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发铝电老板称从成立没赔过钱 员工曝工资已迟发3月

2017-06-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每隔几年,产能过剩就会成为行业问题,成为政策调控的关注热点.面对目前电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张学信强调,对信发没有任何影响,信发经营再差也比垄

每隔几年,产能过剩就会成为行业问题,成为政策调控的关注热点。面对目前电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张学信强调,对信发没有任何影响,信发经营再差也比垄断企业强,信发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关停一吨产能”。

SMM网讯:治理产能过剩要走出批评、警告、惩戒、整合、再扩张、再批评的死循环,以及始作俑者与埋单者不同的错位,就需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

产能过剩是常态,亦是沉疴。金融危机引发新一轮投资过热后,产能过剩、经济下行相叠加所造成的碰撞愈加剧烈。

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向低速转,这意味着我们一部分行业,包括装备工业的一部分产能将会永久性过剩。7月1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在一次工程机械论坛上说,中国未来两三年将要经历一个比较痛苦的调整过程,要调结构、压产能过剩,消化过去高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众多行业中,钢铁、水泥、电解铝甚至光伏行业,是这一轮产能过剩的代表。恶劣的外部形势,不仅导致行业普遍亏损,许多企业更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产能过剩的第一推手往往是行政力量,他们在去产能化时又上下其手。对GDP和税收的过度追求,让地方政府成为许多过剩行业的保护伞,企业不仅难以退出市场,更不断扩张以求安全。中联水泥副总经理葛全伟告诉《中国企业家》,前几年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只要有中小企业扩产均获得支持,现在信贷收缩下中小企业又成为最先受冲击的群体。

有时是体制。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景晓波对记者说,前几年,重机企业纷纷上马万吨水压机,当时他就问企业负责人,上这么多设备,你们的市场在哪?而大家给出的理由是,你不上别人就上,将来可能就会被国资委末位重组。而现在,万吨水压机的产能过剩已经十分明显,浪费了大量资源。

大量信贷资源投入到过剩行业,不仅造成了低效率和亏损,还给金融体系与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隐患。2013年,化解产能过剩成为中央政府坚决推进的一件大事,各种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也陆续出台。

每隔几年,产能过剩就会成为行业问题,成为政策调控的关注热点。但这一次产能过剩又与往次不同。过去,产能过剩伴随的往往是经济过热,短暂调控之后发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如今,与产能过剩相伴的却是增速不断减缓的中国经济。当经济不可能继续高速增长,此前预设的许多产能建设便沦为绝对过剩。对此,国家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尽管路径明确,但去产能化实施起来并非坦途,中央政策、地方利益、行业发展、企业智慧,相互碰撞和妥协之后,去产能化将会是一出怎样的戏码?

对产能过剩,没必要视为洪水猛兽,计划经济状态下有,市场机制下也有。要走出批评、警告、惩戒、整合、再扩张、再批评的死循环,以及始作俑者与埋单者不同的错位,就需将十二部委年初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落到实处,《意见》中强调:坚持市场化运作,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为探究产能过剩的重重谜团与矛盾,本刊记者专访了近年来崛起的民营铝电巨头山东信发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学信,以及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一家民营,一家国有,两家企业都曾经因产能问题受争议,而现在却都在为各自行业的产能过剩忧心。本刊还深入投资过热时期开工建设的河北曹妃甸开发区,发现萧条与荒凉代替了过去的建设热潮后,区域经济已经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

信发铝电再闯关

国家严控电解铝产能,资金紧张却仍逆势扩张的信发铝电,能否再次闯关成功?

