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少《太后》这样的"形象"剧 国家形象塑造还不够

2017-09-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韩剧<太阳的后裔>前段时间在中韩两国取得较高关注度,该剧一改韩剧流行的"灰姑娘"和"穿越"等套路,而以特种兵.医生以及维和行动为主要元素,被网友称为韩国最佳征兵

韩剧《太阳的后裔》前段时间在中韩两国取得较高关注度,该剧一改韩剧流行的“灰姑娘”和“穿越”等套路,而以特种兵、医生以及维和行动为主要元素,被网友称为韩国最佳征兵广告和韩国国家形象片。积极塑造国家形象同样是美国、英国等影视大国的文化战略:前者多通过美剧扮演救世英雄,后者则擅长通过英剧传导古典风范。

反观我们的国产电视剧,能代表中国当代形象向外输出的优秀作品仍然不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初,我们曾输出过《西游记》《三国演义》《康熙王朝》等古装精品剧,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文化形象加了分。如今,虽有《甄嬛传》和《芈月传》等古装剧登陆美国付费主流视频网站,但文化表达的纵深度有限。

谍战悬疑剧在国内市场盛极一时,涌现出《暗算》《潜伏》《黎明之前》等优秀作品,但是很难说这类题材可以代表我们的国家形象,原因是这类剧多表现的是历史的复杂性,对于正面树立当代中国形象并无明显助益。也有令人高兴的现象,《媳妇的美好时代》等电视剧在非洲一些国家热播,成了那里的人民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但在西方国家还难以登堂入室。

而美剧里的“中国形象”却比比皆是,褒贬不一。比如《绯闻女孩》中被女主角布莱尔拉拢的中国女孩成绩好、多才多艺,黑长直发、大眼镜框,是典型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绝望主妇》中的女佣小梅则被要求当代孕妈妈;《老友记》中的主角们喜欢叫中国外卖“木须肉”,中国菜在这里成为廉价的代名词。可以说,当我们电视剧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不够、输出不够时,结果很可能就是被他人误解,甚至是被恶意地揶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