君,不过《新唐书》评其“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十分恰当,不似《旧唐书》中说他“古之贤君,未能及此”,毕竟这也太能吹了!

李适即位伊始,便由宰相杨炎制定并实行了两税法,这次税费改革对历史的影响殊大,砍掉了许多乱七八糟的税种,简并为户税和地税,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两税法由国家依据财政总支出定出总税额,然后由国家分配各地,向当地人户征收。

开元盛世集团 五代风云(二):开元盛世之后的唐王朝

中央政府将财政大权死死抓住,保证了李唐政权的存在。杨炎素有能名,只是他也有污点,其党附于权臣元载,将整顿漕运、改革盐务的刘晏害死,留下千载骂名,实在可惜。

我们多认为宋朝实际造就了现代中国社会形态之格局,其实这个格局发端于唐德宗时期,当然这时的形态发展还很不明显,随便举个例子,名列的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和柳宗元在文风上与宋朝那老几位区别不甚大。宋朝文风不似唐朝雄浑,这与国势有莫大的关系,看看此时唐朝的疆域图就明白了,河西大片土地归属吐蕃就是成于德宗时代。

开元盛世集团 五代风云(二):开元盛世之后的唐王朝

李适在位时代不算短,二十六年。前期以强明自任,严禁宦官干政,可惜在屡经叛变之后,开始重用宦官,政局变坏,而吐蕃也在这一时期,再次侵占唐之疆域,如北庭,安西等地。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初一,正是拜年的好日子,不过德宗皇帝的太子李诵却因中风不能参加新春朝会,结果李适思念焦虑成疾,与皇太子双双病倒,正月二十三,“龙驭上宾”,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唐顺宗李诵在位仅有八个月,不过他做了二十余年的太子,如履薄冰之余,却也把朝廷上的黑暗看的清楚,故意上任便着名臣王叔文进行改革,如此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自然会触动了宦官集团和权贵集团的利益,很快被皇太子李纯联合两派打倒,王叔文被杀,王伾等人尽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其中名气最响的有两个人:柳宗元、刘禹锡。

这年八月,李纯逼顺宗禅位,是为唐宪宗,次年正月,顺宗去世。

以前课本上有一篇《李愬雪夜入蔡州》,讲的是唐宪宗李纯派大将李愬平定淮西军阀吴元济的故事。李纯“睿谋英断”,不甘心李家天下被那伙藩镇糟贱,对军阀们实行铁腕政策,打掉了一个吴元济,平定淮西,震慑四方藩镇,不久,朝廷又挟平定淮西之声威,讨平淄青李师道 ,收复淄(治今山东淄博南)、青(今山东 青州 )等十二州,藩镇割据的局面因之暂告结束,唐朝又恢复了统一,换来十几年的相对和平。

唐宪宗元和年间是唐诗“中兴”的一个关键时期,唐诗史上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以及韩愈、柳宗元都活动在这一时期。

可惜唐宪宗前明后暗,有了功绩之后,便开始重用宦臣,亲近小人,甚至求仙问佛,妄图长生,韩愈的《论佛骨表》便是这时候写的。宦官集团势力在唐宪宗时日渐坐大,干预军政,国势日坏。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正月,李纯死于宦官陈弘志之手,这也开了唐朝宦官杀皇帝的先河,影响极其恶劣。

唐宪宗元和年间,其形势比之前肃、代、顺诸朝好一些,故有元和中兴之说,然实际上这不过是唐王朝的回光返照,临死前的一哆嗦而已,尤其是其首开唐朝宦官杀皇帝的恶例,可以说彻底将唐王朝送入深渊。

之后的唐穆宗李恒更加没用,昏庸透顶,内不能制宦寺,外不能制强藩,只知沉渔酒色,庸碌无为。而且最要命的是他的好宰相萧俛、 段文昌等人,竟然认为藩镇已平,应当弭兵,以仁义治天下。。。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正月,年仅三十的李恒去世。

李恒虽死,有意思的是他却有三个儿子皆做了皇帝。

先是老大李湛。

唐敬宗李湛很有意思,他的一生总结起来就是玩。

七百年后的明武宗朱厚照也是好玩,不过这位爷在大是大非上还算有一些坚守,像刘瑾这般太监,说杀也就杀了。而李湛却醉后被太监刘克明干掉,年仅十八岁,其二弟李昂继位,史称唐文宗。

历史上,但凡连着几个皇帝都是兄弟,那这个王朝也就基本上要亡国了,大唐也避免不了。

李昂之世,宦祸日炽,作为皇帝,他的日常起居竟然还要被太监们约束,简直就是耻辱。李昂虽然年少,其志虽然谈不上恢复祖业,但却也不想活的这么窝囊。于是,提拔了两位“改革家”郑注和李训,以此与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进行对抗,然而识人不明,这两个草包如何能堪大任!

郑注和李训贪功心切,贸然发动政变,就是唐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可惜事机不密,被宦官们发觉,扑灭郑李,关了李昂的禁闭。仇士良利用控制的禁军对政敌进行残酷的反报复,共杀死六百多人,宰相王涯也暴尸街头。李昂名为皇帝,实为囚徒,生不如死,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在位十四年的李昂郁郁死去。

接下来便是唐穆宗李恒的五子唐武宗李炎。

李炎在内政中抑制宦官,斗倒了飞扬跋扈的大太监仇士良,基本控制最高权力。

武宗非常信任唐史著名的“牛李党争”的李党党首李德裕,充分放权,让他大展拳脚。李德裕也确实有两把刷子,秉承宪宗的铁腕政策,打击藩镇,并对吐蕃采取战略攻势,大大改善了唐朝的生存环境。终其一朝,有会昌中兴美誉。

不过武宗太过崇道,经常吃仙丹灵药,三十二岁便见了老君。临死之前,李炎下诏立叔父光王李忱为皇太叔。自古传位,多传于亲生子,或兄弟,或侄子,立叔父为“皇太子”的,李炎是史上独一份儿。

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二月,唐武宗病死,皇太叔李忱继位,是为唐宣宗。此人名声不错,史称小太宗。虽然宣宗在位十三年间,天下粗安,但这些多是武宗时打下的老底,李忱不过吃了现成饭。就李忱的作为来看,别说无法和真正版本的太宗李世民相比,就是和他的父亲宪宗李纯相比,也逊色不少。

不过宣宗皇帝即位后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加强皇权,收复失地,整体上使唐朝国势有所起色,这一朝年号大中,故有“大中之治”之美誉。

这么看来唐王朝自开元盛世起,经安史之乱后,各种中兴,各种盛世不断,可还是没有把藩镇与宦官问题解决掉。

李忱虽有小太宗之名,但其气度过于狭窄。他的母亲郑氏本是淮西盐铁使李锜的侍女,后来李锜作乱被唐宪宗平定,郑氏没入大内,受到宪宗临幸,生下宣宗。郑氏曾经受过宪宗皇后郭氏的气,在儿子当皇帝后,开始进行报复,把个名门出身的郭氏皇太后活活气死,死后还不准备把郭太后与唐宪宗安葬在一起,确实做的有些过了。

这个郭氏皇太后出身可非常不一般,很具有传奇色彩,她的祖父是郭子仪,她的父亲是郭暖,她的母亲是升平公主。京剧中有出名段《打金枝》,现在许多电视剧经常播放的醉打金枝的情节,说的就是郭暖和升平公主。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小太宗因长生妙药中毒驾崩,自此之后唐朝基本上没啥希望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