文_本刊记者 周夫荣 编辑_袭祥德

【《中国企业家》】我赚钱我干嘛不干?我憨啊?被问及这一波产能过剩大潮下,信发铝电是否会控制产能时,董事局主席张学信一脸自信地告诉《中国企业家》,自从成立了这家公司,我从来就没赔过钱。

这个时候敢这么说的恐怕只有张学信,市场萎缩、利润下滑,电解铝行业的生存已经举步维艰。

虽然近年来频频出台政策控制电解铝产能,可这个行业仍然走入越限越多的怪圈。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下发通知,提出将把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多个部委近阶段也提出将完善组合政策,实施严格的金融政策对产能过剩进行抑制。

市场和资金双重压力下,电解铝行业的关停之风吹遍大中小企业。今年一季度,曲靖铝业关停电解铝产能15万吨,中铝宣布暂时关停电解铝产能38万吨,鑫恒集团计划减产12万吨。关停背后是铝电企业大规模严重亏损。

这个行业的企业今年亏个百儿八十亿很正常。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一位副县长告诉本刊记者。张学信也判断,今年上半年,全国可能至少有1/3的电解铝小企业倒闭。

即使这种形势下,信发铝电仍然在扩张。张学信称,信发铝电上半年利润率达到15%。其提供的一份报告中称,信发集团去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3%,预计全年产值过千亿。

当然,这些都只是这位铝业大佬的一面之词。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国内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和市场低迷,已经让信发铝业面临极大的考验,资金链十分紧张。

在茌平当地,信发集团总部的部分员工反映,他们的工资已经迟发三个月。8月5日,许多员工盼望已久的5月份工资才陆续发放,即使是金融危机期间,信发铝业也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信发铝厂一位员工透露,去年底全国员工达6万人的信发集团开始分流和裁员,至今仍在继续。

多年来,信发铝业的发展堪称一个奇迹,扩张速度快且每次都能在国家调控中幸免于难,最终成长为一个拥有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加工、发电厂等全产业链条的铝业帝国。而从最初发展开始,信发也伴随着集资、污染、未批先建等各种争议。

不过,这一轮电解铝产能调控,信发铝业作为民营企业的虚弱表现得更加深重,其分布在全国四五个省的多个项目,数量惊人的员工,扩张野心及对资金的高度渴求,这一切与低迷的经济、银行对电解铝行业的限贷相碰撞后,都让这家企业庞大的身躯不停颤抖。

66岁的张学信最擅长的就是掌控局面,无论在媒体面前还是其它公开场合,信发的状态一向是外松内紧,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刻,张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也能保持镇定,并最终顺利闯关。

这一次,面对中央坚定遏制电解铝产能过剩的决心,已经逐步将权力让渡给儿子的张学信,还能够成功反周期,进而将他的铝业帝国推向新高吗?

走钢丝

见到张学信的时候,他神态自若,看上去心情不错。身旁是一位当地的副县长,很长时间以来一直驻扎在信发集团办公,扶持这家企业发展。信发集团在当地的地位之高可见一斑,每年贡献当地超过80%的税收。

信发铝电前身是茌平热电厂,张学信发家却是靠电解铝。1998年,当时还叫茌平热电厂的这家企业投产运行一万吨电解铝项目,第二年就实现效益600万元,1999年上马7万吨电解铝生产线,2000年效益飞跃至2亿元,张学信似乎找到了通往金库的钥匙,信发铝电快速进入公众眼帘。1998年到2004年7年间,信发集团的电解铝生产从零跃居全国第一。

如今,张学信虽已年近古稀,说起话来仍声如洪钟。汽车过剩不,多晶硅过剩不,家电过剩不,衣服过剩不?我听说鞋厂生产的鞋平均一个人分七十八双。还有没过剩的行业吗?本刊记者问到他对于产能过剩的看法,却似乎触动了他内心的怒火。

在他看来,电解铝行业的过剩,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央企垄断,效率低下,而背后则是政府保护的结果,为什么呢?优胜劣汰,我想买东西,我想买十个,你必须有十二个,我才能在十二个里淘汰两个。

张学信认为,垄断企业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管理不行,二是机制不行。他举例说,在某个地区的工厂,垄断央企的干部比信发的员工还多,信发的职工1100人,对方的管理人员就1100人。在他看来,无论成本、创新、管理还是市场,民营企业都比央企做得好,但就是无法将央企排挤出市场,比如垄断企业一困难了,国家就收下它的产品,却不收民企的。

另外,对国有企业来说,很多资金来自廉价的银行贷款,对于风险的把控并不如民营企业慎重,而在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准入门槛方面,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更存在许多不同。在许多民营企业看来,这意味着不公平。

