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昔日“天安门城墙”——前排坛女杰周晓兰的美国生活

2018-0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得中国老女排姑娘们曾约定,她们今后都要生女孩,这样20年后可以重新"克卤一个强大的中国女排.谈到这个梦想问题时,周晓兰笑着说,老女排队员的

记得中国老女排姑娘们曾约定,她们今后都要生女孩,这样20年后可以重新“克卤一个强大的中国女排。谈到这个梦想问题时,周晓兰笑着说,老女排队员的确多数生女儿,郎平、孙晋芳、曹慧英和陈招弟等人生的都是女儿,张蓉芳生的是儿子。

但是,如今要中国老女排队员组织一个“梦之队”,这已变为美丽的梦,因为大家分散在天南地北,每个人的 变化都很大,相互之间联系也越来越少。只是到了国内,周晓兰才跟以前的姐妹们取得联系。周晓兰说,她最近一次回国探亲是去年。

再见“天安门城墙”

在国庆前夕,记者到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华人活动中心采访周晓兰。循声进入体育馆,只见周晓兰站在球场中线外侧,不断为得分的球队发球(抛球),嘴里不停地用英语发号施令并为输赢的双方记分。两边的球队队员一刻不停地在场上奔跑接球、传球、扣球甚至救球,交战气氛热烈。

双方休战期间,记者走近周晓兰,由于记者对周晓兰的印象还定格在一、二十年前的记忆中,当昔日女排拦网能手“天安门城墙”突然出现在面前时,记者诧异于她脸上不经意流露出的一些倦容。

每晚9点才下班

记者是在1996年中国驻美国使馆举行的一个华人招待会上第一次面见周晓兰的,她有鹤立鸡群的高高个头,打老远就能认出她。时隔9年后,编辑要我采写周晓兰,打了两个留言电话,一直没有回音。

据了解情况的华人朋友告诉我,周晓兰已很长时间不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什么原因呢?对方不愿意多说。他只是说,周晓兰一个人在美国带两个孩子不容易。我听了心里凉了半截。两天后,让记者感到惊喜的是,周晓兰回电了。她表示歉意说,她最近两天工作实在太忙,每天很晚才回到家。

1995年,周晓兰辞去国家体委副司长的职务定居美国。周晓兰目前究竟在忙些什么工作呢?原来她在一家美国医疗器材公司工作,任助理工程师。她说,公司规模不大,主要生产检查眼睛的仪器设备。今年10月份,公司要在得克萨斯州参加医疗器材展销会。由于公司要在展销会上展览15套新设备和软件,她们最近一直忙于仪器测试和展销准备工作,每天忙到晚上9点才回家。

第二职业训练排球

除了担任助理工程师的职业外,周晓兰在马里兰州还有一个“第二职业”,就是当排球教练。她说,那是来美国的第二年,许多华人慕名找到她,希望她帮助培训华裔排球学员。由于工作在身,周晓兰只能利用周末的业余时间培训学员,学员的年龄通常在11-18岁之间,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班。由于影响大了,前来报名参加培训的学员越来越多。她目前周末两天时间前后训练9个小时,受训的学员多达100人。

谈到华裔学员学打排球的动机时,周晓兰向记者介绍了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区别。她说,有些华人家长把孩子送来打排球,因为他们的孩子体质弱,需要加强身体锻炼。相比之下美国一些学校非常重视体育,体育好的学生报考大学都有优先驱。相对来说,排球适合亚洲人的特点,美国许多学校都有排球队,这为华裔学生提供了机会。

最爱与女儿们逛书店

周晓兰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大女儿越越(LUCY)今年高中最后一年,明年报考大学。每天除了做许多功课外,越越还是学校排球队队员兼助理教练。她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功课和排球训练上。到了周末,大女儿帮助妈妈周晓兰当助理教练。

周晓兰说,小女儿今年上小学两年级,功课不多,所以比较轻松。周晓兰有些自豪地说,她的两个女儿喜欢看书,所以她们母女3人周末经常去图书馆和书店,在里面一泡就是好几个小时。看书和逛公园是她们的一大乐趣。

来美国生活已经整整10年,周晓兰谈到在美国生活的最大感受时说,过去依靠集体奋斗,事事处处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现在讲究的是个人奋斗。她说,这里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也快,但工作和生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另一个感受是,两个孩子在这里有更多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这也是她们当时决定来美国的原因之一。(本报华盛顿9月26日电)

上图为周晓兰和女儿越越在排球馆。朱幸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