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作家 作家王小妮的知青记忆

2018-0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九台知青里,王小妮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在她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方圆四十里>中,关于知青生活她写得很多,随笔集<一直向北>中也有不少

九台知青里,王小妮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在她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方圆四十里》中,关于知青生活她写得很多,随笔集《一直向北》中也有不少回忆知青生活的内容和当年的照片。与九台知青聊天时,总有不少知青问记者:王小妮怎么样了?大家念着她,不单单因为她现在是个名人,更因为他们和她都曾在九台那片土地上,走过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昨日,记者与远在深圳的王小妮取得了联系。听说家乡要举办“重回九台会知青”活动后,王小妮很高兴,爽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所有的农活都经历了

作为接受再教育的对象,当年,一批批城里的学生站到了缄默不语的土地上。1974年春,王小妮下乡到九台县庆阳公社。

“我被一个赶毛驴的人领到完全陌生的黄泥小屋里,那就是我的集体户。我靠着一根木头柱子,守着它,我无声地坐了几个小时,等着第二天闷头到地里去干活,等着面对陌生人的尴尬快些过去。有年龄大的女生在炕上不停地走。我看见又肥又胖的脚,粗糙得跟炕面的泥一样的脚。那天傍晚,就遇到了她们吵架,隔着长条木板桌,互相对泼着稀溜溜的小米粥。张开嘴,骂着不堪入耳的话……”时隔多年,回忆起这些,王小妮仍历历在目。

在《我的人生笔记——一直向北》一书里,收录着王小妮多篇写到知青生活的事儿。她回忆说:“一想到1974年的冬天,心里就像有了一个冰疙瘩。我是在春天下去的,春种秋收,好不容易熬到了那一年冬天。房子盖得不好,后墙和房笆之间的泥没抹严,露着缝儿。躺在炕上,就能看见飘着的雪。”那时的王小妮,单薄、瘦弱。

与其他知青相比,苦难中的王小妮又是幸运的。1975年春,她被借调到县知青办办知青小报,人生的转机从此开始。“当时,凡是被借调到县城里的知青,没有再回集体户的,也没有参加招工的,百分之百都被推荐上了大学,成了当时极令人羡慕的工农兵学员。

”1977年11月,王小妮在九台县广播站东侧的一间平房里,复习了十几天数学,然后回集体户所在地参加高考。1978年年初,县知青办的解放牌卡车送她回到长春,1978年3月进入吉林大学读书。

记忆中的九台火车站

九台县城是王小妮记忆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在城里过年》一文中,王小妮对九台火车站有过这样的描述:

县城那座火车、汽车共用的车站,它在农历年关临近时候的景象,任何戏剧、绘画和摄影机镜头都传达不了。打开那块油黑的门帘儿,扑着脸的是很辣的叶子烟味儿。那间烟雾朦胧的大房子里挤满了人。农民戴着狗皮帽子急匆匆地来回走,很多的木椅子,拼出几十米长的座位,椅子上一个空隙也没有。地上满是筐头,鸡在打鸣,冻肉化出了血水。在这中间,很显眼的是知识青年。他们的装束永远能被认出来,他们在等待坐火车回家。

有很多年,我经常梦见我赶不上火车。

知青的脑子,已经变得简单,就是干活和回家。

这段细腻的文字,相信每个知青看了,心里都会疼一下。因为当年的自己,隐约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变了个地点罢了。

如今,31年过去了,王小妮还是跟记者特别提到,“我在九台县城住了大约三整年,靠近火车站是它最繁华的十字路口,有楼房,县委招待所的被子是白色的,县委院子里有丁香树,街上能买到高粱米面的油炸丸子,知青办有高主任和毛主任,前者严肃后者幽默,而对我影响最大的梁老师很快也回到他读书和父母所在的城市长春,知青都走了,九台对于我来说成了一座空城。大学刚毕业,我曾回九台住了几天,后来再没回去过。”

希望九台知青安好

离开东北24年,如今的王小妮在大学教书,自己写写东西。“我与当年九台大名鼎鼎的知青典型王继光(当年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公社党委副书记)都在深圳,是常见面的老朋友,而同为九台知青的老朋友刘讯已在今年故去了!”人生的悲喜,在时空的交替中,已化为无声。

王小妮特别跟记者交待,“不要删去我上面提到的这两个名字,很多九台知青都认识他们,他们都是我终生的朋友。我在九台认识不少知青,希望他们安好!”

王小妮简介

195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深圳现代装饰杂志社、深圳影业公司工作人员。职业作家。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3年至2002年居家写作。出版的诗集有《我的诗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2003年起任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讲影视方向的文学。2003年在《诗歌月刊》发表的《十支水莲》,被认为是不可多得的灵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