哪个行业没有央企垄断,哪个行业就是一个健康的行业。你看现在国家调控怎么不调控纺织品了,就是因为行业完全竞争。张学信说,垄断者自身的竞争力下降,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就下降。过去,中国铝业占整个铝市场的99.7%,到现在经过信发铝业等民营企业的共同努力,基本上已经打破了这个局面。

面对目前电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张学信强调,对信发没有任何影响,信发经营再差也比垄断企业强,信发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关停一吨产能。

按照张学信的说法,信发集团不仅没有关停产能,而且在逆势扩张。他说,集团正在做未来五年的规划,销售收入要达到1500亿元,税收200亿元。

目前,信发集团在山西投产和在建的项目就有2个:在孝义市,信发与当地政府签署了总投资达800亿元的铝电综合循环项目;在交口,信发集团接手了山西交口肥美铝业项目,氧化铝产能由80万吨改造为120万吨,还将建设二期120万吨项目。

市场低迷时仍坚持扩张是张学信一贯的风格,他的自信在于低成本、管理和创新,但低迷时期的扩张也的确让信发走上一条险途,尤其考验他对资金链的控制。

据信发员工介绍,为了维持信发的扩张姿态,解决多年以来困扰信发的资金问题,2012年底信发集团内部曾大张旗鼓决策成立信发银行。过去多年,信发集团以高回报向几万名员工吸收股份,借以筹得巨大的发展资金,但这样的资金来源风险巨大,也无法长久维持。金融改革与开放让张学信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终极方式。

但成立银行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无论是政府审批、利率确定还是员工的信任都无法短时间内解决,据说信发银行的计划已经暂时搁置。

尽管如此,庞大的扩张与建设计划还是在迅速消耗信发集团的现金流,而金融系统限制对电解铝等高耗能企业的贷款支持则掐断了信发的重要资金来源。信发集团到现在还欠我们的工程款,他们资金链紧张周转不过来。一位为信发集团承建工程的供应商告诉《中国企业家》。

多年来,信发集团正是在这种隐秘而又封闭的世界中,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以巨大的胆量与野心寻求发展,成功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红灯。

国家叫我干我就干,不叫我干我就不干了。张学信说,他一切都听国家的。

趁势转型

采访当天,张学信刚从山西基地回来,他瞅着信发工业园的烟囱,念叨着技改还得加强啊,他希望通过技改进一步降低成本,给每个员工平均涨800-1000元工资。

在部分员工看来,这可能是笑谈。不过,信发集团最近几年的确开始改变以往的一些打法,比如更加强调环保、节能和循环经济,借此获得更高层政府的支持。如今,新一轮产能过剩调控来袭,信发也在技术、设备升级方面加快了速度。

信发集团副总经理曹培省在他办公室的白板上写下一行小字:上大压小,即把公司所有125兆瓦发电机组都换成600兆瓦,新上机组还配套建设了高标准的脱硫脱硝设备,这是近期他手头上的第13项工作。虽然还没通过审批,信发铝电已经和东方锅炉企业集团就这套设备签了合同并付了定金。

曹培省是张学信从茌平县政府部门挖过来的,信发铝电不乏曹培省这样既懂技术懂管理,又有丰富人脉的前政府官员。曹培省估算,依靠这套设备,信发铝电生产每吨电解铝可节约13000度电,按照茌平县工业用电0.91元/度来算,每吨电解铝可节省成本1183元。

据说第二天早上,刚从山西基地回到茌平的张学信就奔赴北京,为信发铝电上600兆瓦机组事项跑关系。

张学信思维敏捷,反应很快。他说,带领企业40多年,在节省成本方面他下了不少功夫,秘诀就是以最快的速度上最先进的设备。我一点也不心疼钱,时间比金钱重要,做企业要做就做在前面。张学信说,虽然使用时间短,但他可以利用该设备抢占市场先机并节约成本。甚至,节省成本的原动力促使他建起了一个全产业链的循环系统,而这才是信发的核心竞争力。

初入行时,山东铝业曾经帮助零起步的信发铝电上了电解铝设备,可没出半年张学信就把山东铝业的设备拆了,换了当时在国内最先进的设备。这是信发集团自我革命的小片段。张学信称,几乎每年信发都会主动炸掉一些旧设备,换上新设备。

如今,信发正在以循环经济推动企业整体转型。比如,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在曹培省眼里都是宝。信发铝电利用碱生出来的氯气造了PVC,其它重要的副产品有钾肥和电石渣。信发铝电还上了一个回收站,从中再次提取氧化铝、氯酸钠、氧化钠这几个产品。

曹培省的另一项工作是去大坝工程,一般来说,电解铝加工废料要放在大坝里,他计划在两年内通过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工艺把大坝内的赤泥全部消耗掉,从而不再租用土地建大坝,实现真正的零排放。现在,信发铝电光交土地使用费至少每亩15万元,算上地上附属物、种子钱、肥料钱等,大概每亩地的费用在20万元以上。赤泥综合利用一个项目投入达16亿,利润却仅有200万。曹培省说,信发的目的不在于由此得利,而是把赤泥全部都消化掉。

被提取后的赤泥仍然有它的用处。今年6月份,信发铝电把赤泥卖给一家企业,后者计划利用赤泥中的10%热量,把赤泥做成替代煤。如今合同已经签订,企业正在选地块。

我们通过循环经济节约的资金有60多个亿。曹培省说,这已经超过总利润的50%。

能否闯关

化解产能过剩政策风声鹤唳,张学信却毫不担心,有时候还不够,下游企业还吃不饱呢。他说,电解铝产能过剩,但信发的产品由于成本低、质量好,并不过剩。

甚至在信发内部看来,产能过剩本身就是一场阳谋,国家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被垄断央企所左右,而调控政策的结果是削弱了民营的竞争对手。

信发并不想被削弱,而是希望继续壮大。信发发展史上,资金链紧张并不是第一次发生,目前信发工厂和生产处于正常状态,并没有生死存亡之忧,但持续的调控政策和市场低迷,未来会将信发引向何方却未可知。

张学信必须又一次做出选择,是继续逆周期进行规模扩张,还是削减产能维持企业的稳定和安全?他显然选择了前者,我的性格就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张学信告诉《中国企业家》。

过去十年,民企决策的灵活性曾一次次让信发铝电险中取胜。国家控制电解铝产能以来,张学信一直在做一个填空题,他先是依靠煤炭资源建立起电站,发展电解铝需要氧化铝,企业就上氧化铝项目,发展氧化铝需要碱,张学信想也没想立即补上制碱项目,制碱需要盐,张学信就买来盐矿。由此,信发集团建立了一套全产业链运行模式,集发电、供热、电解铝、氧化铝、碳素、氟化盐、中高密度板、味精、铝深加工等十大产业链条于一体。

信发铝电、魏桥铝业的存在与崛起给央企造成很大压力。2012年,中国铝业由于市场低迷亏损超过80亿元。中铝旗下的山西铝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220万吨产能,取得全国最大氧化铝厂的地位,而这一来之不易的地位却在短短7年间被信发铝电取代。背后反映的即是民营企业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及管理方面的优势。

不过,张学信也深知宏观调控的利害与复杂,如果不迅速应对,企业同样会面临危险。如今,信发铝电每个企业、每个车间、每个工序、每一个职位都在搞节约,每一周都会有一堆技改的单子堆到张学信和曹培省面前,有时候多达上百张。

尽管如此,民企和央企的差别还是让张学信心中不爽。如给发电设备上脱硫装置,国家会给央企每度电补贴1.7分钱,而民企就没有这种优惠;脱硝的补贴费用每度电0.8分钱在民企行列中同样缺席。

对于如何判断产能过剩,国际上有一个标准,设备利用率85%以下就算过剩,但在中国设备利用率是75%左右,相当于是严重过剩。张学信认为,下游汽车、房地产行业需求量减少是今年电解铝过剩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中国电解铝行业持续多年的非理性扩张也是造成过剩问题凸显的重要因素。

但是,这种产能过剩必须靠市场来调节。应该让市场对企业进行自然淘汰。张学信主张,国家的宏观调控应该着眼于提高行业入门门槛,如在能耗、投资等方面设限,而非直接淘汰产能。